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炮灰女配不认命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齐贵妃的母亲满眼泪水,眼神充满悲伤与绝望地凝视着齐贵妃,声音哽咽:“女儿啊,难道你真的忍心眼睁睁看着你的父亲和哥哥送命吗?”

    齐贵妃心中何尝不痛苦,若不是万不得已,她怎会走到这一步?自从入宫以来,她一心一意为齐家谋取利益,但如今面临绝境,却不见家人伸出援手。

    齐贵妃瞪大双眼,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反驳道:“我何曾想要害他们性命?明明是他们见死不救,不肯营救我的皇儿!如果连亲生骨肉都能弃之不顾,那我的皇儿岂还有活路可言?我这一辈子,兢兢业业只为齐家奉献,甚至不惜放弃与心爱之人相守,可到头来得到了什么?一旦遇到麻烦,你们竟然毫不犹豫地将我抛弃!既然横竖都是一死,那索性大家同归于尽!”

    齐贵妃情绪激动到极致,几乎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声。面对母亲的质问,她内心的委屈如潮水般汹涌澎湃。而齐贵妃的母亲则试图平息她的怒火,连忙解释说:“贵妃啊,你一时冲动昏了头。若无齐家作为后盾,何来你今日的荣华富贵?而今三皇子遭逢不幸被拘捕,咱们自然心急如焚,但正因如此更需谨慎行事,绝不可贸然行动,免得给旁人留下话柄,反受其害。”

    “把柄?哼!他们在齐家别院挖出尸体可是铁证如山啊!有刑部尚书那老家伙坐镇,这件事情已经毫无转圜之地了!可你们呢?却一心只想将罪责推卸到我的皇儿身上,真当我不知道你们的打算吗?告诉你们,别痴心妄想了!要是我的皇儿出了事,整个齐家都得跟着陪葬!”

    眼见软的政策丝毫没有作用,齐贵妃的母亲无奈地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费口舌:“既然这样,那贵妃就安心等待消息吧,齐家定当拼尽全力营救三皇子!”

    说完这句话后,齐贵妃的母亲缓缓站起身来,朝着宫殿门口走去。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快要走到门口时,她终究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深深地凝视着自己的女儿。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但更多的却是坚定和决绝。

    而此时此刻,齐贵妃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宛如一尊美丽却又冰冷的雕塑。她的眼神空洞无神,似乎早已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就在这时,齐贵妃的母亲与站在贵妃身后的嬷嬷对视一眼。只见那位嬷嬷微微颔首,表示明白其中深意。得到回应之后,齐贵妃的母亲这才转身离去,迈出了宫殿的大门,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齐贵妃望着母亲离开的背影,心中一阵悲凉。她知道,母亲此去怕是要动杀心了。但她并不害怕,只是觉得可笑。可笑自己一生为了齐家,却落得如此下场。可笑齐家为了自保,竟要牺牲她的性命。

    齐贵妃闭上眼睛,任由泪水滑落。她决定,就算死,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齐贵妃坐在桌前,手持毛笔,开始认真地书写自己为齐家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她的笔触轻盈而有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

    就在这时,张嬷嬷端着一碗安神药轻轻走进房间。她轻声说道:“娘娘,夜已深了,喝下这碗安神药,早些歇息吧。”

    齐贵妃微微摇了摇头,目光仍专注于手中的纸笔,回答道:“先放在那边吧,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

    张嬷嬷见状,知道无法劝动齐贵妃,于是默默地点燃一柱香,然后悄然退出房间。

    没过多久,齐贵妃突然感到浑身无力,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住。她惊慌失措地呼喊起来:“来人啊!快来人!嬷嬷,春见!”

    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但并没有引来任何人。紧接着,张嬷嬷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关切地问:“娘娘,发生什么事了?”

    “快去请太医来!不对,去请皇上!有人想要谋害我!”齐贵妃满脸惊恐地对张嬷嬷说道。

    然而,张嬷嬷却显得异常镇定,她安慰道:“娘娘莫要惊慌,此地怎会有人胆敢加害于您呢?想必是娘娘劳累过度,心神不宁所致。只需好好歇息一番,明日定会无恙。”

    说完,张嬷嬷走上前去,搀扶着齐贵妃走向床铺。齐贵妃此时才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她瞪大眼睛看着张嬷嬷,难以置信地问道:“嬷嬷?难道是你想要害我不成?我待你一向不薄,你为何要取我性命?”

    齐贵妃试图挣扎反抗,却发现自己完全使不出力气。她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眼前这个曾经亲近信任的人竟然背叛了自己。

    “娘娘勿怪老奴实在是情非得已啊!老奴那可怜的孙儿就在齐府手上,他们用他来要挟老奴,如果不按照他们说的做,就要杀了他!老奴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向娘娘您说声抱歉了。”张嬷嬷泪流满面,声音颤抖地说道。

    她继续喃喃自语:“娘娘请放心,待到老奴完成使命后,便会立刻前去陪伴您。这样一来,您也就不会感到孤寂了。”

    没过多久,兰香殿突然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惊慌失措的侍卫们纷纷赶来救火,现场一片混乱。而此时,张嬷嬷满脸尘土、狼狈不堪地从火海中逃出,并大声呼喊道:“快来人呐!赶快救救我们娘娘!她还被困在里头呢!”

    听到张嬷嬷的呼救声,一名勇敢的侍卫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但无奈火势过于猛烈,浓烟弥漫,让人无法看清方向。众人仍竭尽全力想要扑灭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由于吵闹声过大,惊动了皇宫中的皇帝。得知消息后的皇上心急如焚,急忙赶到事发现场查看情况。

    尽管皇上对齐贵妃和三皇子的事情感到非常失望,但他与齐贵妃多年来的感情和宠爱却是真实存在的。他心急如焚地喊道:&34;快快救火!一定要确保贵妃安全无恙地被救出来,否则朕绝不轻饶你们!&34;

    皇上注意到坐在地上不停抽泣的张嬷嬷,她的手中还紧握着一个荷包。于是,他径直朝她走去,语气严厉地质问道:&34;兰香殿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起火呢?你手里拿着的又是什么?&34; 张嬷嬷浑身颤抖着,惊恐万分地跪在地上,&34;回皇上,这是娘娘交给奴婢的,嘱咐奴婢转交于您。奴婢实在不知道这是何物啊。&34;说完,她战战兢兢地将手中之物高举过头。

    一旁的太监苏公公见状,连忙上前接过物品,并呈送到皇上手中。皇上定睛一看,只见荷包里放着一张纸,纸上的字迹清晰可辨,读完后他不禁手抖得厉害,喃喃自语道:&34;兰儿真是糊涂啊!&34;仿佛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般。

    信纸掉到了地上,苏公公悄悄扫了一眼,就明白齐贵妃这是为三皇子顶罪自杀了,“皇上,您要保重龙体啊,贵妃娘娘如此敬爱您,肯定也不愿看您这样。”

    皇上不信齐贵妃是会自杀的人,“她怎么会自焚呢,她让朕怎么办,朕从没说过要杀倾儿啊,是谁,是谁说的?”

    想到这里,皇上的脸色变得阴沉至极,他转身看向张嬷嬷,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好大的胆子,竟敢欺瞒朕!”皇上怒喝道。

    张嬷嬷吓得瘫倒在地,连连求饶。

    皇帝命人将张嬷嬷押下去严刑拷打,定要查出幕后主谋。

    与此同时,大火逐渐被扑灭,侍卫们在废墟中找到了齐贵妃的遗体。

    皇上悲痛欲绝,他抱起齐贵妃的尸首,痛哭流涕,下令召集所有太医前来救治。。

    “兰儿,朕对不起你……”皇上的声音充满了悔恨。

    很快太医院的人都来了,上前一看,就知道贵妃已经断气了,可是看皇上癫狂的样子,谁也不敢直接说这话,都上前装模做样的查看贵妃的伤势,几人相互看看,随后推出一个倒霉鬼“启禀皇上,贵妃,贵妃已经薨逝了。”

    皇帝听到太医的话,心如刀绞,他无法接受爱妃已逝的事实。

    “不可能!你们这群废物,连朕的爱妃都救不了,朕要你们何用!”皇帝怒吼道。

    太医们吓得纷纷跪地,磕头谢罪。

    “陛下息怒,贵妃娘娘的伤势实在太重,微臣等已经尽力了……”

    皇帝打断了太医的话,“朕不想听你们辩解!来人,将这些没用的东西拉出去斩了!”

    侍卫们应声而上,将太医们拖了出去。

    皇帝抱着齐贵妃的尸首,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

    “兰儿,你为什么这么傻……为什么要替那个逆子顶罪……朕不该听信谗言,误信了他们……是朕对不起你……”皇帝喃喃自语道。

    此时,宫外传来一阵吵闹声。

    皇后带着众妃嫔来到了兰香殿,皇上看到姗姗来迟的皇后,就将怒火发泄在皇后的身上,“都是你这个毒妇,你为什么不看顾好兰儿,朕要废了你!”

    此话一出,众人都跪下了,除了皇后,皇后挺直了身子,不卑不亢地说:“皇上,臣妾知道您现在心情不好,但您也不能随便把罪名扣在臣妾身上。臣妾自问对贵妃娘娘不曾有过半分亏待,而且这火起得蹊跷,臣妾认为应当好好调查清楚。”

    皇上瞪着皇后,“朕当然会调查清楚,朕不会让兰儿就这么白白死去!”皇上下令彻查兰香殿着火一事,兰香殿所有的宫女太监全部被带进慎刑司严刑拷打。

    此时,一个侍卫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启禀皇上,三皇子殿下他……他听闻贵妃的死讯竟然越狱了!”

    皇帝猛地站起身来,“什么?这个逆子竟然敢越狱!传朕旨意,务必将他缉拿回来,生死不论,不,活着抓回来!”

    皇帝一脸怒气地坐回龙椅,下旨将齐贵妃封为皇贵妃,按照礼制下葬皇陵,同时心中暗自思考着三皇子越狱的原因。他原本只是将三皇子软禁,并未想置他于死地,如今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皇帝坐在御书房内,眉头紧锁,眼神犀利如鹰般盯着眼前的两位重臣——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他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想知道这件事究竟和他那不争气的儿子究竟有多少关系。

    刑部尚书率先打破沉默,他双膝跪地,低头恭敬地说道:&34;陛下,微臣经过缜密侦查,在齐家别院共发现十三具女尸。经过仵作详细勘验,这其中有三位乃是朝中大臣家的庶女,而其余女子也与京城失踪的那一部分女子能够一一对应。依微臣之见,此事与齐家定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恐怕难辞其咎。&34;

    皇帝听后脸色愈发阴沉,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险些倾覆。&34;好一个齐家!竟然敢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你们必须尽快查清真相,给朕一个交代!否则,朕绝不姑息!&34;

    &34;启禀陛下,经过微臣多番深入调查后得知,齐家早在许多年以前便已经将那座别院赠予了三皇子。依微臣所见,此事必定与三皇子存在关联。此外,三皇子如今更是因畏惧罪责而潜逃在外。所以,微臣认为这件事应该就是三皇子所作所为,与齐家并无关系。&34;大理寺卿言辞恳切地为齐家辩解着。

    然而,刑部尚书却毫不示弱,他义正辞严地反驳道:&34;微臣并未在官府查找到关于此别院所有权的相关登记信息,这足以证明该别院仍归齐家所有。当前最为紧迫之事乃是迅速捉拿齐家之人归案!&34;

    大理寺卿显然并不服气,还欲继续辩驳,但皇帝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直接下令道:&34;传朕旨意,即刻将齐瑞押送至大牢之中严加看管,齐家上下老小全部软禁于府邸之内,不得有任何一人踏出京城半步。你们二人必须全力以赴、尽快查清此案真相!&34;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齐声应道:&34;遵命!陛下放心,微臣等定当全力以赴,早日将真凶绳之以法!&34;

    二人领命而去,皇帝独自留在御书房内,心情沉重无比。他深知此案关系重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令百姓人心惶惶,更可能引发朝局动荡。谁都知道齐家是三皇子的外家,肯定是脱不开关系,但现在皇帝想保三皇子,而齐家则是想要将锅甩到三皇子头上,如今三皇子潜逃在外,甚至贵妃的死,俨然没有齐家的手笔,到这时皇上逐渐恢复了理智。

    目前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要阻止齐家将三皇子置于死地,避免死无对证,让真相无法大白于世。皇帝心中感慨万千,他已经不止一次地叹息自己对于三皇子的过度宽容和放纵,最终竟然害得自己深爱的女人遭受不幸。

    想到这里,皇帝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深知自己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再让这种悲剧继续发生下去。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和强大的敌对势力,皇帝感到力不从心,但他也明白,如果不奋起反抗,恐怕整个国家都会陷入混乱之中。

    于是,皇帝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三皇子,并揭开背后隐藏的阴谋,还死去的女子一个公道。同时,也要整顿朝纲,清除那些心怀叵测、图谋不轨之人,以重振朝纲、恢复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齐瑞的嫡长子齐远遭受了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刑部尚书亲自审问,但经过长时间的逼问,齐远依然咬紧牙关,坚称自己无罪。刑部尚书用尽各种手段,却始终无法让齐远屈服认罪,一时间束手无策。

    然而,面对这一切,齐瑞表现得异常冷静和镇定。他似乎对刑部尚书充满信心,坚信对方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他定罪。如今事情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齐瑞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亲生女儿,只要再除掉三皇子,到时候死无对证,没人能证明三皇子是清白的。

    只要能成功铲除三皇子这个心头大患,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届时,齐家仍将稳坐众世家之首的宝座,继续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与权力地位。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齐瑞已经彻底迷失了自我,为了所谓的家族利益,他可以不择手段、六亲不认。

    皇帝心急如焚地派遣出他最精锐的一批暗卫,命令他们全力搜寻失踪的三皇子。这些训练有素、身手矫健的暗卫们如同鬼魅一般穿梭于大街小巷和荒山野岭之间。

    经过数日艰苦卓绝的搜索,终于在一座破旧不堪的庙宇内发现了三皇子的踪迹。此时的三皇子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仿佛遭受了巨大的折磨与苦难。暗卫们小心翼翼地靠近他,趁其不备时迅速出手,将三皇子击昏后带回皇宫复命。

    当皇帝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如此模样时,心中既充满了心疼又涌起一股无名之火。他瞪大眼睛凝视着眼前这个周身狼狈不堪的青年,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愤怒、失望、忧虑……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皇帝感到无比痛苦。

    待到三皇子悠悠转醒之际,皇帝怒目圆睁地呵斥道:“孽子啊!你竟然敢私自越狱逃跑!”

    三皇子闻言并不畏惧,反而挺直了背脊,满脸悲愤地回应道:“父皇您既已动了杀机,欲将儿臣置于死地,那儿臣又怎会坐以待毙呢?况且您连我的母妃都不肯放过,难道儿臣还要引颈受戮不成?”

    言罢,三皇子情绪彻底失控,嚎啕大哭起来。

    皇帝听着三皇子所言,气得浑身发抖,气血不断翻涌着。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忤逆不孝之子,厉声质问道:“朕何时说过要杀你?还有关于你母妃之死,朕一直未曾停止追查真相,究竟是何人向你造谣生事,污蔑说是朕害死了她?”

    皇帝眉头紧蹙,眼神犀利如刀,心中暗自思忖此事背后定有蹊跷之处。

    三皇子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声音带着绝望:“您还想欺骗我到何时?齐家已经将所有事情都告诉我了!”

    说着,三皇子将齐家所讲之事全盘托出,每一个细节都讲述得清清楚楚。皇帝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好一个齐家,竟将他们几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随着三皇子的讲述,殿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凝重,众人皆屏住呼吸,不敢出声。此时的三皇子已经陷入了绝望和愤怒的深渊,他决心要为自己和齐贵妃讨回公道。

    皇帝深深地吸了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但声音依旧带着明显的怒意:“蠢货啊!别人说什么你都深信不疑,朕说的话,你却连一个字都不肯相信!朕再问你一遍,那十三个女子难道都是被你杀害的不成?”

    面对皇帝的质问,三皇子满脸的不服气,高声喊道:“儿臣绝对没有杀害她们!那些女子本就是表哥带来的陪酒之人,喝完酒后表哥便将她们带走了,此事与儿臣毫无关系!”

    听到这里,皇帝气得胸膛不断起伏,呼吸也变得愈发急促起来。他怒目圆睁,瞪着眼前的三皇子,怒斥道:“如此看来,这一切是齐远所为。事已至此,你竟然还对齐家之言言听计从,你究竟是愚蠢至极还是别有用心?”

    “表哥怎么会如此愚蠢!竟然将杀死的人埋入齐家别院,这岂不是不打自招吗?”三皇子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皇帝,那眼神仿佛在说:“陛下您莫不是傻了吧?”

    皇帝气得伸出手指对着三皇子点了又点,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他瞪着三皇子,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然被气得不轻。最后,皇帝实在无法忍受三皇子的态度,猛地一甩袖子,转身气冲冲地离去。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三皇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时,一旁的苏公公连忙走上前来,轻声对三皇子说道:“殿下息怒,陛下也是一时气急……”接着,苏公公便开始向三皇子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皇子听了整个经过,像是被打击的不轻,喃喃自语道“怎么会呢,他们对我那么好,怎么害我,还害死了母妃,我不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