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王猛传奇 > 第64章 君臣屈膝谈国事 苻坚深夜颁律令

第64章 君臣屈膝谈国事 苻坚深夜颁律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诗云:

    自古帝皇数百人,勤政为民亦门清;

    前秦符氏朝不长,却叫后世铭记心。

    景略为相图大业,君臣屈膝谋治世,

    王猛矢志助君王,苻坚深夜颁律令。

    苻坚剿灭了前燕政权,依照自己的口头承诺,果然将邺城的宫殿原封不动地留给慕容暐来继续享受。只是命令部队将宫殿里所有的有关皇帝所享受的特权装饰品全部拆毁,替换上一般的装饰,这使得慕容暐和可足浑氏心里感到非常失望。但纵使这样,满朝大臣都还是建议苻坚将慕容暐母子赶出邺城宫殿,说这样根本不符合作为一个受降君王的待遇,对其他投诚者无疑是起到一种极坏的示范作用。同时,这么奢侈的建筑让这样一个傀儡母子来享受对于国家的财政也是一笔巨大的开资。当然,苻坚还是认为自己许诺过的事情还是需要照办,无论是作为一个君王也好一个君子也罢这份承诺都是必须要执行下去的。

    王猛给他悄悄想了个计谋,那就是给予慕容暐一个时效期,因为当初苻坚皇帝给慕容暐承诺过给予他一份非常诱人的朝廷大品官员职务,虽然当时没有指明具体等级,但给他赐予高职后,那么像他这种朝廷重臣都是不可以闲居在家不去上朝的。如果长期不去上朝,那么就有对皇上大不敬的意思,这可是一大重罪。慕容暐过去虽然是帝皇之尊,高贵无比,只有命令其他人来向他朝拜觐见。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他现在的身份早已不是什么帝皇了,因此,他必须符合秦国的规矩,一时适应不了,那就是苻坚皇帝开恩,给予他一个调整期,超过这个调整期限,若依然不按时上朝,那么就有可能会收到朝廷的惩罚和严肃处理,弄不好还会丢掉性命。

    王猛的这个主意自然是非常令人叫绝的,这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计谋,就这样慕容暐不得不接受秦朝的规矩。他没在邺城皇宫里度过一个月荣华富贵的日子,就主动向朝廷提出撤离邺城宫殿到长安定居的请求。苻坚当然还继续假惺惺地按照自己的承诺来执行。可是,从邺城到长安天天要上朝面圣,哪里会吃得消,与其这样折磨自己,倒不如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臣来的实惠,因此,在慕容暐一再的请求之下,苻坚这才答应在长安给慕容暐母子造一座府邸供他们居住。

    此事很快就给予解决了,王猛与苻坚会心地感到满意和欣慰。

    这一天旁晚时分,苻坚派人前往王猛府邸邀请王猛进宫面圣。王猛不知皇上何事传唤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惴惴不安,赶忙骑马前来面圣,来到寝宫,一见苻坚倒地就拜。

    苻坚连忙伸手拉起景略过来,微笑着对景略道:“王爱卿过来,今夜君臣可席地而坐,不必多礼,权当知己聊天屈膝长谈。”王猛心里一慌,急急匍匐在地,不肯与苻坚席地而坐。苻坚大笑着说:“王爱卿,今夜朕急着召王爱卿过来言谈,朕实乃有国之大事欲向王爱卿当面请教,朕与卿现今虽为君臣,实义若手足,此时此刻,就不必注重君臣礼仪那些俗套了,权当兄弟之情,剖心交谈。”

    王猛惊慌万恐伏地不起跪拜道:“陛下此言,微臣闻之恐徨徨然,自古君臣终究有別,天子为尊,臣民为卑,自古之理,岂可胡为,罔乱朝纲。陛下虽夜不上朝,君臣之礼,仍万万不可不分,望陛下恕罪!”

    苻坚将王猛双手扶起来,大笑道:“如此,王爱卿也不必多礼,今夜就你我两人,不分君臣之别,卿就不必行朝圣之礼仪了。王爱卿若还固执落此俗套,又怎么敢在朕的面前放开胸怀,畅所欲言,一舒己见呢?”

    王猛这才开始平静了心态,清理清理好咽喉说:“陛下,若将整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身体,京都就如同人之灵魂大脑,决策成败得失,皆在陛下一人之上;而众臣只是陛下之肱股,虽不可缺失,但仍不是国之根本。国之根本在于天下百姓、黎民苍生。黎民犹如一人整个身体上的血脉网络,需时时刻刻健康流淌,不可停止。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国强需民先强,民强则国富,国富在于国君圣明文臣廉洁武将强壮朝廷上下一团和睦相处,君臣民三者骨肉相依,为君勤政为臣廉洁为民顺服则是国之幸百姓之福祉也。”

    苻生为政,荒淫无道,残暴成性,肆意杀戮,天下百姓,水深火热,己将整个国家折腾得奄奄一息;今幸陛下英明,替天行道,力挽狂澜,实乃大秦百姓之万幸。现天下初安,百业待兴,陛下可仿效周王勤政,轻赋让税,给陛下所治理下的黎民百姓进行调养生息。

    臣以为皇城之域,疆土大小城池,皆为王土。陛下可颁布律令开放管道,鼓励全国商贾串联,贩夫走卒,流通交往;允许店铺昼夜开张经营,则内外互相联动流通,许可百业经营,搞活市沛经贸,则百业繁盛,利在当下,功盖千秋。

    官方应广开学馆,征召天下学识之士为师塾学堂补充师资,鼓励官家贵族子女皆入公馆习学,孩儿不得荒废学业;乡间有条件的邨郾村镇堡所属之地亦可逐步放开教学,官员慕僚衙门相干机构,每执一官半职得利益薪酬者入士为途者皆须入学馆授训习学,或学一技

    术或成一专业,不学无术者不愿习学者皆退之为民,能者上庸者下,严格审核机制,不可宽恕松弛,违者严惩不贷!

    乡野堡户,可放宽生产农牧政策。整肃军伍,尽快淘汰军伍中一批不良马匹、骡子、牛驴,分配给地方政府衙门管驭;租借官畜耕牧与民,可以三十户为一堡,二十户为一组。一堡可借二骡一驴一牛一猪一狗等诸畜,以此租借为准,依次减之;严令管束农户之间买卖官畜,万不可肆意杀生啖肉,违者严惩不贷!

    可令契约联保,杀一畜而啖其肉者,联保户均人人入刑罚;三年为一借期,收少量赋税,税可用生下来的小崽畜抵税,亦可用钱粮交付,农民自由裁决;三年内若无下崽之母畜,或老或病之畜不必交税,只还原老母畜即可。倘自然病故之畜,,则赔付十分之三官价后农户方可割肉食之,此不为罪;倘人为虐待故意致官畜死亡者,查实入刑,严厉惩戒。

    官府可颁布借种律令,向百姓出借种粮出借口粮,按土地亩分计算:谷,麦,黎,豆,蔬,果,畜料诸等种料皆可出借,借出种子以一比三收成回收,种子出借不可分食,违者入刑或处斩。

    鼓励边关疆土官员兵卒,分批屯田拓荒种地。凡垦荒耕地自给自足队伍兵士者,每人均可嘉奖实物,官吏可以此功绩晋升职务,士兵可分成钱粮归己。盈余粮丰上交入库,充实国库。此条律可以先试点后推广开发,个人利益与国家相得益彰,拒不执行此法律令者,公然挑战此律令者一并入刑或处斩。

    赏罚分明,按劳掬酬。国之生息,实为头等大事。上至君臣,下至凡夫,不可不勉。凡此推广,海内宇宙,不出三年五载,国渐强民亦富兵亦强,是为治国理政之策。

    此一番理论,直说得苻坚心境坦荡,喉舌生津,龙颜大悦,不断抚掌大笑道:“王爱卿之言,甚合朕意,实令朕开怀不已,朕巴不得此刻即颁布律令,推广如卿之此法。”

    王猛复屈膝作揖道:“陛下,国家律令,万不可不严肃规范,陛下明日可让律令官起草文本,提交审证府官吏审校不迟。”

    苻坚点头道:“王爱卿言之有理,明天早朝朕就召百官议政落实此事,万不可懈怠下去。”

    王猛知皇上勤政清明,今夜君臣谈论国家之事,苻坚必一夜兴奋,早朝肯定会很早起来。于是,王猛也不敢在今夜多睡,只草草打了个囫囵觉就赶紧起床,急匆匆胡乱洗漱后就出来了。

    话说这天王苻坚,一时激动下来,龙颜大悦,兴奋坏了。大臣们均还没有上朝,他一个人就早早临朝,独自坐在龙榻之上,等文武百官上朝议事。

    百官陆续前来早朝,远远就看见执事太监申屠昀站在外殿台阶上面正朝阶下扫视。这些百官,哪里知道皇上会这么早临朝,个个惊得汗水流淌,急忙忙提袍上台阶,不敢丝毫松弛。

    望见皇上正儿八经的坐在龙榻上面,神采奕奕的样子,百官方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知道皇上早到,一定不为别的事,应该是一件喜事而已罢了!

    但百官依然诚惶诚恐地一齐跪拜:“陛下万岁早朝,臣等来迟,诚惶诚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苻坚龙心大悦道:“众爱卿平身,朕今日早朝,心急了点,众爱卿并不迟到,不必惊慌。现大秦初定,百废待兴,众爱卿皆朕之肱股,朕之忧虑实为百姓黎民天下苍生,朕今日非为别事,国之治理,仍需群力群策,众爱卿有何良策,不妨尽献上来,君臣共勉之。”

    札亲公兼大司马苻樱首先站出来说:“陛下英明,功盖千秋,除暴廉政,实属历代典范,今大秦初定,百废待兴,臣认为立国之本,仍需加强朝廷管制,严令法律,对藐视朝廷,作奸犯科者必须严惩不贷方为上策。”

    申耀公兼右仆射苻狄也随后站出来说:“启禀陛下,朝政大事,仍治国之根本,臣以为宽严结合,国之初定,百姓多艰,皇上当以天下黎民苍生为重,宽赋税徭役重民生生息,鼓励百姓耕种扶桑,兴修水利,方为富国之本。”

    苻坚频频点头笑道:“两位王弟言之有理,此艰难时候,当以民生为主,社稷江山多年战乱,百姓疾苦,伤痕累累,确实需要休养生息的了,众位爱卿,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朕就喜欢众爱卿实话实说。”

    梁平侯忎福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国之治理,当以严令法治为纪要,乡野莽夫贱民,多粗鲁自私顽固之民,陛下万不可因过多考虑劣等贱民百姓营生而避重就轻。微臣以为,时下社稷出现波动,诸侯内部均有怨气愤愤不平之声,就会引起百官纠纷争论,此仍本末倒置,实不可取之而为。”

    苻坚听了,心里有点闷闷不乐,但仍和颜悦色地询问道:“忎爱卿所言,朕一时还没明白过来,爱卿可否解释一下,治国之根本需要什么要素为重?”

    忎福复道:“陛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所有的治国安邦之策都首先是以实施严厉的法律为基础,只有严厉的法律才能够威慑那些心怀不轨离心异德的人。若对这些人过于仁慈软弱,那么,这些人就不会安

    于现状聚众闹事,这样就会造成国家动荡不安,一处骚乱各处的刁民亦会纷纷起事!响应号召,形成犄角之势,此国家危机四起,社稷江山如履薄冰。”

    苻坚闻之,复笑道:“忎爱卿之言,只是一种情况,但并不是全面,爱卿不可一叶蔽目,黎民百姓是社稷的根基,百姓安居方能乐业,百姓更期望国家安定,这样才能安心专注于生产,否则,人人自危,哪有心思放在搞生产上面去?”

    苻坚当下传旨下去:凡大秦帝国黎民,当以自身居住环境为基础,自十三岁至五十岁百姓黎民,由各村里正户籍造册提交各布政司,百姓须以耕地扶桑为主,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迁移离开当地;各地商贾经商前须到当地布政司登记注册,布政司负责落实商贾的赋税和发放通牒方可行走全国各地。

    景略向苻坚进言道:“陛下,臣以为国之治理当以安抚百姓情绪鼓励百姓敬业,一耕耘土地,先求温饱,而后安裕为要素。百姓安居乐业,民强则国富,国富则疆土坚固,疆土坚固则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发展则君臣同乐,君臣同乐则天下太平,则百姓满足忠诚孝悌,国之犹如一个球具,每一个点面都是组成完整一个球的部分,缺少了一点都会遗留缺陷造成不完整的结局。君王勤政,官吏清廉,法度健全,此等制度尺度权衡需趋利避弊。百姓之喜,亦不在乎利欲多寡,只有法度清明,官吏为民,则天下甚幸,社稷甚幸、陛下甚幸。”,

    苻坚大悦说:“王爱卿如此体恤黎民百姓,实仍替朕着想,朕得王爱卿,犹胜刘备遇上诸葛孔明,实是朕大秦之幸,朕今日当好好赏赐王爱卿。传朕旨意下去:王景略体恤百姓、勤政爱民,任劳任怨,现赏赐黄金五十两,布匹二十匹,良田三百亩,婢女三十人,钦此!”

    王猛闻之,复匍匐于地惶惶道:“陛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与臣民均理应节衣缩食,俭约度日。今陛下大肆赏赐朝臣,金银财帛动轧数十两之丰厚,实与时下国情不符。微臣既然是执法者,就理应身先士卒,替陛下勤俭节约,若微臣言行不一,自私自利,恐被百官非议,天下百姓耻笑,万望陛下收回旨意,此等财物收归国库,良田回归国家,遣散婢女与各自父母团聚,此陛下功德无量,才是百姓所愿!”

    苻坚笑着道:“爱卿之言差矣!自古帝皇赏赐,一言九鼎,岂有收回成命之理。则君王之言,又岂非成了一句废话,这成何体统?朕赏赐爱卿,实仍爱卿理所当然,与国家初定,百废待兴无任何关系,爱卿不得再推辞了,否则,就是不给朕台阶下罢了。”

    王猛急了,忙谢罪道:“陛下,微臣至今对朝廷并无做出实际功绩,始终心中惭愧啊!岂敢钓名过誉,欺世盗名,岂不成了贪得无厌的污臣?望陛下收回圣意,臣感激涕零!”

    钦平侯梁平老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王丞相辅政为民,道德高尚,令人敬仰。陛下仍千古一帝,当今明君,君臣之间亦可于心相交。然大秦之国体制初定,财力底子薄弱,国家百废待兴,国家财政捉襟见肘。王丞相不授陛下赏赐仍高风亮节。微臣以为,陛下赏赐丞相财物良田婢女都是应该的,但时势所迫,黎民百姓亦需要生养休息,国家更需要大力建设改造。因此,微臣以为,陛下给丞相赏赐可以,但赏赐不可过于丰厚,今日是我主皇上圣明,此仍国家之幸,万民之福,陛下赏赐之物可暂时缓一缓,先将此笔赏赐用之于国家,等将来国富民强之后再给与补偿,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这样也好,就权当朕欠王爱卿的,等国家强盛后,必定双倍奉还?苻坚说。

    王猛连续阻止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臣受到朝廷的恩惠已足够多的了!陛下一心为民,当溯源节支,利国利民方为根本。”

    苻坚深思熟虑后,命王猛等诸位大臣共同起草大秦律令,经过多论讨论修改,最终毃定后,急急忙忙连夜就批准颁布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