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师 > 第22章 飞龙在天

第22章 飞龙在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冬季十分漫长,元宵节前后,寒休后的学子陆续回来,鸿都门学渐渐热闹。

    “秦代多用篆书,篆书书写缓慢难成,故简为八分书,当今天子以八分书为官本,凡入仕学子,都需勤习八分!”

    “奉孝,书写时重心要平稳,多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师宜官走到郭嘉跟前,仔细观其字,佐正道。

    “八分书如排兵布阵,整齐工整,又不失风雅,要仔细领悟,来,奉孝,我给你演练一个东字!”

    师宜官,南阳人,八分书以宜官为最,书大字时一字径丈,书小字时方寸可及千言。

    刚写两笔,师宜官取下腰间酒葫芦,抬头张嘴便倒,却只落下两滴,不够润喉。

    “师傅,喝我的!”知道宜官好酒,为了多学点手艺,奉孝早有准备,于是从案底下翻出整坛酒来。

    将木塞拨开,浓香酒气弥漫全屋,把好酒之人的鼻子都馋湿了。

    “嗯,孺子可教也,给为师倒上!”宜官闻到酒香,手中妙笔生画,写字更加畅快淋漓。

    “好字!”那东字一气呵成,围观学子拍手叫好,此时奉孝递过酒葫芦,师宜官正好接住。

    “好酒!”

    “你们瞧瞧,字如其人,哪怕是写同样笔法的字,清廉好官之字与那贪官酷吏之字有天壤之别,并非人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但为人一定要善于识字,识字便是识人呐!“宜官感触颇深,只怕学子们听不懂自己的言外之意。

    “我听说,天子好字,也写得一手好字,果如是乎?”奉孝不禁想问。

    师宜官放下酒葫芦,沉默片刻,他确实见过当今圣上写的字。

    “天子乃天下共主,集山河之气,人臣至极,非我等能望其项背,奉孝,你可见过天子书法?”他很疑惑这名学子为何会如此问。

    “要评论天子,当观天下,如今之天下,还请师傅点评一二!”奉孝微微闭目,心想,你宜官耍耍手上功夫可以,论天下,只怕不够资历。

    “这”师宜官确实有些后悔把话说大,一时竟然答不上来。

    “郭奉孝,又在为难哪位师长?”众人正替宜官担忧,却见一人从屋外进来。

    那人满脸带笑,走近便看见桌上字帖:“好字好字,不愧为天下第一八分!”

    见是乐松院长,众人纷纷欠身拱手。

    “乐师傅,方才我们在讨论天子,我听说您在天子身旁做过常侍,天子为人如何?”奉孝见有救兵,继续追问。

    乐松看着眼前这位十四岁的年轻学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周游南方三州,可谓历经沧桑,光靠保守陈规只怕说服不了他。

    “奉孝,那你说说,想成为天子,需具备何等条件?”乐松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抛出反问,这叫以夷制夷。

    郭嘉知其意,也不闪躲,而是把握住论点,毫不放松,于是朗声道:“历任开国皇帝,如秦始皇、汉高祖,创业之始,毫无根基,皆靠时运、志气、智力与统帅,活之以用,稳步求进,由弱制强,以小制大,从而成势,顺势而取天下!”

    乐松点点头,这小子意图明确,意思是但凡开国之君都有点能耐,靠实力上位,而当今圣上并非开国之君,倒过来说,当今圣上乃弱国疲国之君。

    “难道,我巍巍华夏,就无守成之君?”乐松继续发起攻势。

    “汉文帝刘恒,执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之策,废除严刑酷法,以德化民,稳定我朝,乃守成之君!”

    “汉景帝刘启,推行削蕃,加强皇权,注重农业,改善民生,乃守成之君!”

    “武帝刘彻,广播推恩令,设内朝、刺史以强君权,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家为正统,北伐匈奴,开疆阔土,守成之君也!”

    “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承前启后,继四百年江山,皆为守成之君!”

    好家伙,几乎将大汉明君夸了个遍,独不提当今圣上,完美破解乐松攻势。

    “难道,悠悠数千年,人君之中,灵桓皆不如焉?”乐松想用对比法,反证当今天子不是最差之人。

    “秦二帝胡亥,三年不到使秦帝国荡然无存,他拘纳栋梁,重赏奸臣,动用极刑,残害忠良,加重百姓赋税,诛杀兄弟姐妹,秦亡之罪魁祸首,比之胡亥,当今天子乃贤明也!”

    “大胆郭奉孝,竟敢当堂辱骂圣上,我师宜官不敢苟同,哼!”一旁师宜官听不下去,喝止一声,丢弃酒葫芦,大步撞出门去。

    见其它人都不作声,郭嘉继续道:“当今天子,过错累累,罄竹难书,其一,天子不明,纵使外戚锁政,宦官当朝,忠臣无言路,才学士子上进无门”

    “其二,天子懒政,贪图享乐,淫乱宫廷,沉迷于美色不能自拔,数月不临朝,不问政,大事不断,小事不管,致使朝纲无存,皇权不稳”

    “其三,天子失德,无爱民之心,无御臣之道,纵容买官卖官,失民心而敛横财,穷万姓而饱私囊!”

    “其四,天子奢靡,克扣军粮,丧失军心,擅修西园,动国本而疲民!”

    “够了!”不等奉孝说完,只见屋门大开,有人厉声而入。

    孝奉回头看时,惊掉下巴,那个人竟是那日西园下令捉他之人,也是方才被奉孝骂得体无完肤之人。

    “圣”乐松张大嘴巴,突然想到什么,急忙捂住嘴巴。

    “尔等退下,我要与这位学子讨教讨教!”刘宏平息心情,朝乐松吩咐道。

    “走,走!”乐松朝学子们摆手,只留下他们两人,自己也合上屋门退步出去。

    顿时整间屋子静如死灰。

    刘宏怒眉如剑,没想区区一学子,竟然如此大胆,不仅妄议朝政,还对当今天子品头论足,一番羞辱。

    换作是别个稍微有点身份之人,不必说,直接下令拉出去斩首示众,官位越高,名声越显赫,死得越快。

    偏偏又是个无名之辈,擅杀了他反有失身份,惹天下人非议。

    “听说你是颖川学院的人?”刘宏找了把胡椅,缓缓坐下来,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

    “是!”奉孝冷冷道。

    “不至于,荀爽不会教出你这样的学子,他教出来的应该是像荀彧、荀攸那般有才学知礼数的弟子才对!”皇帝发出感叹,颖川学院离京师不远,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是知道些的。

    “有句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