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军师 > 第39章 各执己见

第39章 各执己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夜幕低垂,月光如泼墨般洒落在废弃的宅院上,这座曾经繁华的宅第是大户人家的居所,由于战乱,主人举家迁移,此时宅院的大门紧闭,院内的古树影影绰绰,偶尔传来一阵风声,树叶沙沙作响,添了几分凄凉。

    一踏入宅院,便能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大厅宽敞而空旷,显得格外寂静。

    高大的檐柱上挂着斑驳的灯笼,虽然无火光点亮,但在月光的映照下,依稀可见上面精美的雕刻,显露出主人过去的富贵与荣耀。

    郭嘉、荀爽等人虽然人多,却都只是小心翼翼地在大厅中铺设了简单的棉被,没有过多打扰这里的安宁。

    他们或坐或卧,低声交谈着,似乎在尽量避免惊扰这座空宅的宁静。

    城外驻扎着三十万黄巾叛军,每个人的心情都显得格外复杂,大厅内的安静和庄重,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呼吸,仿佛能从这份宁静中找到一丝安慰和力量,准备迎接未来的不确定与挑战。

    “你的小护卫呢,奉孝?”荀彧抱着被子走到郭嘉眼前。

    奉孝专心在整理,没人提及,差点忘记自己还有个跟班,于是回头四处张望,真就找不到史阿的影子。

    “没事,他武功高强,安全不成问题,等会就会回来的!”郭嘉不以为意。

    “你这次去京城,发生了挺多事的啊?”荀彧微微一笑,那双大眼睛像是看透一切。

    奉孝心里暗笑,其实他早就看出来了,自己在关内写的每一封书信都是荀彧代叔父戏志才回的,他们俩的文风简直是天差地别,也难为文若,没什么好写的,非逼着自己要写点东西出来,反反复复就那几句。

    “要不要我给你细细讲来!”奉孝放好枕头,翻身躺在软绵绵的被子上,做出长夜漫谈的架式。

    “嘿嘿,不用不用,也就那点事!”荀彧其实早就通过那些书信了解一切,再听会感觉无聊,于是拒绝道。

    “师兄,战端一起,你和公达赴任的事是不是又要延误了?”奉孝反倒打探起荀家的事来。

    荀彧双手交插于胸前,沉静片刻,点头默许。

    现在黄巾四起,官道不通,加上朝廷急于四处救火,招贤纳官之事自然就往后推。

    若是这战乱一时半会停不下来,估计还得推迟。

    “我去到京城之后,原本看到的是朝廷腐败,官场黑暗,老百姓水深火热,连我都想造反了,真的!”奉孝抬头望着房梁,回想过去种种。

    “你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我们读书人入仕,世代食官禄,想的应该是报效朝廷,造福天下苍生才是!”荀彧单头撑着脑袋,也望向屋顶。

    他这几天老在做梦,梦见自己是一员猛将,将各处黄巾叛军打得七零八落。

    “天子无德,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百姓必然要反,狗饿急还咬人呢,这有什么奇怪的!”奉孝反驳道。

    眼下不正是这片光景么。

    “天子无德,身为臣子可以劝戒,朝廷腐败,我们应当以身作则,把风气扭转过来,这才是堂堂大丈夫,而不是像外面那些刁民一样,深信歹人挑唆,反叛朝廷!”荀彧拍了拍自己胸脯道。

    “照你这么说,你叔父早就该去京师赴任了,文若,你可知道院长为何迟迟不应召,那是因为他看透了官场!”

    这句话说到荀彧心坎里去,这是他内心一道过不去的坎,自己的叔父还有父亲,努力的让荀家子弟进入官场,而他们自己则离得远远的。

    两人陷入沉默,此时众学子似乎都累了,整个大厅没有发出任何响声。

    清晨的阳光透过古老的槐树,斑驳地洒在宽敞的院子里,史阿站在院中,手中的长剑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他的动作流畅而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宛如练达多年的大师,剑尖轻挑、旋转、翻滚,每一个动作都精确到位。

    剑光如瀑,随着史阿身体的扭转和跃动,银白色的剑影在晨光中闪烁,如同晨曦中最灿烂的星辰。

    他的脚步轻盈,几乎不带起一丝尘土,仿佛整个人都与这把剑融为一体,他的面庞集中而严肃,眼神锐利如剑尖,完全投入到每一个剑招中。

    周围的学子们围在院子边缘,眼睛一闪不闪地看着史阿的表演,谁也不敢出声打扰这一刻的美妙。

    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的露水味和远处花木的香气,偶尔传来鸟儿的啼鸣,为这份静谧添上了一抹生动。

    史阿的剑法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随着剑尖的每一次挥洒,似乎都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每一次剑光闪过,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剑法背后的力量与美感,仿佛在告诉他们,即使是平凡的一天,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展现非凡的美丽。

    “好,好!”一套剑法下来,学子们纷纷叫好。

    特别是在黄巾大军兵临城下之际,有这么一套剑法作为定海神针,让大家心安下来。

    “真没看出来,你的护卫确实是专业的,不知道是哪里得来的!”荀彧一脸羡慕,拍了拍郭嘉的袖子。

    “你可不要跟外人讲,这人是天子安排在我身边的,我也不知他是何用意,说是为了我的安全!”奉孝不是对史阿有什么戒心,而是捉摸不透宫里那人的心思。

    “你一介书生,天子也不至于要防范你,别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啊,你不要,干脆让给我算了!”荀彧吓唬道。

    “别,别,我下次再去洛阳,还得还给人家呢!”两人有说有笑,走到学子们中间。

    两人正走间,见钟繇和程昱一起从外面步入院子,他们的手中各自提着一筐新鲜出炉的馒头,这是百姓自发为守城军士蒸的馒头,见有学子住在将军府侧,军士们便送来一些,被这两个青年学子给截胡。

    钟繇高声喊道:“大家快来,热腾腾的馒头!”他的声音在静静的院子里回荡,带着几分欢快,程昱则忙着从筐里递出馒头,他的动作快捷而有力,每递出一个馒头,都伴随着他鼓励的一笑。

    学子们闻声而来,个个面带笑容,他们伸手接过馒头,有的还未走远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蒸汽随着馒头破开而飘散。一时间,只听见咀嚼和赞叹声此起彼伏,温馨的氛围在每个人的脸上都找到了体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