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起航1992 > 第1350章 新老同堂

第1350章 新老同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试试么,”张起航笑着道:“咱们的混动车型的节油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口碑,销量没怎么起来,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因素。

    既然是价格原因,那就好办了,如果咱们将混动版凯越的价格降低到和自动挡凯越一样,吸引来的,恐怕不止是原本的自动挡潜在消费者,还有部分手动挡消费者,甚至一些原本准备购买其他品牌紧凑级轿车的用户,也能被我们吸引过来。

    到时候说不定可以凭借着规模优势,再一次的降低成本呢。”

    有道理…

    江河也不得不承认张起航说的有道理: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混动版和传统燃油版同价,那么凭借着低油耗和更优秀的驾驶体验,确实如张总所说的,不但能够吸引到原本准备买自动挡凯越的消费者,甚至可以吸引到原本准备买手动挡凯越乃至准备购买其他品牌车型的消费者。

    华腾集团,也确实需要在市场上做出一些大动作来了。

    想到这,江河不再犹豫:“那我和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打一下招呼,让大家做好准备。”

    张起航点头:“要快一点,如果这哥办法能够行得通,我打算在轩逸上也用一用,到时候可以进一步压低整套混动系统的成本。”

    “好。”

    不知道为什么,江河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热血沸腾。

    本就是成熟在售的产品,在与各家供应商打了招呼之后,各项工作也随之准备到位,华腾工业集团的促销开始了。

    随着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新老宣传渠道的启动,市场很快给出了反馈:只过去了一周,混动版凯越就取得了648辆的销售成绩。

    面对这个结果,张起航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这只是第一周而已,要知道,宣传是有滞后性的,看到相关和宣传的人,可能会在看到之后的两三天里才会去店里了解情况,所以第一周的宣传效果其实是最差的,但就算是这样,依旧取得了648辆混动凯越的成绩,很了不起!

    作为对比,上周,混动版凯越只取得了不足200辆的销售成绩,而自动挡凯越的销售成绩则是600余量;到了这周,混动版凯越与燃油自动挡凯越的销售数字直接来了个倒挂,自动挡凯越的销售只有不到300辆…新能源技术出现的时间毕竟尚短,很多人对于混动技术还不是很信任,更相信传统燃油车。

    现在,张起航更加期待混动凯越接下来的市场表现。

    混动凯越接下来的市场表现没有让张起航失望,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践行了张起航的推测:第二周,混动版凯越的销量突破了1000辆,达到了1056辆,第三周,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达到了2479辆…

    这个数据印证了张起航此前的猜测,“平价”混动版凯越的上市,不但刺激了自家产品的销量,连友商的市场也抢了。

    “1679辆!1679辆啊!”

    江河激动的满脸通红,他是心中实在激动,特意来张起航这儿说话的:“张总,咱们的混动凯越上次卖的这么好的时候,还是那些行业客户的采购,在这之前,我哪敢想普通民用市场居然也能有这样的销售成绩?”

    “呵呵…”

    张起航的心情也很好,他笑着说道:“这就说明,其实老百姓心里很明白什么好、什么坏,此前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下单,就是因为咱们的混动车型卖的太贵了,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作为厂家,咱们要琢磨的不是如何慢慢推广、让市场慢慢接受,而应该是让混动技术一民众能够接受的价格快速走向用户。

    只有大家亲自体会过混动系统的优点了,价格也能够被接受,大家才会选择我们。”

    江河连连点头,“您说的是,咱们之前的策略确实有点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些年来咱们在出租车市场的不断铺垫、对产品的不断打磨和更新换代,这会儿也未必能有这样的结果。”

    张起航笑着道:“这么说来,现在算是一切水到渠成,刚刚好?”

    对于张起航的这番话,江河再赞同不过了,当即也跟着点头:“没错,就是水到渠成,一起都是刚刚好。”

    顿了顿,江河期待的道:“张总,混动轩逸是不是也要做一下准备了?”

    “混动轩逸啊…”

    张起航皱起了眉头,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倒不是在犹豫是否推出与燃油版自动挡同价的混动版轩逸,而是在琢磨,这款轩逸搭载那套混动系统。

    不同于凯越,轩逸的混动系统其实经历了两代,第一代是与凯越类似的增程式混动系统,而现在这代轩逸上面搭载的则是带有发动机直驱功能的第二代混动系统。

    相比于第一代的混动系统,第二代混动系统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根据此前的计算,短期内没办法让混动版轩逸做到与燃油自动挡轩逸同价,最低最低,二代混动轩逸也要比同配置的燃油自动挡轩逸的成本高出15,也就意味着搭载第二代混动系统的轩逸,要比同配置的燃油自动挡版本贵至少2万,对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来说,这个差价足以左右他们的选择了。

    但反过来,如果搭载第一代的增程式混动系统,就能够做到燃油版本与混动版本同价。

    对于华腾集团来说,给轩逸搭载第二代混动系统还是第一代混动系统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取舍问题,但如何取舍,还真让张起航有些头疼。

    沉吟了片刻,张起航向江河问道:“老江,你认为轩逸应该搭载第二代混动系统,还是第一代混动系统?”

    “其实我也让大家讨论了这个问题,”江河坦率的道:“可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歧很大,有用第一代混动系统的,说第一代的混动系统成熟可靠、成本也低,正适合大面积推广;

    也有选择第二代混动系统的,说第二代的混动系统效率更高,而且现在正处于大面积搜集样本和数据的阶段,必须上、不能停,

    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理由还都很充分。”

    张起航点头,他完全能够理解江河说的这种情况,不止是集团内部在纠结,哪怕是自己不也在纠结么。

    打了个“继续”手势,张起航道:“我看老江你的样子,似乎有点不一样的看法?”

    “不能说不一样的看法,只能说是和稀泥吧,”江河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大家的分歧很大,各自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就想着,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能让这两套系统同时在轩逸上面存在?”

    “同时在轩逸上使用这两套混动系统?”张起航皱了下眉头:“老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江河应了一声,说道:“二代混动系统更先进、更省油,但是更贵;一代混动系统更便宜,虽说油耗比二代混动系统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点,可也比燃油版本车型低许多,用户对这些其实是清楚的。

    根据凯越这近一个月来的销售数据来看,消费者其实很认可咱们的混动系统,认为混动系统更省油、更方便,驾驶评价也确实比传统燃油版车型要好很多。

    只是大部分消费者的经济实力还是相对有限,虽然也想买一台搭载混动系统的车子,但相比于混动系统的技术先进程度,他们不得不更关注价格;可也有一部分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消费者,很愿意体验咱们的第二代混动系统。

    我觉得就这么放弃了这部分用户,着实有些可惜,所以我分析了一下此前混动凯越和混动轩逸的销售情况,发现确实有一部分消费者更心仪二代的混动系统,。

    所以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同时生产搭载这两代混动系统的轩逸,只是在价格加方面做出区别,让用户自己选择买哪款?

    而且二代混动并不是与一代完全割裂的,像是电机、电池等很多部件其实是通用的,或者是共线生产。这么做,不但可以搜集更多的数据,也有助于降低二代混动系统的整体成本。”

    “这样么…”

    张起航沉吟起来。

    他倒是没想到,江河居然会提出这么一条建议:既然你们争执不下,那也别争了,干脆搭载一代混动系统和二代混动系统的轩逸都生产好了。

    刚刚听到这个建议的时候,张起航还觉得江河这是和稀泥,可马上,他就想开了:这件事,本质上与统一款车搭载不同的动力系统有什么区别?

    在国内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别说统一款车搭载不同的动力系统了,就算是新老车型同时生产的事儿,不也很正常?

    想到这,张起航不再犹豫,点头道:“老江你说的也有道理。”

    “啊?”

    江河一愣,一时间甚至有点惶恐。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和稀泥的做法会被张启航批评,可现在张总是什么意思?不但不批评自己,反而赞同了自己的建议?

    在江河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张起航接着说道:“就按照你的想法办吧,老江,搭载两代混动系统的轩逸同时生产,让用户自己选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