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如懿传:穿成反派魏嬿婉被迫宫斗 > 第49章皇上怼娴妃

第49章皇上怼娴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娴妃如懿(海兰)得知十二阿哥的事情竟然以如此草率的方式结束,心中愤懑难平。她愤怒地将偏殿案桌上的物品一一扫落,清脆的碎裂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仿佛是她内心不满的宣泄。

    “凭什么如此草草结案?皇上难道真的不顾及十二阿哥的颜面与感受吗?”如懿(海兰)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和不满,她的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为她解答疑惑的答案。

    菱枝见状,赶忙上前劝解道:“娘娘,您慎言呀!隔墙有耳,这里是养心殿偏殿,不是在您的翊坤宫。”她的话音未落,如懿(海兰)便如梦初醒,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赶忙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菱枝继续安慰道:“娘娘,皇上最是在意子嗣,定然不会草草结案。十二阿哥的事情肯定是经过了仔细调查才得出结论的。如果您有什么疑虑,大可找皇上好好询问清楚,没有必要在此处暗自神伤。”

    如懿(海兰)想到十二阿哥是姐姐唯一的孩子,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保护他的重任。于是,她定了定心神,决定亲自去找皇上询问清楚。她交代了几句便前往养心殿拜见皇上。

    行礼之后,如懿(海兰)直接朝皇上问道:“皇上,关于十二阿哥的事情,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对于处罚便如此不痛不痒的盖过。”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和不甘,她希望能够从皇上那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皇上本来就因为永璂摔伤调查结果而心烦意乱,此时看到如懿(海兰)如此不依不饶,心中更是烦躁不已。他沉着脸说道:“你叫朕如何处罚?难道处罚小栗子提到的那些梦境里面的莫须有吗?凌云彻和荣亲王事件的罪魁祸首你吗?”

    如懿(海兰)被皇上的话惊得愣住了,她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直白地提及凌云彻的事情。她心中一阵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皇上,臣妾与凌云彻并无私情,那些都是别人构陷臣妾的谣言。臣妾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您为何就是不信呢?”

    皇上一想到凌云彻的事情就心生怒火,这怒火似乎能灼烧整个皇宫。而此刻,如懿(海兰)却又毫不避讳地将此事直白地说了出来,这无疑是在皇上的伤口上撒盐。皇上内心的咆哮如同狂风暴雨般汹涌,他愤怒地瞪视着如懿(海兰),声音冷硬而充满威严说道:“朕不想知道你们俩人是不是真有私情!朕只知道全宫上下,只有你如懿在冷宫让一个侍卫吸毒血的人!你说当时情况紧急,你当惢心是死人吗?她不能给你吸毒?”

    如懿(海兰)被皇上的话刺痛了内心,她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委屈和痛苦。她试图解释:“皇上,臣妾当时真的是情况紧急才这样做的。惢心虽然可以帮我吸毒,但她的身体并不适合。”

    然而,皇上似乎并不愿意听如懿(海兰)的解释。他继续说道:“你在冷宫给人送鞋垫送鞋子的,你觉得合适吗?朕不追究不代表朕不介意!你说是惢心做的,如果没有你的授意她会去做这些吗?你还让惢心在鞋里绣如意云纹,你难道不知道这种贴身之物不能送给外男吗?”

    如懿(海兰)被皇上的一连串质问弄得哑口无言,她感到自己的辩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她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但她仍然坚持说道:“皇上,臣妾除此以外,也没有让惢心做其他不合适的事情,臣妾只是把凌云彻当作朋友,并没有其他想法。请皇上明察。”

    皇上的语气越来越严厉,他的话如同利箭一般,直刺如懿的内心。如懿脸色苍白,无言以对。她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碰到了皇上的底线,但她仍然想为自己辩解几句。然而,皇上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他继续痛斥道:“全宫上下也只有你如懿会对着一个侍卫笑得如此灿烂,你俩没事晚上就在宫道散步、席地而坐看星星看月亮。你当全宫的宫人都是瞎子吗?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是个嫔妃?哪怕是个宫外平常人家的妻妾都知道要避嫌外男。你如懿但凡待字闺中时熟读《女则》与《女训》,也不至于干出这等事情后,在这里质问朕信不信你!”

    皇上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如懿(海兰)的心头。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她知道,无论自己怎么解释,都无法消除皇上心中的疑虑和怒火。

    最后,皇上提到了御花园的事情,他的语气变得更加冷厉:“御花园的事情也是你自找的!但凡你懂得避嫌,不同意凌云彻给你折什么劳什子梅花,你会不小心摔倒抱在一起?会被朕和永璂看到?永璂会因为你的行为受到宫人的诟病,变得唯唯诺诺?凌云彻会被抓起来后自杀?”

    皇上的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如懿(海兰)的耳边炸响。在宫廷之中,女子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的约束与规范。她们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遵循女子的礼仪与道德规范。

    皇上看着如懿这副模样,心中的怒火更加难以平息。他冷冷地说道:“但凡如懿你在意朕一点,也不至于在皇宫里如此招摇过市,不顾及朕的颜面。”

    如懿被皇上的话深深刺痛了内心,她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悲凉。她默默地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她知道,自己无论如何辩解都无法消除皇上心中的疑虑和愤怒。

    在那一刻,如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也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十二阿哥。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的痛苦和折磨,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相大白,为自己正名。皇上凝视着如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他缓缓地开口道:“关于永琪的事情,朕明白它与你可能并无直接联系。但你身为他的皇额娘,若是当初能将对凌云彻的关心多分一些给永琪的病情,他的状况或许不至于恶化至此。尽管永琪的事情并非你之过,但容佩的胆大妄为,却实乃你管教不严所致。她那飞扬跋扈的模样,在朕的宫中实属罕见,竟敢在宫道上给贵妃耳光,真是胆大包天。朕的后宫,绝不需要如此刁奴,朕不希望再见到此类人在你身边出现,你必须好好管教你宫里的人。”

    如懿(海兰)被皇上的一番话说得脸色苍白,她心中暗自惊讶,皇上竟对这些陈年旧事了如指掌。她不禁感叹,这深宫之中,一举一动似乎都被人密切关注着,关键时刻便会汇报给皇上。然而,这样的殊荣却并非人人可得,如懿的言行,显然是被皇上特意监视并汇报的。

    如懿(海兰)毕竟与原先的如懿有所不同,她虽没有如懿那般犀利的口才,却也不是个任人宰割的角色。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心中的愤怒与不满,缓缓说道:“皇上,永琪的事情疑点重重,您不应该如此草率地就下结论。臣妾身为永琪的额娘,怎会无缘无故加害于他?容佩之所以认罪,也不过是出于对臣妾的忠心,怕事情牵连到臣妾身上。”

    此时的皇上,仿佛化身为一位严厉的批评者,他冷冷地说道:“你每次都说自己是冤枉的,口口声声要朕相信你。可是,每次发生事情,你都寄希望于朕来为你证明清白。别人受了冤屈,都会积极配合调查,寻找证据来洗清自己的嫌疑。你呢?你又做了什么?”

    “你总是在全宫上下表现得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不累吗?朕看着都觉得累。你口口声声说不在意后位,却又说想做朕的妻子。在这皇宫里,除了皇后是妻子,其他都是妾室,你莫非不明白这个道理?”

    “你身为皇后时,不懂得御下之道,好好管理后宫,整天让后宫乌烟瘴气的。你与朕吵架、闹别扭的本事倒是厉害得很。若是你能将这份心思用在管理后宫上,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种地步。”

    “你如此强势、倔强的性子,不过是仗着朕与你年少时的那点情谊罢了。若没有那点情谊,你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在这个宫里,你要清楚,朕才是主人。”

    “不怪别人拿你去跟孝贤皇后比较。作为皇后时,你一味忤逆朕意,丝毫没有正妻应有的温良娴淑、母仪天下的风范;作为妃嫔,你甚至比不上令皇贵妃,她性格温顺、行事柔顺,哪像你这般桀骜不驯。”

    如懿(海兰)一听到皇上拿自己与魏嬿婉相比,顿时怒火中烧。她愤愤不平地说道:“臣妾自知不如孝贤皇后贤良淑德,但您拿臣妾与令皇贵妃相提并论,臣妾实在不服。她从一介宫女爬到如今地位,其中的手段臣妾看得一清二楚。臣妾不屑于用那般卑劣的手段来获取荣宠。”

    皇上听着如懿(海兰)的控诉,心中虽有些不悦,但终究还是忍住了怒火。他沉着脸说道:“魏嬿婉是如何一步步爬到皇贵妃的地位的,朕难道不清楚吗?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致力于讨好朕,这些难道有错吗?她善良大度、从不为难朕,这些难道也有错吗?她管理后宫井井有条,哪怕遇到十六阿哥那样的事情也能妥善处理,哪像你这般任性妄为。”

    “如懿呀,朕不希望你再继续任性下去了。朕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不要再张口闭口提魏嬿婉是宫女出身了,也许你已经忘记了朕也只是宫女所生。”

    “朕希望后宫能够和睦相处,既然令皇贵妃能够管理好后宫,那朕就让她继续管理下去。你只要安分守己,朕和令皇贵妃都不会亏待你的。朕以后也会好好待你,以全了你与朕年少时的情谊,共度余生。”

    如懿(海兰)听完皇上的话,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输给一个宫女出身的魏嬿婉。虽然她不会像如懿那样直接顶撞皇上,但她对姐姐的维护之心却丝毫不减。她失望地对皇上说道:“臣妾就真的如此不堪吗?竟至于像皇上所说的那样,连管理这六宫的能力都没有。”皇上一听如懿(海兰)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她说道:“看看你的翊坤宫里,那些贴身的大宫女们,一个个死的死,残的残,这是怎么回事?再看看人永寿宫里,宫女太监对主子都是忠心耿耿,主子也懂得体恤宫人,一片祥和景象。哪像你,生个孩子祈福竟然还要克扣接生嬷嬷的赏赐,这若是没有这等荒谬事情,十三阿哥又怎会出事?”

    皇上越说越激动,他挥舞着手臂,继续道:“朕实在不明白,你身为当时的皇后,金银珠宝埋在地底下祈福,吃穿用度无一不奢华至极,朕哪里需要你再克扣赏赐来祈福?真是荒谬至极!朕希望你以后能谨言慎行,不要再做出这种荒谬的事情来。”

    如懿(海兰)被皇上这突如其来的斥责搞得有些措手不及,她呆愣在原地,脑子一片混乱。她习惯性地嘟着嘴,试图缓解这尴尬的气氛,说道:“没想到皇上如此看待臣妾,真是让臣妾感到寒心。”

    皇上看着如懿(海兰)这副委屈的模样,心中的怒火更盛。他皱着眉头,语气严厉地说道:“如懿啊!你已经不是十多岁的青樱了,别再有事没事就嘟着嘴。还有你这穿着打扮,你这年纪也没必要穿这等颜色衣物,哪怕在深宫中养老的太妃也不至于如此。这等颜色死气沉沉,毫无一点活力。”

    如懿(海兰)被皇上说得有些无地自容,她不知道自己的表情和穿着怎么会惹到皇上。她无力地反驳道:“这大概是年老色衰,两看生厌吧!”

    皇上噼里啪啦讲完一番话后,似乎长久以来压在心底的那座沉重的大山终于被挪开了。他顿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仿佛重获新生。然而,在这份轻松之余,皇上又不禁开始反思,自己刚才所说的话是否有些过于严厉或冲动。但此刻,他并不想再听如懿(海兰)继续发表什么意见,于是决定就此打住。

    皇上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如懿(海兰)说道:“好了好了,你如今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全心全意地照顾好十二阿哥,不要再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分心。你好好在宫里过日子,朕自然会保证你和十二阿哥的生活无忧。你只需安心地抚养皇子,其他的事情朕会一并处理。”

    说完这番话,皇上挥了挥手,示意如懿(海兰)退下。他转身走向案桌,心中却仍有些不平静。他知道自己的话对如懿来说可能有些过于严厉,但他也明白,身为皇帝,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决断。

    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皇上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批阅起来。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影响了大局。他转身走回案前,继续批阅奏章。而如懿(海兰)则默默地退下,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