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明末闹工业革命 > 第63章 上海特别市

第63章 上海特别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由崧问:“诸位爱卿还有事奏否?”

    宋应星出列道:“臣有事禀报。”朱由崧点头示意,“宋爱卿请讲。”

    宋应星道:“扬州的钢铁厂、兵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因户部拨款慢,工厂扩建延迟,且现在民用钢铁也在扬州工厂生产,扬州有些力不从心。臣认为在其它地方择地再建造一个钢铁厂,以应付民间用钢的需求。”

    朱由崧道:“朕亦认可。史可法,你认为如何?”

    史可法道:“臣在松江府开埠,发现松江船流如织,集市繁荣。松江经黄浦江上可通太湖到苏州、湖州,经黄浦江入长江可到扬州、南京;下可入东海,往杭州、宁波,可以到厦门、广州,更可以直下南洋、赴东瀛,乃天选之地。臣认为钢厂可以设在松江府。”

    朱由崧点头,道:“松江位于江浙繁华地带,是工商贸易、商品物流首选之地,寒赞周,取朕的地图来。”

    太监韩赞周取过地图,挂于朝堂侧翼墙上。

    朱由崧拿竹棒指着地图上的松江府,示意裁撤松江府,将松江府改名为‘上海’特别市,归南京直属管辖。设行政机构在上海老县城,在十六铺建立通商码头,设立上海海关衙门;

    划宝山、嘉定两县归上海市管辖;

    在宝山沿长江岸边,建立上海宝山钢铁厂;在钢厂边上,建立矿产码头,堆放煤炭、铜矿、铁矿等;

    在吴淞口,黄浦江入海口,建立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海船;太仓浏家港船厂,改建造江船,与上海船厂分工;

    在吴淞口北岸,建立军事基地,建立大明东海舰队;

    在黄浦江沿岸,建立各类工厂,如:纺织厂、服装厂、丝绸厂、玻璃厂、工具厂、钢铁制品厂,等等。

    工部火速派人前往上海筹建钢厂码头、船厂码头等;

    朝廷各部门全部在上海建立分支机构;医院、学堂大学、剧团等一应俱全。

    从徐州、济宁输送10万灾民、流民到上海安置。

    由财政部设立上海特别基金,上海所需资金全部从特别基金拨付。特别基金的钱从哪里来?抄钱谦益家的金银钱财直接拨付进上海特别基金。

    南明朝廷最有钱的就是钱谦益了。

    锦衣卫查抄钱谦益各地家产登记汇总造册,查抄金银珠宝折合银两189万两银子,房897间,土地1万8千余亩,其它古玩字画不计其数。

    现银全部充入上海特别基金,开发上海的启动资金足够用了。

    任命史可法为上海特别市筹办组主官,统筹各部、人力、物力等一切事宜。

    自此,上海早于鸦片战争1850年开埠200年,于1644年8月,明弘光年间正式开埠。此后用了20年时间,就领先广州,成为全球最富裕繁荣的城市。

    上海建市全权交史可法处理,马士英辅助史可法。

    马士英这下也有事干了,财政部要印钞,要成立特别基金,要协助统筹安排各部人员进驻上海;还有,要审理太子案,马士英也马不停蹄转了起来。

    马士英是旧式官僚,习惯和钱谦益等人在朝堂上相互推诿指责,啥事也干不了。现在,钱谦益倒台了,进入了朱由崧的指挥棒,大家一起干实事,马士英觉得人生充实起来。

    朱由崧将各类事物环节全部打通了,你不动,别人就会催着你动。你再不动,皇帝就会盯着你,责成你动。

    在朱由崧的朝堂上,现在混日子的官员就要被消灭掉。

    此时,卢九德通报,李岩到南京述职,在宫外候着。

    “宣。”朱由崧道。

    “宣李岩觐见。”卢九德喊道。

    不一会,李岩进得宫来,委身作揖,道:“罪臣李岩觐见皇帝陛下。”

    李岩被太监通知过了,见皇上是不需要下跪的。

    李岩原本是一书生,与红娘子成婚后,被逼落草为寇,后来投了李自成,成为李自成的谋士。

    李自成被牛金星鼓动欲杀李岩,被朱由崧派人及时通知,逃出李自成大营,就与红娘子投了大明。大明弘光帝即位以来的新政,李岩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佩服的不得了。

    “李爱卿免礼。”朱由崧道:“爱卿一路南下辛苦了。”

    李岩道:“臣本是草寇,皇上不弃前嫌,封我娘子为贞烈侯,封我为破虏将军,臣何德何能,蒙皇上厚爱。”

    朱由崧道:“将军有经世济民之才。闯贼本是乌合之众,然在将军的调教之下,贼军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为百姓爱戴。”

    李岩道:“皇上这么讲,我甚是惭愧。贼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于国于民,我有罪。”

    “罪不在你。北京百官昏庸无道,上欺朝廷,下压百姓,祸乱朝纲,致使百姓揭竿而起,先帝思宗也是有过错的。”朱由崧接着说,“过去的就不用提了,现在我朝正是用人之际,北要拒满清,西侧要防李自成、张献忠逆贼。将军既熟悉贼军情况,又与清军打过仗,朕封你为兵部尚书,指挥军事行动,你看如何?”

    李岩道:“皇上不可,我是罪臣,恐难服众。再说兵部是要职,我担任不合适。”

    马士英、阮大铖亦反对,称李岩并无战功,还是降将,不适合担当兵部尚书。

    朱由崧翅膀硬了,瞪了一下两人,道:“反对无效,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接着道:“朕对兵部也做了改革,兵部尚书今后只由文官担任,负责武官任命调用,负责军事部署,负责后勤物资筹备;兵部并无调兵权利,更没有前线指挥权。”

    “兵部,从今日起,改名为国土防御部,简称‘国防部’,主官称为‘部长’。由李岩担任首任部长,按朕的旨意,组建国防部各个部门。”

    马士英、阮大铖心里咯噔一下,这个皇帝把权力都抓到手里,他们已经无法左右了。特别是阮大铖,没有实权,只能靠着马士英。

    李岩领命退下。李岩在明末,是不可多得的政治经济军事多方位管理人才,文韬武略,胸怀大志。朱由崧得李岩,胜过10个能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