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多元宇宙我最秀 > 第96章 王不愧

第96章 王不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公元二二八年一月,岁序更新之际,诸葛亮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伐之路,剑指曹魏,目标锁定在陇右地区这块战略要地上。他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蜀军,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敌人。

    兵贵神速,蜀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纷纷不战而降,转眼间,陇右之地仅剩陇西、广魏两郡还在顽强抵抗。

    魏国高层震惊不已,魏明帝当机立断,派遣名将张郃统率马步军五万火速驰援陇右。然而,从关中通往陇右的道路崎岖难行,仅有两条狭窄险峻的山路可供选择。

    其中第一条路便是赫赫有名的陈仓渭水狭道,它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龙横亘于天地之间。而狭道的西端,则矗立着一座坚不可摧的上邽城。

    雍州刺史郭淮坚守上邽,这上邽城坚不可摧,固若金汤,蜀军主力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在短期内攻破此城。

    郭淮能够通过陈仓渭水道与魏国传递消息。倘若张郃选择这条道路,那么他将在上邽城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陷入长期对峙的局面。这样一来,蜀军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陇右的其他地区,就近获取粮草,从而在陇右站稳脚跟。

    张郃,这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在经过深思熟虑并确定上邽城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危险之后,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实际上这却是下下之策啊!

    其实还有第二条路可走,那就是陇山道。如果张郃选择通过这条道路,就能够避开在上邽城驻守的蜀军主力,从而迅速挺进陇右地区。

    张郃心里非常清楚,在战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全盘皆输。因此,他必须仔细斟酌所有的可能性,并认真思考每个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

    要知道,天水三郡刚刚宣布投降还未满一个月,蜀军也未能完全掌控和消化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只要张郃率领大军一到,恐怕那些原本已经投靠蜀军的地方势力又会立刻倒戈相向。

    而街亭作为连接陇山道与陇右的咽喉要道,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当诸葛亮得知魏军前来增援时,他果断命令马谡统率兵马前往街亭镇守。对于陇右的魏国守军来说,他们最多只能坚持防守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内援军能够及时赶到,那么围困自然就能解除;但倘若超过这个期限,陇右必定会落入蜀军手中。

    这场战役的关键就在于:到底是张郃的援军速度更快,还是蜀军攻破城池的速度更快?这将直接决定双方最终的胜负。

    马谡的使命如山,是要坚守街亭这座战略要地,如钢铁长城般挡住敌人的进攻,确保蜀军主力能够顺利夺取陇右这片广袤的疆土。

    马谡来到街亭,只见这地方并不大,然而,岁月的侵蚀和年久失修,使得它早已破败不堪。街亭的两侧是连绵起伏的高山,道路宽度约为一千米左右,中间有一条河流蜿蜒穿过。

    马谡仔细查看了地势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屯兵山上。他的心中怀揣着一个大胆的计划,想要效仿当年的定军山一战。他希望军队能够依靠高山的地势,阻挡张郃骑兵的冲击力,从而打出居高临下的效果,一举击败张郃。

    马谡认为,张郃是一位经验丰富、威名远扬的将领,他所率领的骑兵部队更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要想战胜这样的强敌,马谡必须想出一个出其不意的策略。他相信,高山将成为他们的天然屏障,为他们提供巨大的优势。

    然而,马谡却在山上扎营,而且还是一座孤山,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主动舍弃了水源,对王平的规劝谏言置若罔闻。他一心想要效仿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与张郃来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较量。

    马谡的想法是,先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然后再将自己置于死地,以最大化居高临下的效果。他认为,这样可以激发士兵们的斗志和勇气,让他们在绝境中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作为防守方,马谡的这种做法确实有些说不通。除非他根本就不想长期防守,而是想要进攻,一举击破敌军,拿下北伐的第一功。

    王平多次劝谏马谡,但都没有效果。无奈之下,马谡分给他一千士兵,让他前往山后十里处扎寨。

    两日后,狂飙突进一千四百里的魏军张郃,率领大军一拥而进。只见魏军漫山遍野,蜀军见状,尽皆丧胆,不敢下山迎战。

    马谡在山上拼命摇动红旗,试图指挥士兵,但军士们你推我搡,无一人敢动。马谡见状,大怒不已,竟亲自斩杀了两名将领。众军惊惧,这才勉强努力下山冲向魏兵。然而,魏兵却稳如泰山,端然不动。蜀军无奈,只得再次退回到山上。

    马谡见形势不妙,只得下令军队严守寨门,只等外面的援兵。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知道,自己的决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事已至此,他已别无选择。

    在这紧张的时刻,马谡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初衷。他本想效仿古人,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举击败张郃,建立不朽的功业。但现实却如此残酷,他的计划似乎已经落空。

    张郃当机立断,让士兵们切断了蜀军的水源,掐断了他们的粮道,将马谡的部队围困在了山上。紧接着,魏军又纵火烧山,一时间,火势滔天,烟雾弥漫。不到两天的时间,蜀军就已经饥渴难耐,军心涣散,不战自乱。

    这就是徐朵到来之前发生的事情。如果按照历史记载,张郃接下来就会命令魏军乘势而上,蜀军必将大败。马谡和其他将领也会因为害怕承担战败的责任,而选择弃军而逃。

    街亭一战失利后,张郃率领魏军如入无人之境般长驱直入,直逼陇右地区。诸葛亮深知若再不及时撤军,恐怕后路将被敌军截断,于是当机立断下令全军撤退。就这样,原本胜券在握、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一次北伐之战,最终却以失败收场。

    此刻的马谡心情异常沉重,尤其当他看到眼前的魏延和诸葛夫人时,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向他们解释自己犯下的过错。

    而魏延见到马谡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吼道:“马谡!事已至此,你倒是给我说清楚,如今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我们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

    “哪里还有丝毫转圜余地,司马仲达的虎狼之师都已杀到,留给我们的唯有落荒而逃这一条路了!留下来岂非只有死路一条!”

    马谡话音未落,一旁的王不愧怒发冲冠,大吼道:“死又何妨!何惧之有!且看我率一队铁骑杀回去,夺回水源,抢回粮道!”

    “胡闹!”魏延呵斥道,“此时冲出去只会白白送死。”

    马谡一脸颓然,“那现在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

    魏延转念一想,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不如就让他带一队人马下山厮杀一番,如果此人真是如吕布那样的虎将,没准儿还真能杀出一条血路。

    “有谁愿与王壮士冲下山杀出一条血路!”魏延的吼声如雷,在山谷中回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希望能有勇士站出来,与他一同冲锋陷阵。

    然而,这些蜀军却统统默不作声,他们垂下头,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王不愧见这些蜀军畏战,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之情。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的决心:“大丈夫死则死尔!何足惧哉!王某冲在第一个,是男人的就跟上!要死也是王某先死!”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痛了每一个蜀军的心。

    就在这时,仿佛是受到了王不愧的勇气感召,一些蜀军战士站了起来。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之前的畏惧,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决心。他们默默地捡起地上的长枪,紧紧地握在手中。

    &34;我愿随王壮士一同杀敌!&34;他们激昂地高呼着口号,声浪如雷贯耳,饱含着无尽的豪迈与壮志凌云之情。这阵阵呐喊声在幽深的山谷间不断回响,宛若惊涛拍岸般汹涌澎湃,又似雷霆万钧震耳欲聋,更像是对敌人发出的严正警告——蜀军将士誓不屈服!

    王不愧转身回望身后这群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时,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一阵强烈的感动。他深知眼前所见并非仅仅是一群普通的士兵,而是一群拥有坚定信念、敢于舍生忘死的铁血硬汉。

    在王不愧身先士卒的率领之下,这支蜀国军队迅速凝聚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冲锋铁骑。他们手中紧握的长枪密密麻麻宛如钢铁丛林,枪尖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冷冽光芒;他们口中发出的怒吼响彻九霄云外,气势磅礴如虹,深深地震撼着在场每个人的灵魂。

    没过多久,王不愧所率骑兵便与曹魏大军狭路相逢。曹魏一方眼见王不愧竟敢仅凭如此少量兵力就贸然冲下山来挑衅叫阵,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妄图一举击毙这位领军人物以求立下赫赫战功。

    须臾之间,曹魏的士兵如潮水般将王不愧等人紧紧围住,使其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山上观望的魏延和马谡等人掌心冒汗,紧紧握拳,背后冷汗涔涔,他们皆认为王不愧可能瞬间就会被剁成肉泥,命丧黄泉。

    刹那间,喊杀声四起,兵器相交之声不绝于耳。王不愧挥舞着长枪,如战神一般冲入敌阵,左突右刺,奋勇杀敌。

    魏军被杀得连连后退,死伤无数。

    魏军的诸位将领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后,皆瞠目结舌、惊愕不已!只见那位手持铁枪冲在最前方的壮汉,犹如战神附体般勇猛无匹,其威势之盛,就连昔日威震天下的吕奉先也恐难望其项背。

    若任由麾下士卒继续向前冲杀,恐怕非但无法伤其分毫,反倒会徒增伤亡罢了。念及此处,众魏将当机立断,纷纷下令传讯后方弓箭手列阵待命,并将箭头齐刷刷地对准了王不愧,只待一声令下便万箭齐发,务必要将此人射死当场。

    王真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环视四周,只见无数的弓箭手如幽灵般埋伏在暗处。他当机立断,对着自己的士兵高呼:“你们速速下马!要么藏身于尸体之后,要么隐匿于石头之后!”其声音如洪钟,响彻云霄。

    王不愧的话音刚落,他的士兵们迅速下马,寻找掩护。有的藏身于尸体之后,有的躲在石头后面。

    就在这时,魏军的箭雨如倾盆大雨般倾泻而下,密密麻麻地朝蜀军袭来。然而,多亏了王不愧的果断决策和迅速反应,使得蜀军人马的伤亡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只见王不愧手握那柄沉甸甸的铁枪,犹如风车般飞速旋转着。他的动作快如闪电,让人眼花缭乱。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残影,仿佛有个无形的伞护在他身旁。

    那些飞驰而来的箭矢,一碰到这片幻影般的枪影,便纷纷坠落,无力再前进分毫。有些箭矢更是被强大的力量反弹回去,径直飞向周围的魏兵,造成了不少伤害,许多魏兵当场身受重伤。

    山坡上观战的魏延和马谡被震惊的说不出话,过了许久,马谡才咽了咽口水说道:“神人佑我,吾何惧焉!魏将军,不如我们率兵下去和他一起突围吧!”

    魏延点了点头回道:“好!一鼓而士必成也!”

    张郃此时站在远方,远远地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惊愕与震撼。而站在一旁的司马懿同样如此,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无法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张郃手指着那个正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势不可挡的身影,声音略带颤抖地对司马懿说道:&34;蜀军何时增添了这样一员猛将啊!简直犹如天神下凡一般!&34;

    司马懿听了张郃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张郃面露狰狞,咬牙切齿地说道:“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吗?难不成要用我们的人命去白白送死,把他给耗死吗!”

    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冷笑着说道:“谁说我大魏就没有虎将啊?”他的声音不大,但却带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威严和自信。

    话音未落,只见张郃身后突然涌现出三道身影。他们身材魁梧,犹如三座铁塔一般矗立在那里,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压迫感。

    其中一人手中握着两柄巨大的铁锤,每一柄都有数百斤之重,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畏惧;另一人则左手持着一条锋利无比的长槊,右手拎着一根沉重的怪异武器,浑身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杀气。

    这两人宛如凶神恶煞般威猛,令人不敢直视。然而,在他们身后还站着一个更为恐怖的存在。此人手提一把重达千斤的重戟,身形高大挺拔,宛若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他的面庞冷峻如霜,眼神中透露出丝丝寒光,仿佛从天而降的战神,让人不禁为之胆寒。

    这三位猛将的出现,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众人皆被他们的气势所震撼,纷纷暗自揣测这些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而司马懿则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