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师 > 第14章 偷窥玄机

第14章 偷窥玄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常,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那可是德高望重之人,今日竟然能屈身于此,真是想不到,这把郭嘉吓一大跳。

    “您是”虽然猜出几分,奉孝还是明知故问,谁叫堂堂太常,教出如此败坏的逆子来。

    “不孝子孙刘璋的父亲,刘焉刘君郎,幸会幸会!”刘焉以其非凡的谦逊让人另眼相看。

    “原来是太常大人,晚辈失礼!”两人客气一番,转入正题。

    “伤势怎么样,这位学子,要是身体上有什么损失,我替你出气,让他加倍偿还!”刘焉眯着眼睛观察起郭嘉全身,先瞅着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还拿话套近乎。

    无非是想探看逆子造成的后果,然后照单下菜,此事最好不要闹太大,若是传到朝廷,会影响他太常的声望。

    “无碍,小事小事,不劳您亲往!”奉孝嘴里说着,心里却暗叹刘焉之狡猾。

    “逆子,还不跪下!”回脸便对刘璋一顿怒骂,唬得刘季玉扑通真的双膝贴地。

    “道歉!”

    “郭同修,都是我的错,我错了,您原谅我吧,下次再也不敢了!”刘璋还是有些害怕自己的父亲,毕竟刘家家教严明,从小打到大,不怕才怪。

    “还敢有下次,下次打断你的腿,混账东西!”原本想维持自己太常的形象,但是过于平淡又无法体现此行诚意,刘焉只当自己今日是个泼父。

    “谁人不犯错,有错就改便是好事,没事没事,下次注意便可!”见他们父子戏演得不错,奉孝也只能陪唱,再说,刘焉能够亲自来,已经是天大的面子。

    “还不快谢谢这位学子大德!”

    “谢谢郭同修,谢谢!”刘璋一个劲拜谢,像是不去扶,他就不起来。

    于是郭嘉狠下心将他扶起来。

    “敢问这位学子尊姓大名,此恩情日后图报!”不追究便是大恩,刘焉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亦或许,不是报恩,是先记着等未来报仇。

    “在下姓郭,字奉孝!”没办法,就算他不说,刘焉也能从他儿子嘴里问出来,不如爽快点报上名号。

    “噢,奉孝,老夫尚有公务在身,此事既了,那,就此别过,此子若是日后再敢放肆,可来太常府找我,定当主持公道!”刘焉见事已办成,也不便久留,准备打道回府。

    “好,晚辈送送您!”奉孝在长辈面前尽量展示自己的礼貌,虽然心里不太乐意奉承。

    送走刘焉,长吁口气,这件事情以自己被打算作了结。

    不过此事又拉近与蔡姑娘的距离,似乎值得。

    此后,蔡琰只要闲着没事,便会使人来请奉孝,或是吟诗作赋,或是琴笛同奏,太学之生活充实有趣。

    入冬后,《东观汉记》的编撰在众博士与学子努力下已经完成封本,紧接着开启熹平石经的雕刻。

    蔡邕从鸿都门学调来大批精于石雕的学子,还有众多书法大家,如师宜官、梁鹄、毛弘等人,都善于八分书,天子犹好八分书。

    于是奉孝由校检作业转入石刻核对,有机会与这些大家共事。

    这日,又有一小姑娘来寻郭嘉。

    “蔡姑娘约公子酉时至修书院相见,有神奇之物共观赏!”那姑娘匆匆说完便走。

    留下奉孝呆站原地,此番有些奇怪,传话的不再是以前那位绿衣少女,而且来去匆匆,像是很着急。

    他没有多想,酉时将至之时,便前往修书院,修书院位于太学东面,在一片高大古松之间,颇为僻静,平日这里无人问津,询问好几位过路学子方才找到此处。

    从外面观之,修书院是座空置的大殿,推开高大殿门,正中首见鸟兽屏风,左右各立一丈粗的顶梁柱。

    “可有人乎?”见四处无人,奉孝在入口高呼,仍无人回答,猜那蔡姑娘还没有到。

    于是绕过屏风,往里移步。

    几只木制帆船尽收眼里,再看壁上,案上,地上,或木制雕刻,或铜铁铸筑,有飞禽走兽,有车马人像,极像工匠艺房,奉孝赞叹不已。

    再往前走,中间出现室内水池,几只石雕蛤蟆抬头向天,嘴里竟然吐出弯曲之水柱,静看半刻钟不曾断绝,果真神奇之物。

    水池之侧,尚有长约六丈,型似车架,以轴轮链之,头有扶手,脚有踏板,不知是何物。

    奉孝胆大,以手扶之,踏动跳板,然能将池中之水抽至车下木桶之中。

    “若安装于河堤之侧,引水入渠,可当大用!”奉孝不禁赞叹道。

    “那是自然,此车乃翻水车,鄙人之杰作!”不想身后突然出声,差点没将郭嘉吓得摔下车来。

    奉孝松开把手,转身回头望时,只见一位工匠打扮的人物站在身后,那人一脸严肃,显然将自己当成不速之客。

    “这位贤士,讨扰了,这些物件可都是巧夺天工,在下佩服之致!”奉孝自知理亏,只能接连赞叹。

    “难道没人告诉你,此殿乃禁区,不得擅闯么!”那人大约三十来岁,虽打扮普通,却是不怒自威。

    他将外面那件工服脱下,置于案上,里面却露出五色花纹制服。

    “确实未曾听说,是受人相邀才来的,如有冒犯,还望恕罪!”虽然不知道眼前人是何身份,但从其言谈举止,便能断定,必然是有些权势。

    能够占用太学院整栋大殿之人,必不一般。

    “呵呵,那便是你得罪了某些人,那人要你死,故邀你至此!”那人似笑非笑,但其言语甚是严重。

    这话让奉孝不知该如何应答。

    总之,要他死之人,绝非蔡琰蔡文姬。

    “不过,我看你对这些拙作很感兴趣,我可是轻易不将它们视人,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人有资格视之!”话锋一转,那人语调又柔和些。

    “那人是谁?”好奇大过胆怯,奉孝壮胆问道。

    “当今圣上!”只得到冷冷四个字回应。

    “在下实属不知,不知者无罪,还望这位大人开恩!”见对方话说得越来越大,恐无法全身而退,只能强调此番是贸然来访,并无歹意。

    “按常理,你必死于此地,次之,也得挖去双眼,不过”那人突然快步走到郭嘉面前,只感寒气扑面,满屋肃杀之气。

    “我虽然喜好发明创造,然我的作品却难出宫围,不知平常百姓是否受用,所以”他又转过背去,似乎在重新思考,要不要杀掉眼前之人,然后毁尸灭迹。

    “跟我来!”那人朝后挥手,大步向前,绕过杂物,往大殿更深处去。

    受到惊吓的奉孝也只好缩头跟着,根本摸不清眼前人来路,显然,邀约自己来此地之人,绝非蔡姑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