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对抗一切才能赢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农业大丰收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农业大丰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安逸和胡大很熟悉赵高和胡亥,既然赵高和胡亥要入驻他们李府,他们两个当然要避开,不能让赵高和胡亥发现他是李老板。

    李安逸离开之前,让自己家的大管家来假扮自己,糊弄赵高和胡亥。

    李府有敖三和大管家,还有锆石等人接待赵高和胡亥,李安逸心里很放心。

    李安逸离开府邸,直接入驻农业示范区。

    李安逸现在最关心的是他的农业,而不是两个废人赵高和胡亥。

    农业示范区目前正在大丰收,李安逸趁机想要好好视察视察,同时搞好粮食储存这样的特等大事。

    李安逸带着胡大来到农业示范区,当然还带着李雄。

    李雄之前还算有雄心壮志,但是最近变得很是懦弱无能。

    此人不但越来越懦弱,而且还喜欢捣乱。

    从李府到农业示范区,一路上坐着轿子,李雄一路上一直唠叨个不停:

    “小逸啊,你这样做不行,你看你手下那些人,一个个贼眉鼠眼的,啥敖三,啥李汉锆石等人,办事全靠不住,你有可能被他们出卖,和秦始皇去斗法,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安逸穿越之后,遇到的这个老爸让人哭笑不得。

    李安逸摇头说道:

    “老爸,我当初死活不认为我穿越了的时候,你老是鼓励我反抗大秦王朝,让大魏国复国,现在我准备对抗大秦,你却退缩了,老爸,你这人到底怎么啦?做人反复无常?”

    李雄叹息连连,说道:

    “儿子,你不知道啊,我和大秦王朝作战十几年,以为可以击败秦始皇,可是这十几年过去,六国兵力联合起来,都那秦始皇没有办法,所以儿子,”

    李安逸接过李雄的话题,说道:

    “所以,儿子,我想让你屈服,向强大的暴秦屈服,不要再和秦始皇斗法,我们在大魏国做一个富翁不好吗?”

    李雄吃惊的说道:

    “儿子,你太了解我啦,我和胡大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要胡搞,做个富翁,我这里有足够的金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李安逸鄙夷的看着李雄,说道:

    “老爸,我实话告诉你,我穿越之前已经是富翁,而且是b城有名的富二代,我老爸比你钱多,可是我不满那时候的生活,我想好好干一场,留名青史!”

    李雄和胡大面面相觑,觉得李安逸想要留名青史的念头已经深入骨髓。

    李雄彻底绝望,可是他不想放弃,最后说道:

    “儿子,难道你的性命比所谓的留名青史还要重要?”

    李安逸点点头,算是承认。

    李雄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李雄没有说服李安逸,他不想再浪费口水。

    可是他这次作死,让李安逸非常愤怒。

    李安逸瞪眼说道:

    “老爸,你一路上念念叨叨的,跟一个女人一样,搞得人心里很烦恼,我的事情你不懂,所以你以后不要再管行不行?”

    李雄对儿子反抗大秦缺乏根本信心。

    他认为大秦王朝实在太强大,六国和廉颇拿他们都没有办法,李安逸一个小小的小白脸,他岂能推翻大秦?

    这不是开玩笑作死嘛。

    李雄垂死挣扎,语重心长的说道:

    “儿子,我看算了吧,你那些狐朋狗友,他们鼓动你造反,全部是为搞你的钱来的,那个人是为了你的利益,你以为我看不出来?”

    胡大跟随李安逸,从咸阳宫来到大魏国洛阳城,他其实也不想抗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胡大冲李雄点点头,说道:

    “李大人所言极是,我们现在力量单薄,没有军队和粮食,想要和秦始皇对抗,纯属找死,不如做个富翁,总比战死好些吧?”

    李雄嘿嘿冷笑,对李安逸说道:

    “小逸,你听到了没有?人家胡大是过来人,见过大世面,人家都相信我们无法抗拒大秦王朝,可你就是不听,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哩?”

    这两个人一路上一唱一和,把李安逸气的不行。

    李安逸实在忍不住,但是还不好发作,于是说道:

    “你们两个说我没有军队和粮食,是吗?那我今天就给你们看看,我的军队和粮食在哪里!到时候你们两个可不要被吓尿。”

    李雄叹息一口气,说道:

    “小逸,你那些农民军,只是些乌合之众,打仗起来根本不顶用,当初我带领五十万大魏国将士,他们全是正规军,但是全然不是秦始皇的对手,你那些农民,根本不行。”

    胡大不敢直接讽刺李安逸,只好隐晦的说道:

    “是啊,大秦王朝百万铁骑,见神杀神,见鬼杀鬼,我们抵挡的了嘛?看看廉颇和六国联军,距离咸阳宫咫尺之遥,竟然没有拿下秦始皇,可悲可叹啊,可悲可叹。”

    李安逸知道,想要让老爸和胡大闭嘴,他就需要拿出证据来。

    只有在铁证面前,他们两个才会闭嘴。

    李安逸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担心起来。

    他当初派遣李汉负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他农场的谷物和粮食应该全部丰收,现在应该在练兵,不知道搞得如何?

    战时为兵,闲暇时间为农民,这是李安逸治军的基本原则。

    这也不是李安逸发明的原则,是李安逸别无他法,只能这样干。

    大魏国丁壮基本和大秦作战时候战死,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还有妇女和儿童,他好不容易招募来一些强壮人,只能即做农民,也当士兵。

    这次农场大丰收,丰收之后,闲暇无事,李汉和悍虎就要开始训练士兵打仗。

    实战训练非常重要。

    这点李安逸很清楚。

    所以今天他一定要好好看看,看看悍虎带兵和李汉负责搞农业,两个人搞得到底怎么样?能不能有所收获。

    李安逸冷笑几声,对坐在轿子里面,对自己一直挖苦讽刺的胡大和李雄说道:

    “你们二位不要着急,等到今天你们去了农场,看看我的部下如何治军治农,你们两个就不会如此悲观了。”

    这些农民还有所谓的治军之道?李雄在心里可耻的笑起来。

    李雄鄙夷的说道:

    “小逸,你肯定被李汉和悍虎他们欺骗了,我倒是要看看,你那个所谓的农业示范区到底是个啥东东?”

    李安逸不再说话,而是催促轿夫赶路。

    他想马上赶往农场,让李雄和胡大彻底死心,服服帖帖的跟着自己打秦始皇去。

    李安逸的农业示范区距离李府路途遥远,他们赶路赶了一上午,中午时分,才抵达农业示范区。

    锆石和李汉带着好多人在农业示范区迎接李安逸他们一行人。

    悍虎则在距离农场不远的地方操练军队。

    李安逸从轿子上下来,领着李雄和胡大等人来到农场门口。

    农场的大门修建的很雄伟,门卫密密麻麻守卫在哪里,提防外人进入。

    李汉知道李安逸这次是来看丰收结果的,所以他二话没说,就把李安逸和李雄等人带到仓库哪里参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安逸农场的仓库分为地上和地下。

    地上的仓库储存那些不容易腐烂的粮食,地下的仓库用来存储那些容易腐烂变质的粮食,李汉和锆石两个把这些搞得井井有条。

    李安逸带着李雄和胡大,先去了地下室。

    地下室修建的很深很阔气,里面似乎是恒温,温度大概只有七八度,地下室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粮食,土豆和白菜,还有红薯和大豆。

    李安逸一边视察,一边对李雄和胡大说道:

    “你们看啊,我这里的粮食怎么样?你们不是说我没有吃的东西嘛,你们两个仔细看看,我的余粮多不多?”

    锆石和李汉齐声说道:

    “老大,单就我们这嘛多的粮食,足够三万人吃上两年。”

    三万人吃上两年?这栽种一年,就可以让弟兄们吃上两年,效果不错嘛?

    哈哈哈,李安逸得意洋洋,带着李雄和胡大,一路上尽情参观。

    参观完地下粮仓,李安逸带着李雄和胡大,又朝地上而来。

    李安逸的地上粮仓,是按照现代化的大粮仓设计的,空间很大很透风,干燥舒适,可以存储十万担粮食。

    十三个非常大的圆顶仓库一起摆放在仓库区。

    地面粮仓里面,储存的各种粮食,非常丰富,主要是谷物和蜀黍。

    李安逸参观完地上地下粮仓之后,不由得感慨的说道:

    “我李安逸穿越以来,适逢乱世,老百姓无有粮食充饥,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基本上解决啦,我可以帮助那些老百姓,让他们吃饱肚子。”

    李雄和胡大对李安逸不到半年就搞出来如此厉害的粮仓,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但是当李安逸说要开仓放粮,拯救百姓的时候,他们两个心里又一凉。

    李雄跳出来大力反对,说道:

    “放开粮仓让他们吃饭,小逸,你疯了嘛?这不是自断生路?!现在是乱世,粮食比命都重要,岂能给别人吃?”

    李雄觉得还不够,继续说道:

    “咱们现在给人家吃,到时候人家可不给我们吃,此事万万不可!”

    胡大也附和着说道:

    “对啊,我们自己没有粮食吃,为啥要给他们吃的?不如全留下来,我们过冬的时候,就有饭吃了。”

    两个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些农场里面的农民也很赞同。

    他们辛辛苦苦搞来的粮食,为啥要给其他人白吃?

    李安逸知道,这些人根本不懂他的意思。

    他的目的不是放开粮仓任凭大家去吃,他的意思是要吸引各方人心,这才是李安逸最主要的目的。

    人心向背,只要人心朝着李安逸,事情就好办啦。

    李安逸做事和老爸,还有胡大等人不一样。

    他知道民心所向是啥,他现在开仓放粮,那些人那个不会为他而死?

    李安逸参观完毕,在大帐里面,当着李雄和胡大等人的面,直接签署了一份决定。

    李安逸决定开仓放粮,让洛阳城乃至六国的流民和无家可归者来这里吃饭。

    来多少给他们供给多少。

    李安逸最后说道:

    “我这农场,就是为六国和大秦的难民设置的,你们千万不要阻拦。”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