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 第409章 市井小民眼中的皇庄

第409章 市井小民眼中的皇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眼前这些店铺似乎依旧如初,未曾有丝毫改变。

    正当孙朝辉沉浸在感慨之中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悄然降临。

    只见一队身着黑衣、胸前和背后皆绣着醒目的“城管”二字的差役模样之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他们面色苍白,无须无髯,模样酷似宫廷里的太监。

    这支队伍气势汹汹地闯进了一家烧饼铺户,这家店铺面积不大,那座火炉就摆在店门外,连同向外延伸的虚檐,几乎占据了街道的一半空间。

    行人至此,往往感到颇为不便。

    就在孙朝辉疑惑这名为城管的队伍,是干嘛用的时候,店铺中响起了杀猪一样的叫声。

    接着传来的是一道阴柔而又气急败坏的男声。

    “武大郎啊武大郎,亏你还是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呢!

    怎么能像那些婆娘们一样,只会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呢?

    咱们城管队已经上门找过你好几次啦,可你却屡教不改。

    你看看你家那个虚檐,再看看那个壁炉,都已经占据了官沟街道的一小半地方了!

    别的店铺只要能够给官沟腾出空间,方便雨季排水,我们自然是不会多管闲事的。

    可偏偏就你家特殊,又是明火,又是薄板干柴做的虚檐,还没有砖墙阻隔。

    万一哪天火德星君突然下凡,恐怕不仅是你武大郎一家的商铺会遭殃,连整个棋盘街这条街道都要跟着遭受劫难啊!

    你们这些商人倒是无所谓,大不了损失一些钱财罢了。

    可是这街上还有各路天官呢,如果真的发生火灾,导致走水,那你武大郎就算是死一百次也难以赎罪啊!”

    接着便是一个语气很是不服气的声音响起。

    “这位差爷,您可别吓唬俺啊!

    俺这武大郎烧饼店在京城都开了好多年头了,一直以来都是平平稳稳、顺顺利利的,从来没出过什么岔子。

    您说让俺在店里装个壁炉,可这小店实在是没地方安置呀。

    您莫要动粗啊,俺可是听你们的大官说了,对于俺们这样的商户,您们可是要先服务好的……”

    孙朝辉听着这些话,感觉有些云里雾里的。

    他心想,在苏州城自家开的孙春阳南货铺里,可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一般来说,碰见官差,哪还有你商家理论的份儿?

    通常都是商家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更别说像这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地找官差麻烦了。

    他们苏州城里的府衙差役,那都是飞扬跋扈得很呐!天下的府衙差役不都是这个样。

    每次到商铺来,要么强行买东西不给钱,要么就是变着法儿地索要各种好处。

    要不是因为孙春阳南货铺有当地通判老爷的干股分红撑着场面,恐怕那些官差早就把这里搅得鸡犬不宁了。

    孙朝辉看着眼前别具一格,商人竟然和官差有来有往争辩的情景,他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于是,他朝旁边看热闹的一位老人凑过去,打听起其中的门道来。

    “这位老丈,晚生这厢有礼了。

    晚生乃是南方人士,初来乍到贵宝地,未曾经历过如此情形,还望老丈不吝赐教,为晚生解惑答疑一番。”

    那位看似狡黠世故的市民代表老头,原本正兴致勃勃地瞧着热闹。

    冷不丁被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陌生人打断,心中颇有些不悦,本欲转头嘲讽几句这个外乡人孤陋寡闻,却不想一眼瞥见几枚亮闪闪、金灿灿的铜钱。

    这些铜钱色泽纯正,显然并非出自寻常小作坊的假冒伪劣之物,而是货真价实的大钱。

    要知道,这样一枚正经八百的大钱,其价值足以抵得上十几个小钱,就算是新发行的银币,恐怕也不过才能兑换三四百个这样的大钱而已。

    老人的目光先是被铜钱吸引,随后才顺着视线向上移去,终于看清眼前站着的是位蓄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一脸和善模样。

    只见他微微躬身,言辞恳切道:“老丈,这点微薄的茶水钱不成敬意,还请老丈务必笑纳。”

    市井小民啊!有时候真的是非常可爱呢!

    就像现在的老人家一样,如果有人给了他一些钱财,那他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不定啊,如果他知道当今圣上崇祯皇帝的内衬是什么颜色的话,也会毫不保留地告诉孙朝辉呢!

    “这位好后生啊,这城管嘛,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城市管理的衙门啦。

    嗯,和以前的五城兵马司以及顺天府差役可不太一样哦。

    他们这些人可是专职负责京城的市容市貌整顿工作的呢!

    这是当今圣上成立的新衙门,直接挂在九门提督的门下。

    至于为什么不敢上来就打砸抢,这是他们的规定,谁违反了规定,会被除名的。

    这些人管得可宽了,以前不是有句老话说:‘皇帝管天管地,还能管得着小民拉屎放屁吗?’

    呵呵呵,可现在这城管啊,还真就管上了!

    前些日子,咱们胡同里那个出了名的混不吝赵老七,就是个不信邪的主儿。

    他竟然在同一棵树下,当着城管的面,吐了足足三次痰呢!”

    老人似乎对城管颇有微词,一开口便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但始终未能触及问题核心,只是不停地念叨着诸如拉屎、放屁、吐痰等琐事。

    孙朝辉尽管内心烦躁不堪,但仍强压着火气耐心倾听。

    “年轻人啊,你猜猜后来怎么样了?

    常言说得好,事不过三嘛。

    城管虽说看上去不如顺天府的差役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那般威风凛凛,但毕竟也是官家的人。

    那赵老七简直是厕所里点灯笼——找屎(死)!

    几个城管二话不说,上去就把他捆得结结实实。

    到现在,这赵老七怕是已经在西山皇庄那边挖了一个多月的水渠、修筑堤坝咯!

    好在他是给皇庄干活儿,那地方待遇可真不错,不仅管住,还给赵老七提供一日三餐,每餐都是馒头、咸菜加稀饭,管够!

    这可让周围那帮街坊邻里羡慕不已,尤其是那些家大口阔的人家。

    半大的小子能吃,都快把老子吃穷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