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和珅重生入都市,开局就中两个亿 > 第三十八章什么?你见过!

第三十八章什么?你见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宋版书”被誉为国内典籍之中的瑰宝,就是因为其宋代文化空间自由,宋人治学各个方面无不用力,“宋版书”无论书写还是刻印无不精美,且谬误极少倍显珍贵。

    宋代以文治武,那北宋都城汴梁完全就是完全没有屏障的险地,一攻即破,

    南宋面对最后任意驰骋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军,不堪一击,加之后世战火不断,以至于这“宋版书”直至今日存世极为稀少,明代既有“寸纸寸金”的说法”,量不超千百部,而且绝大部分被国家级博物馆所珍藏

    这柳成礼一下就拿出品相相对完好的五册这不是笑话吗?

    自己在大概率基础上判定有错吗?

    这书册之中隐隐可见的甲申年照此更可追溯到了元初更是加大了概率。

    这三井秀夫闻名找到自己本可以赚到不菲的佣金,虽报价看那柳成礼心中不爽,但也只是一时之气,慢慢磨,慢慢耗,谁还和钱过不去?

    可是现在突如其来的胡理彻底打破了这一切,听着他娓娓道来,有凭有据,沙帆舟愈听愈心惊肉跳。

    大意了,莫非我真的判断错了?!

    如果现在就被这年轻人就此判定为正宗“宋版书”传扬出去,那岂不是彻底砸了自己的招牌?

    自己以后在这行还怎么混?!

    经自己手鉴定,拍卖出去被收藏的那些藏家,大老板们会怎么看自己?!

    如果来找自己怎么办?虽然说“各进法眼一拍两散”是行规,可那些都是说给遵守规则的老实人听的。

    现在这些能够踏足拍卖场,一掷千金的所谓“成功人士”是什么货色大家早都心知肚明,这些人的心胸真的可以容得下这口恶气?

    沙帆舟顿时感觉到后背有一丝凉气,但是马上转念一想。

    这古玩鉴定这领域之内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看这鉴定专家的影响力,名头是不是够大。

    大家在电视鉴宝节目里常看那到的那几位熟悉面孔,哪一个不是这研究员,那一个大学客座教授?

    即便出现了河南农民造伪的秦砖汉瓦,青铜器曾经被鉴定为真而贻笑大方,可只要不扩散出去,“但要人知,莫叫人见”,这些人还照样被广大藏家视为可信的专家。

    这叫胡理的年轻人毛头小子一个,人微言轻,有什么影响力,他说的百分之六七十也是刚刚自己说过的。

    但是那甲申年还有这元多为黑口的概率,都是大致可推向元初。

    现在拼的就是影响力,这柳成礼的激动,不过也是心里安慰罢了,你看那大藏家王若望不就由最初的震惊,也慢慢冷静下来了么?

    … …

    看着胡理有理有据论述的柳成礼这五册“宋版书”的出处,作为朋友舒桐,孙怡,俞婕虽然不懂,但也感觉他所说的这些东西确实可为实证。

    而那个所谓的什么首席鉴定专家沙帆舟,他面对日本人三井秀夫的态度隐隐透着露骨的谄媚令人反感至极。

    在日本人面前贬低自家宝贝这行径本身就是错!这种朴素观念也牢牢占据着她们的内心。

    “胡先生,你刚刚说的这些沙老之前也说过,我也大致同意他的说法。

    毕竟从大概率上来说,这还是趋向元初时期,你并没有拿的出一锤定音的实证啊!”

    比沙帆舟大十多岁的王若望眼眸深如古井,深邃幽深,透着经过岁月沉淀自有从容与睿智,偶尔一瞥之间一线精明与狡黠便显现出来。

    他慢慢掏出一个暗黄色石楠木烟斗向柳成礼示意,已然由刚刚兴奋狂喜慢慢退却的柳成礼也感觉到了,他强忍情绪挤出一丝微笑,微微抬手,

    “请随意!”

    老头儿可能是憋坏了,忙不迭得把烟斗点燃,随着鼻腔两道细烟喷出,一股深沉浓香的拉塔基草被燃烧的味道便弥散开来。

    看老头儿一脸的陶醉模样,胸有成竹的胡理立刻被老头儿的吸烟方式吸引,竟然还想着哪天也要试试这种新鲜玩意儿。

    “是啊!胡先生,还有没有可以拿的出手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你的判断啊?!”

    柳成礼知道现在已经到了比拼双方影响力的时候,虽然两厢相较,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是自己还是倾向于胡理。

    自己本家老祖宗难道会出错?!

    “爵禄不怀名利澹,巧拙已忘敬畏真。术达极致近于道,专注走心风骨魂。

    一部印本书的内容和刻本如何,其实还是由刻工完成。

    柳先生,你说要一锤定音的实证,这书册的第三册版面中缝下方有刻工‘申羊的名字,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

    胡理说着慢慢转身看向强装镇定的沙帆舟,他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这刻工,写工,刊工,印工,几乎都可以由刻工完成,还有裱褙工,这些人的名字有的在版心部被注明是一般常识,我岂能不知道?!

    只是这书册中的‘申羊’并没有在其他地方出现过,这…这又能证明什么?!”

    刚刚说到这里,沙帆舟倒吸一口凉气,心骤然一惊,难道…

    胡理笑了。

    “我见过!”

    一言既出,又是满堂皆惊!

    “你…你在哪儿见过?!”

    沙帆舟大惊失色几乎跳起来,王若望叼着烟斗如泥塑静止不动,捏呆呆望着面带笑意的胡理。

    这就是见识多寡所带来的好处,刚刚胡理就是要在此处来进行核验,果然还是被他找到了。

    “南宋初年宋孝宗隆兴二年也是甲申年,这年‘建本’的<妙法华莲经>十卷已出,上面即有这个刻工‘申羊’!

    还有<万寿大藏>其中几部也有这个刻工‘申羊’,所以以此类推,这五册<毗卢精要>的成书年代实际距元初还要早100多年前就已经完成了!”

    沙帆舟闻言一屁股坐回沙发几乎要吐血,瞬间又猛然站起身颤巍巍的举起手指向胡理!

    如此一惊一乍把三井秀夫吓得屁股快速向旁移动,一下就把白敬业挤了个趔趄,众女子见了都不禁掩口而笑… …

    “你…你说的这两部书在…在哪家博物馆?!

    我…我怎么听都没听说过?!

    年轻人,这不是…不是你信口雌黄,瞎编的吧?!”

    此言一出便不打自招说明自己见识少,但此刻他并未察觉,而后他猛然转身看向叼着烟斗的王若望,

    “王老先生,如果真有存世这两部岂能在一般都博物馆,你不是说自己常去什么大英博物馆吗?你听说过吗?!”

    王若望此时慢慢拿下烟斗,静静的看着沙帆舟,面带失望抬眼再望向胡理,很自谦得轻轻的摇了摇头。

    “我也没见过!”

    沙帆舟立刻抓住了救命稻草,现在必须要将这毛头小子彻底踩翻在地,永无出头之日,现在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着啊!年轻人,你知不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你知不知道面前都是什么人?

    你以为你还是在那城中村的街头巷尾胡扯闲篇呢吗?!

    你要为你的话负责任!…”

    此言一出即有贬损人格的意味在,立刻便招致孙怡等人的一致反感,这才吃几天饱饭呐就把自己抬到人上人的位置上,倒退几十年,谁比谁差多少哦!

    隔着王若望所坐沙发隔邻的舒榕缓缓起身走了过来,站在一脸失落的胡理身边。

    “放心,没有被毁掉!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我好像有见过,有一次是在亚洲馆展出过!

    那亚洲馆的很多中国文物几乎都是稀世珍宝,尤其是佛教艺术品更是镇馆之宝,一般很少有展出。

    不过那里有影印资料和文本介绍也可供游客查阅,找个时间再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他笑着扭头看向更是满脸惊愕的胡理,

    “你…”

    “什么时候这些东西怎么去了美国了?!”

    “胡先生,你说什么?”

    这胡理轻声喃喃自语,舒榕不解的反问道

    “啊?!啊,没什么!”

    “我想胡先生一定也是在那里见过了,对吧?!”

    胡理此时反应迅速,不置可否的轻声笑了笑,但笑的非常勉强,眼光扫过王若望已经与身边的助手在交头接耳。

    “桥头麻袋!!八嘎呀路!!”

    哎,怎么还骂人啊!在场的中国人都听得懂,齐齐扭头看向那三井秀夫。

    三井秀夫不等白敬业翻译完,已迫不及待的站起身,大喝道,最后一句喝向的是那沙帆舟,这废物差点误了自己的大事。

    而此时单凭舒榕一句话,三井秀夫日本人骨子里的“赌性”即刻便爆发出来,犹如当年…

    三井秀夫望向已经兴奋不已的柳成礼。

    “三井先生说,这五册<毗卢精要>刻本,他…他愿意…”

    紧随其后的白敬业一边快速翻译,一边看着三井秀夫近似癫狂的连说带比划。

    “三井先生说,他…他愿意出300,啊不是!450…,是450万美金一册价格收购!”

    “450万美金?!昨天的美元兑人民币的收盘价是多少来着?”

    柳成礼扭头看向身边的窦俪。

    “61932。”

    “61932?那这么说,450万美金就是3000万不到…”

    柳成礼哼笑一声,看着已经换成讨好模样的三井秀夫,白敬业在他耳边轻声翻译柳成礼的话后,他瞬间一呆。

    “三井先生说,如果…如果超出500…500万美金,他…他要与其他董事协商一下!”

    闻言柳成礼还未说话,袖口便被身边的窦俪轻轻拉了一下…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