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 第141章 长社之战

第141章 长社之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日后,傍晚,夕阳西下。

    如血残阳染天穹,连天野草亦枯黄。

    颍川郡长社县北十余里处密林之中,杨辰矗立,眼神锐利,凝视着远处如蝗虫般密集的黄巾军。

    黄巾首领波才率十余万众,接连击溃朱儁、皇甫嵩两路汉军,将他们围困在长社孤城之中。

    消息传开,豫州各地黄巾军纷纷响应,声势渐壮,源源不断从各地赶来,与波才部会合,意图一举攻破虎牢关,直取洛阳。

    血染长空,烟炎蔽日,尸横遍野,无人殓葬,残刀断剑,斜插于地,静默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微风轻拂,带来浓浓血腥之气,令人毛骨悚然,杨辰转身,不禁长叹。

    “乱世之下,人命贱如草!”

    身旁,赵云面容冷峻,目光如剑,紧握长枪,猛插于地,向杨辰抱拳,语气坚定。

    “主公,不远处有零散贼寇向敌军汇聚,末将愿率军冲杀,削其实力!”

    杨辰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凝视着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赵云,语气深沉。

    “子龙,乱世之中,岂有绝对正反之分?若非张角挺身反抗官府地主,贫苦农民于乱世中何来立锥之地?”

    赵云闻言,剑眉蹙起,陷入沉思,杨辰抬头望向天际流云,继续沉声道。

    “今敌明我暗,冒然进军,只恐打草惊蛇。若不能擒杀贼首,则于事无补,徒增双方伤亡!”

    赵云闻言,对杨辰抱拳致歉:“主公恕罪,是末将思虑不周。”

    其实赵云之策,并非不佳,只是杨辰有更妙之计,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解长社之围。

    杨辰嘴角微扬,轻拍赵云肩头,昂首凝视那变幻莫测之苍穹,眼神自信,幽幽说道。

    “兵者,诡道也。为将者,须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之奇变,不在众寡,不可单凭勇武逞强。

    吾已有妙计,只需静待天时,届时,就看子龙你能否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一战而定乾坤!”

    与此同时,长社城内。

    敌军如潮水般退却,留下如山尸骸,几乎将这座本就低矮的长社城淹没。

    夕阳的余晖洒在浸透鲜血的城墙上,犹如橘红色的烈焰灼烧,火光噼里啪啦作响,与城墙上的血水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血色画卷。

    城头上的士兵面色惨白,动作僵硬,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惊恐与空洞,随着夕阳的缓缓西沉,整座长社城笼罩于一片沉重的阴影之中。

    朱儁与皇甫嵩二人携众将登上城头,纵是他们身经百战,面对眼前这如同人间地狱般的景象,也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别部司马张超亦是瑟瑟发抖,他瞥见皇甫嵩二人凝重的面色,不禁鼓起勇气上前抱拳道。

    “二位将军,贼寇势大,黄巾贼悍不畏死,我长社城低矮,难以发挥城墙之利。

    我军兵力薄弱,坚守此地无异于坐以待毙。依末将之见,退守虎牢关方为上策!”

    张超话音刚落,众将纷纷附和,仿佛看到了逃脱此劫的希望。

    “张司马所言极是,虎牢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军若退守虎牢关,必能让敌军损失惨重,望而却步!”

    皇甫嵩闻言,眉头紧皱。但张超隶属朱儁麾下,且全军皆已惊恐,此刻若贸然斥责,恐怕会加剧军心的涣散。

    他紧握双拳,目光远眺,心中满是焦虑与不安。

    朱儁则转身怒视张超,眼神如刀。他环顾众将,面色刚毅,一拳重重砸在城头上,声音铿锵有力。

    “此战失利,皆因我轻敌之过,已辜负朝廷厚望。尔等休要再言退守之事,我朱儁誓死守城,绝不退缩!”

    一旁,孙坚见朱儁陷入困境,他回想起近日自己营中传出的小道消息,虽真假难辨,但稳固军心乃当务之急。

    孙坚深吸一口气,猛然抬头,目光如电,对朱儁拱手道。

    “朱将军,我今日擒获一黄巾贼首,逼问得知,卫将军杨辰已于二十日前剿灭幽州黄巾五万众,正星夜兼程赶来支援长社。

    我军尚有两万余众,只需固守待援,届时与卫将军里应外合,贼寇必破!”

    闻听卫将军杨辰大名,众将如枯苗逢雨,精神为之一震。

    众人对杨辰将军实力毫不质疑,连强悍的鲜卑铁骑都在卫将军刀下折戟沉沙,区区黄巾贼寇更是不在话下。

    撤离长社虽可暂保性命,但必将面临朝廷的严惩。如今既可保全身家性命,又可建功立业,何乐而不为!

    众将纷纷聚拢到孙坚身旁,似乎忘却刚刚自己赞同退军一事,皆面色坚定,齐声对朱儁喝道。

    “既受皇命,我等必与将军并肩作战,死战不退,以死殉国!”

    皇甫嵩见状,也长松一口气,他可是亲眼目睹杨辰殿前力举石狮,对杨辰之能也深信不疑。

    他舒展眉头,挺直身躯,转身对众将道:“诸位,将卫将军即将支援的消息传达给全军将士,稳定军心。待卫将军到来,我们内外夹击,一举歼灭黄巾贼寇!”

    众将闻言,战意盎然,目光如炬,齐声领命。

    “末将遵令!”

    …

    三日后,正午时分,天空沉闷压抑,气温攀升至极点,仿若连空气都凝固了。

    杨辰负手伫立,仰头凝望那翻涌的云层,只见云卷云舒之间,山岭迎风坡上悄然隆起一团小云团。

    跟随刘基多年,杨辰对天象观察早已洞悉入微,此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仿佛能预知即将发生的风云变幻。

    杨辰转身轻抖披风,面色沉稳如常,对身旁的典韦沉声下令。

    “速召集诸将议事!”

    不足片刻,众将齐聚而来,杨辰环视众人,目若寒星,声音冷冽坚定。

    “长社周边,荒草漫天,敌军倚草扎营,今夜必将狂风骤起,我方以火攻之,必可破敌!”

    此言一出,诸将皆目光灼灼,摩拳擦掌,杨辰声音愈发激昂,如雷霆万钧。

    “李存孝、冉闵、赵云、张飞听令!你等四人各领250骑,即刻筹备引火之物,不得有失。

    李存孝负责东门,冉闵负责南门,张飞负责西门,赵云负责北门。

    待大火燃起,敌军溃败之际,即刻杀向北门主将大营,突袭波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