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你一个见习刑警五年就升到头啦? > 第三百一十六 章 族谱!

第三百一十六 章 族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又一条思路被无情打破,一时间想不出其他突破方向的周墨也只好命令特调处的所有成员们配合现场的警员一起对现场展开起了搜查的工作,希望能够从现场找出有关于凶手的线索。

    然而随着搜查的工作逐渐结束,这场聚集了上百名警员浩浩荡荡所展开的搜查行动最终却依旧是以失败告终了。

    因为,整个村庄只有这么一个取水点,那也就是说所有的村民,每一天都会来这里取水。

    这也就意味着水井附近的所有痕迹都会非常的杂乱,光是足印便有着数百个之多。

    搜查人员目前的工作便是,将这数百个不同的脚印分别提取出来,随后再于村庄内的上百名被害人一一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确认这些脚印中是否有不属于这些村民的脚印存在。

    这项工作非常的耗时耗力,足足花费了所有警员足足4个小时的时间才结束。

    原本他们以为能够从中找出有关嫌疑人的线索,但是很可惜,经过对比,那数百个足迹与村庄内的村民都能够对应的上。

    这也就是说,要么凶手在投毒的过程中穿了鞋套,并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的足迹,要么凶手并没有靠近水井,使用的是远程投掷或者是运送的投掷的毒药,要么凶手的身高体型与村里的村民有完全符合的,他的足迹也与村里的某名村民完全相同,所以这才无法对比出来。

    然而不管这到底是哪一种的可能性,都已经宣告了这个调查方向的去路被封死了。

    他们再一次的失去了有可能找到凶手身份的所有线索。

    看着面前那一群有些失落的警员,坐在嗣堂门口的周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这怎么查?全村人都死光了,想找个人问都问不了啊………哎哎哎………”

    随着周墨的思绪不断加深,周墨的身体也开始变得放松了起来,然而就在他无意识且习惯性的将自己的背部往后靠,以为自己是坐在一张凳子上的周墨在靠上了那栋嗣堂的大门时,整个人却直接向后倒了下去。

    背部着地的周墨在快速的爬了起来,并且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后,看着大门敞开的这栋嗣堂顿时一脸无语的开口说道。

    “这个村子里的人就懒到连嗣堂的大门都不知道关好吗?这里面放着的可是他们全族人的祖宗牌位啊,就不怕有小屁孩进来捣乱吗?……………等等,全族人???”

    然而,就在起身的周墨抱怨着望向了嗣堂内所摆放着的那些牌位之时,一丝灵光却突然间在周墨的脑海中闪现了出来。

    龙国人向来对于自己的祖地,祖宗有种远比外国人更加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基本上每个村落,每个宗族之间才会建设一栋独属于自己族群的嗣堂,再将自己族群中的长辈牌位供奉于这栋嗣堂的同时,这栋嗣堂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祖地。

    而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是这一宗族内部的一员呢,这又要提到龙国不得不说的一件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无比重要的物品了。

    这件物品就是族谱,族谱中记录这一族之人所有下属分支成员的姓名,每一名本家人在出世之时便会将自己的姓名记录到族谱当中。

    族谱就相当于一名族人在宗族内的身份证明,只有在族谱上有你的名字,你才算是这只宗族内部的一份子。

    除此之外,族谱又相当于是每个宗族内部独有的一本功勋章,下属宗族的成员如果在一生中荣获过什么重要的功绩,这一功绩往往都会被记录在族谱当中以供后人瞻仰,光宗耀祖这一成语说的就是这一事迹。

    而如果犯下此次特大投毒案的凶手真的是这个村庄内的一份子,那么他就算没有身份证,他的名字也必定将会记录在这个村庄内的族谱当中,这也就是说,只要周墨通过翻阅这支宗族的族谱,按照其中记录的人名与村庄内部的被害人进行逐一的对比,那么只要谁的名字不能对应上被毒害的尸体,那么他便将会成为本案的最大嫌疑人。

    在将自己的这一思路告诉给了特调处的其他成员以及林队长后,周墨的这一思路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

    名字同样也被记录在了某一本族谱上的他们深知这一可能性是有多么的庞大。

    所以,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快的找出这本族谱,随后彻底弄清楚凶手到底是不是这支宗族内部的一份子。

    至于这本族谱存放在哪里,在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现场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随后众人在进入了这栋嗣堂并且随意的四处扫视了一眼后,便成功的看见了一本摆放在中央那张供台最上方,位置甚至还在那些供奉牌位之上的至少有半米厚的古朴书籍。

    “来几个人,搭把手,把这本族谱给先拿下来!”

    在看到了那本古朴书籍的第一时间,早就已经对找出嫌疑人有些迫不及待的林队长当即便指挥着几名下属的队员上前展开了拿取那本书籍的行为。

    随后,在手忙脚乱的将那本摆放在数米高几乎都要抵达天花板的书籍给取了下来,并且放置到了嗣堂内部的一张供奉桌上后,林队长顿时焦急的翻开了这本族谱的封面。

    “明朝洪武10年,饥荒肆虐,天灾人祸,为求全族人之生存,举族搬迁至…………………”

    随着第一页的内容缓缓的展现在了周墨等人的面前,周墨等人也算是大概了解到了这支宗族几百年前的历史以及这支宗族老祖宗的姓名以及生平事迹。

    当然了,这些信息对周墨等人不说有用,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在翻开了这本族谱的封面之后,负责翻页的林队长当即便省略了前面的数百页内容,直接跳到了近代的内容当中。

    随后,在按照着每家每户,每支每脉一一对照了被害人的名字后,周墨等人成功的在一条分支上找到了一个不符合任何一名被害人身份的名字。

    “找到了,张栋海!”

    在找到了这个名字后,周墨等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激动的表情,但是,还没等他们激动多久,又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光知道了名字有什么用?这个人在并没有办身份证,并没有进入过现代社会的情况下,周墨等人照样无法寻找到任何有关于他的身份信息,那就更别说寻找到他目前身在何处了。

    在这个问题上沉思了片刻后,看着写在张栋海头顶的那两个与在场所有被害人都并不符合的名字,周墨顿时有了想法。

    既然直路走不通,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绕路走呢?张栋海没有身份证明,他的父母难道也没有身份证明吗?他的父母竟然不在现场的这批被害人当中,那么他们现在身在何处?是生是死?与张栋海是否还有着联系?顺着这条线查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呢?

    再有一点,不同于族谱中大部夫妻都是相同的姓氏,张栋海的母亲并不姓张,这也就是说张栋海的母亲原本并非是这个村庄内部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栋海的父母是如何相识的,是张栋海是父亲离开了村庄后结识的他母亲还是张栋海的母亲进入了村庄结识的他父亲?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这都注定了张栋海的父母曾经肯定都接触到过现代社会,所以只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调查,肯定能够找出跟他们有关的身份信息。

    在想到了这一点后,周墨当即便开口冲着耗子下达了命令。

    “耗子,去网上查一下张栋海父母的生平信息,越详细越好!”

    “啊?哦,好!”

    随着周墨一声令下,原本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族谱而正在一脸好奇的打量着面前这本族谱的耗子在回过神来回应了周墨一声后,这才快速的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那台平板电脑,抱在怀中快速的查询起了那两个名字的身份信息。

    由于现在只有这么一个调查的方向,所以在耗子忙碌之时,其他警员只能耐心的站在原地等待。

    不过呢,他们的这番等待并没有持续多久,还不到一支烟的功夫,耗子便成功的查询到了张栋海父母的身份信息。

    在将平板电脑摆放在了周墨等人的面前后,耗子连忙开口为所有人讲述起了自己的调查结果。

    “墨哥,各位,已经查到了,张栋海的母亲王爱兰,江州省州苏市人,26年前因考上了这边的大学,所以从州苏市来此求学。

    22年前的下半年9月份,王爱兰与张栋海的父亲张青山领取了结婚证,同年已经大学毕业了的王爱兰进入了本地一家大型企业公司工作,入职后的第二年1月份,王爱兰从这家公司离职,至此了无音讯,并且没有记录显示他离开过这座城市。

    …………………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