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家公子 > 第75章 翠洲之战(三)

第75章 翠洲之战(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呼延天龙的大刀如猛虎出山,阳朝宗的剑如天之游龙,两人你来我往,拆了一百多招。

    知道武功的,看得有味,不懂武功的,觉得枯燥无味。

    唐家众人有的已坐下与人小声聊天,有的干脆打盹。

    唐家伟虽不懂武功,但却关心阳朝宗的安危。见双方大战还未分出高下,也有点坐立不安。

    他把眼望向邓珊,希望其出手,一定会马上成功。

    邓珊丝毫没有出手的意图。

    唐家伟实在忍不住了,悄悄走到邓珊跟前,低声道:“邓女侠,不如出手帮帮朝宗吧!”

    “唐公子,朝宗不会输,放心吧!”邓珊信心满满。

    唐家伟见高手如此说也不好说什么,将信将疑的。

    “阳大哥快点打死坏人,我请你喝酒。”清朗的少女声音,众人一瞧,原来是唐家碧。

    在别人听来不过是一句玩笑,但在阳朝宗听来意义非凡。他全身一热,精神更加抖擞,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

    “家碧的话居然有效果。”连不懂武功的唐家伟也看出阳朝宗占了绝对的上风。

    “可能咱唐家又要摆喜宴了。”朴艳娇哧哧的笑。

    唐家伟先是一愣,马上回过神来,低声道:“难道家碧这小丫头看中了朝宗?”

    “不是家碧看中朝宗,而是互有情意。”朴艳娇很肯定的说。

    “这个······”唐家伟欲言又止,随即叹了一声。

    阳朝宗仗着剑锋利,不停磕呼延天龙的大刀。双方兵器不停发生金属撞击声,许久,呼延天龙的大刀终于被磕断,而青冥剑毫发不伤。

    呼延天龙兵器已断,惊惧之中显出绝望,他扔掉半截大刀,拔腿就逃。

    阳朝宗奋力一剑,从背后透出前胸,刺了一个大窟窿。

    呼延天龙一声惨叫,倒在血泊中。

    阳朝宗拭去剑身的血,杀敌之余欣喜得了一柄名剑。

    呼延天龙一死,唐家众人欢呼喜悦,相互拥抱。

    忽然,传来一阵橐橐的皮鞋声,众人马上停止欢笑,相互对望,眼神充满惊惧,不会又来一伙强盗土匪吧。正在唐家众人惊慌自疑之时,进来的是一队差役,众人才吁了一口气。

    “呀,瞿大人!”唐家伟快步上前向一位县官打招呼。

    “唐大少有危险,本县怎不火速来援。”来者正是江宁县知县瞿之秋。

    原来万恶门一伙闯入,翠洲就有人飞速向江宁衙门报案。

    知县瞿之秋本打算派捕快前往,一听是唐家伟一家受困,可不得了。万一他一家在此遇难,知县的乌纱帽能不能保住还是未知数,恐怕上头一怪罪,自己有牢狱之灾,遂点齐人马直奔翠洲。直看到唐家伟等人安然无恙才放下心。

    “瞿大人为草民奔波,草民感激不尽,请受草民一拜!”唐家伟将拜之际,瞿之秋一手拦住,连称“不敢”,还说“令唐家受惊,是他的失职。”

    两人相互谦让,而捕快衙役已清理现场,又录了几份笔录,画了押才悉数撤离。

    邓珊在官府来之时早已离开。

    而阳朝宗掩饰身份,唐家伟只说他是新来的护院,瞿之秋也没深究,只要不出乱子就行。

    经此一役,除了邓珊,阳朝宗已成为唐家上下关注和感激的人。

    当天晚上,唐家碧邀几个姐妹请了一回阳朝宗。她和阳朝宗喝得酩酊大醉,以后,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

    唐家伟一回到家,唐瑨闻言出了大事,慌忙来询问儿子。

    唐家伟耐心的说和安慰,直把唐瑨听得心惊肉跳。如果这件事不利唐家,那唐家岂不绝后,全军覆没。最后,唐瑨认为这种大家庭活动少搞为妙,免得一旦出事,容易一网打尽。

    唐家伟也是心有余悸,表示完全同意父亲的意见。

    他回到房间,躺在榻上连呼“好险”。

    朴艳娇替他捏捏,笑道:“相公大难不死,必有厚福。”

    “当时你怕不怕?”唐家伟望着妻子。

    “怕!但能和相公一起共赴黄泉,就不怎么怕了。”朴艳娇眼神很坚定。

    唐家伟握住妻子的手,喟然道:“能娶到你是我的福气。”

    “能嫁给你也是贱妾的福分。”朴艳娇轻柔的说。

    阳朝宗的男儿气概在唐家碧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她虽生在官宦之家,却向往在外能自由自在生活,就像她在家看的侠义公案的故事一样,耳听着亲朋好友在外带来的信息,有朝一日也能像那些侠义之士奔波江湖之间。

    可惜她是女儿身,家里管得严,无法实现夙愿了。可巧,父亲居然同意让她先到南京来,她高兴得几天合不拢嘴,晚上睡觉也会笑醒。

    在路上虽有家丁丫鬟相伴却少了严父的训导,看着外面的花花世界已觉得不枉此生,这可是她第一次父母不在身边的远行。

    虽然发生了阳朝宗一事令她一直耿耿于怀。但阳朝宗力退强敌的伟岸之举令她打消对其的忿恨之感,取而代之的是她一片女儿之情。

    她知道她这辈子都不可能像邓珊那样行走江湖,但能找一个行走江湖的丈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想到这,她不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猛地,她又想起了她的身份与阳朝宗的身份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宦官千金小姐,一个是绿林大盗;一个身在官场之中,一个是官府缉拿的对象。别说父母不会同意,世俗也会把他俩分开。一想到天大的困难,她的心不由一沉。

    “小姐,阳大侠来了。”小冰进去说。

    这几天,阳朝宗已成为唐家上下的英雄人物,总是“大侠,大侠”的称呼,弄得阳朝宗有点局促不安。还是唐家伟宣布,在府里可以这么叫,出了府外一律叫阳公子。

    “阳大哥,请坐!”唐家碧的思绪因为阳朝宗的到来已被打散得无影无踪。

    “家碧,还去夫子庙么?”阳朝宗还没坐下就问。

    “去,怎么不去,答应了阳大哥的事一定要遵守,这可是侠义之士的一诺千金。”唐家碧呵呵一笑。

    阳朝宗放下心,昨天唐家碧答应和他一起逛夫子庙,当晚就失眠了。唐家碧可爱的面庞总在眼前晃,令他辗侧不安。一大清早就起来,看看唐家碧醒来否。

    “阳大哥,我换一套衣裳。”

    “我在外等。”阳朝宗连忙起身走出屋子。

    “小姐,你换什么衣裳?”小冰打开衣柜问。

    “哪件穿得漂亮就换哪件。”

    “明白了。”小冰拿出一套紫红缎地五彩花卉的衣服。

    唐家碧“呀”的一声,道:“穿红,会不会太庄严了。”

    “不会。小姐穿紫红最漂亮,象征红红火火。”小冰笑呵呵,“再说,阳大侠对小姐蛮有意思的。”

    “你胡说什么。”唐家碧被说中心事反而极力掩饰。

    小冰俏皮的捂嘴道:“小姐,是奴婢一时口快,失言,见谅。”

    唐家碧穿了这套紫红衣服走出屋子,站在屋外的阳朝宗看得眼睛都直了。不由叹道:“家碧,你穿这件很美!”

    唐家碧含羞道:“是么!”

    “小姐,还不走。”小冰催促着。

    “你不去么?”唐家碧问。

    “我约了小凤她们,不去了。”小冰撒了个谎。有阳朝宗陪着她小姐,天塌下来也不必担心。

    “你这小蹄子,哪有这么忙的。”唐家碧“啐”了小冰一口。

    “家碧,小冰有事就让她去吧。”阳朝宗也想和唐家碧单独在一起。

    小冰做个鬼脸,笑嘻嘻自个儿玩去了。

    出了唐府,阳朝宗笑道:“家碧,南京小吃挺多的,你爱吃什么。”

    “汤面饺不错。”

    “好,咱们去吃!”

    “阳公子,阳公子!”唐固飞身奔出来。

    “小固,有事么?”阳朝宗不能不问。

    唐固含笑道:“咱大少听说阳公子与咱堂小姐要去游玩,问需不需要备马车或轿子?”

    “不需要,咱们随便走走。”唐家碧代阳朝宗说,“你代我向大哥说一句费心了。”

    唐固躬身道:“奴才知道了。奴才告辞。”

    “家碧,走这么长的路你吃得消么?”阳朝宗有些担心。

    “阳大哥,整天闷在家里,我也想出去走动走动,锻炼锻炼,舒活筋骨,免得使人看上去弱不禁风可不太好。”唐家碧一席话令阳朝宗点头称是。

    “阳大哥,怎么不带宝剑出来?”

    “咱俩出去游玩,又不是去打架,带了太惹眼。”

    “不过我觉得你带宝剑挺威武的。”

    “哦,是么!”

    “哪天能不能教我几招剑术?”

    “没问题。”

    “太好了!”唐家碧拍手叫好,几乎要跳起来。

    “学剑难吗?”

    “看悟性。”

    “我呢,悟性高么?”

    “不错。”

    “这顿汤面饺我请客,就当是拜艺钱。”

    “好!”阳朝宗哈哈一笑。

    南京的汤面饺很好吃,不愧为南京的特色小吃。

    “以后你每教一招剑术,我请你吃早点。”

    “我只吃南京特色小吃啰!”

    “没问题。南京的特色小吃太多了。只怕你没有那么多剑招教哩!”

    阳朝宗有是哈哈一笑。

    吃完早点,两人边走边说,一路谈笑风生,不知不觉来到夫子庙。

    夫子庙一带的人真多,有些拥挤。

    “这算什么,如果是夫子庙灯会,人多得动弹不得,连站都没地方站。”唐家碧见识过金陵灯会。

    “什么时候的夫子庙灯会。”阳朝宗似乎是一个爱凑热闹的年轻人。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

    “怪不得会人山人海。”

    “瞧,那儿有杂技呢。”唐家碧一指前方不远处。“去瞧瞧!”

    两人好不容易挤进去一瞧,是一群小孩在表演杂技。

    有一个小女孩端了盘子过来领赏。

    “我有铜板。”唐家碧把吃汤面饺没用上的几枚铜板放进盘中,那小女孩高兴的说了一声“谢谢!”

    几个小孩把杂技表演还算到位,有几个高难度动作引起众人的拍手叫好。

    看完小孩耍杂技,又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在观看武术。

    唐家碧一时对武术感兴趣了,忙又拉着阳朝宗看武术表演。

    只见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正表演一套单刀。刀使得呼呼直响,那汉子舞得格外卖力,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阳大哥,你觉得他的刀术如何?”唐家碧悄悄的问。

    “不错。”阳朝宗淡淡的说。他实不愿去评价江湖卖艺之人,这等人只是为了糊口饭吃,学武术也是为了赚钱养活家人。

    “比起你呢?”唐家碧盯着他问。

    “这个······唔”阳朝宗挠了挠腮,反问了一句,“你认为呢?”

    “不如呗!”唐家碧答得挺干脆的。

    阳朝宗轻轻地一笑。

    那汉子玩了一套单刀,抱刀向观众示谢。

    “中看不中用,太坑人了。”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站出来,把头摇得个拨浪鼓。

    “这位公子有何见教?”那汉子乃外地人,在本地谋生,人生地不熟,不敢得罪当地人,说话也和和气气。

    那男子抱拳道:“不敢,在下安煌,自幼习了几手三脚猫的功夫。不知尊驾贵姓。”

    那汉子见对方彬彬有礼,便更加礼貌的回答:“某山西人,叫郭寒。这三个是郭某的徒弟。”一指站在一旁的三个十几岁的男孩。

    “郭兄似乎是使拳的。”安煌颇有自信的说。

    “安兄好眼力,不才以习拳为主,刀剑还在其次。”郭寒并不掩饰,反而佩服安煌的能力。

    “郭兄不如耍一套拳法让我等瞧瞧,你们说好不好。”安煌后面的那句是问观众。

    观众是一伙看热闹的闲人,见有热闹看如何不答应,轰的叫好。

    郭寒见众人热情高涨,不忍却其美意。为了博得观众喜爱,多赚几个钱,只好抱拳道:“献丑了!”把单刀扔给其中一个徒弟。

    阳朝宗皱眉,看来有人故意找茬,郭寒只怕有亏吃。

    唐家碧见有拳可看,也欣然鼓掌吆喝。

    郭寒立了个把式,一套小洪拳拉开序幕。

    郭寒的小洪拳打得中规中矩,显然在拳术上用了心,的确是他的看家本领。

    本来他是压轴出场,但见形势不对,只好提前打出来。

    一套小洪拳打完用了半柱香的时分。

    他收拳时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郭寒抱拳谢了观众的掌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