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龙翔晋阳:命不由天 > 第44章 竹笛收鞘,温柔乡外的警醒

第44章 竹笛收鞘,温柔乡外的警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沐辰的话语温和而诚恳,试图化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氛围。

    他的话语似乎起到了作用,姜影谣与苏瑾月对视一眼,各自收敛起锋芒,最终皆是轻轻一笑,算是接受了这个提议。

    苏瑾月姿态万千,仿若春风拂柳,她轻声道:“小师弟言之有理,今夜就让我们忘却纷扰,只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姜影谣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无奈却也释然的笑,她轻轻将竹笛收入袖中,那双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她再次望向沐辰,语重心长又略带几分不甘地说道:“小哥哥,你可别怪师姐我多嘴,实在是因为太过担忧。

    这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尤其……是我这位苏师姐,才华横溢,手段繁多,你呀,可要千万小心。

    莫让自己沉溺于那如梦似幻的温柔乡,忘了初衷。”言罢,她轻叹一口气,那不忿之色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关切与保护欲。

    杨辰军此时出来忙打着圆场,一手搭在姜影谣的香肩,另一手则对着众人做了个和解的手势,笑道:

    “哈哈,小师妹,别这么紧张嘛!咱们师兄弟姐妹相聚,本就是难得的缘分。江湖路远,我们更应该相互信任?

    何况苏师妹与我们情同手足,怎会伤害师父所全力栽培的小师弟呢,你说对吧。就让误会和不快,都随风而散吧!”

    沐辰感激地望了杨姜影谣军一眼:“杨师兄所言极是,我也相信苏师姐为人。但也感激姜师姐的偏爱。

    我看时候也不早了,我稍作安排大家先休息如何,明日一早我们在好好聊聊?”

    众人也无异议,在沐辰的细心安排下各自休息而去。沐辰也不忘记从厨房寻找了一些食物,交给了两眼放光的王斌刚。

    自此随后的三天时间里,沐辰与诸位师兄师姐算是互相有了简单了解,并按照每个人的能力琢磨以后进行安排。

    在这三天里,沐辰也结合现代军事训练理论,融合这个时代状况,再有诸位师兄师姐的探讨。

    写写画画规划出一整套,夜巡人机构从训练、情报收集、到实战演练的完整全面方案。

    这套方案不仅注重个人武艺的精进,还强调团队协作、战术策略的运用,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

    第三日一早,在沐辰的带领下诸位师兄弟,来到外城安置董松林等人的大院。

    当他们推开了那面貌一新的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井然有序、充满活力的训练场。

    场地中央,几个木桩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显然是为了练习击打和移动技巧而设。

    十多位壮汉埋头整理搬运着,从户部拨过来的各种物资,他们的汗水在晨光下闪耀,映衬出他们脸上专注而坚定的神情。

    这些物资包括了从食物、蔬菜、兵器、护甲、以及各类训练器械,行军帐篷等。

    显然是为了提升夜巡人机构的整体装备水平和训练效率。

    一旁,几位心思细腻的女子正在细心分类和记录这些新到的物资,确保每一项资源都能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沐辰缓步走向前去,拍了拍正在忙碌着,指挥调度董树林的肩膀。

    赞许道:“不错啊!看来大家的效率真高,看来我们很快就能步入正轨了。”

    董树林回头,立马恭敬抱拳施礼,露出一抹憨态可掬的笑容,回应道:

    “沐大人!您来了,这些都是按照大人的计划行事,多亏了大人,大家现在才能安定下来了,所以都充满干劲。”

    沐辰点点头问道:“对了!我看此时不但多了诸多老弱妇孺,还新增了许多新面孔,这是怎么回事?”

    董树林连忙恭敬地解释:“沐大人,多亏了家兄的不懈努力,我们近期已成功整合了四五股流离失所的民众群体。

    因此,当前的人数已增至大约五六百之众。经过铁卫与家兄的精心筛选,

    其中具备战斗能力的青壮年男子约有一百三四十名。余下的大多是老人、孩童及妇女,战斗力虽薄弱,

    但他们都是这些勇士的至亲,或昔日同乡。对此现状,恳请大人指示,我们该如何妥善安置他们?”

    沐辰洞悉了董树林言辞背后的忧虑,以宽慰的口吻笑道:“你无须忧虑,我既然接纳了你们,

    自然会一并考虑每一位成员的福祉,不会对任何一位老弱妇孺置之不顾。

    确实,这将给我们的资源供给带来一定压力,但我承诺,必会寻求解决方案,确保大家的安宁,请你安心。”

    董树林闻此言,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对沐辰的人格魅力与担当更是敬佩不已,暗自发誓将追随沐辰,矢志不渝。

    而沐辰未曾料到,他这番话语不仅消除了董树林的顾虑,更在众多流民心中播下了忠诚与希望的种子,无形中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向心力。

    正当沐辰与董树林在府邸内细致探讨近来城中琐事之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轻微的喘息,董松林风尘仆仆地踏入了庭院。

    他身上的衣衫略显褶皱,沾染着旅途中难以避免的尘土,仿佛每一寸布料都在诉说着这几日的奔波与艰辛。

    见到来访的沐辰,董松林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加快脚步,双拳一抱,深深行了一礼:

    “沐大人,您亲临此地,实乃蓬荜生辉啊!”

    沐辰的目光温和而关切,他轻轻拍打着董松林肩背上的尘埃,言语间满是兄长般的关怀:

    “董兄弟,这一路辛苦了。快进来,先喝口水,休息片刻,再慢慢告诉我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

    董松林刚欲开口,情感却似决堤之水,难以抑制。他猛然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

    “沐大人,小的代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向您致以最深的谢意!您的仁心如同春日暖阳,照亮了他们的希望之路。”

    沐辰见状,连忙俯身,双手紧握董松林的臂膀,眼神坚定而温暖:

    “董兄弟,快起来说话。我们之间何需如此多礼?有什么紧急情况,直说无妨。”

    未完待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