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对抗一切才能赢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来的真及时,不然蒙恬反啦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来的真及时,不然蒙恬反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安逸之所以决定亲自去塞北找扶苏和蒙恬,他心里是有打算的,他觉得大秦王朝要灭亡,首先要让扶苏和蒙恬灭亡才行。

    如果他们两个在,大秦王朝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那样对李安逸的计划绝对有相当大的影响。

    公子扶苏聪明绝顶,类似于自己的父亲秦始皇,如果他掌控大秦王朝的社稷江山,李安逸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劲才可以夺取大秦江山。

    蒙恬手握重兵三十万,全是秦始皇派去抵抗匈奴的精兵,他如果造反,胡亥赵高和李安逸全要遭殃。

    因此,不管怎么样,李安逸都要去一趟哪里。

    重要的是摆平扶苏和蒙恬两个人,然后一切都好办。

    李安逸安置稳妥胡亥,然后带着悍虎和阿媚,手里拿着赵高伪造的圣旨,急急忙忙赶往塞北,去赐死扶苏和蒙恬。

    此事只有李安逸自己去干才放心。

    其他谁去都不好使。

    咸阳宫这边李安逸很放心,现在胡亥当了皇上,赵高一定会蹦的很欢,其实赵高越是胡整,大秦王朝灭亡越快。

    因此,咸阳宫这边李安逸大可放心。

    外围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扶苏和蒙恬。

    扶苏是秦始皇最优秀的儿子,他要是活着,胡亥随时有可能被罢免掉。

    就算胡亥不能被罢免掉,万一蒙恬和他弟弟蒙毅里应外合造反,那谁都拦不住。

    事不宜迟,李安逸和悍虎,还有阿媚,带着几十个使者,从咸阳宫出发,骑马沿着秦直道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一天的凌晨,来到了扶苏把守的边城。

    秦始皇为了对抗那些骚然大秦边境的游牧民族,他从咸阳郊区开始,花费了几年时间,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

    这条高速公路就叫秦直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或者可以称之为高铁,反正就是为了快速把士兵送往漠北。

    扶苏和蒙恬就把守着这一条秦直道,要是想回到咸阳,费不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因此,他们两个把守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关口。

    李安逸和悍虎,阿媚等人,沿着秦直道,直奔蒙恬军营而去。

    扶苏和蒙恬也不是傻子,他们两个也听说秦始皇死在沙丘,但是秦始皇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他们心里没底。

    但是蒙恬在咸阳宫也有替他探事的人,他从咸阳宫很快了解到,似乎是胡亥当上了皇上,而且听说胡亥要要赐死他!

    扶苏心里咯噔一下子,觉得大事不妙。

    扶苏准备找蒙恬商议,看看有没有回旋的余地,至少不能被赐死。

    保命要紧!

    秦始皇一死,大秦王朝善战的将军,一个是章邯,一个是蒙恬。

    章邯带着五十万士卒,在哪里给秦始皇修陵墓,蒙恬带着三十万精锐在守护边疆。

    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蒙恬很清楚,胡亥登基,就等于扶苏要死,扶苏要死,就等于他要死。

    可是他不想死,他想造反!

    秦始皇死了,蒙恬最害怕的人没有了,他还担心个屁。

    所以,这几天,蒙恬一直在操练军马,准备造反。

    扶苏心灰意冷,他没有蒙恬那样有眼光,而且他似乎很愚忠,他只等胡亥发来诏书,劝他回到咸阳去,他没有想到胡亥要让他死。

    这就是扶苏的弱点,他虽然有些聪明才智,可是遇事不明,容易上当。

    扶苏一直在边关等着诏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到,可是一等就是十来天,渺无音讯。

    一天天的折磨让扶苏心力憔悴,差不多要被折磨死。

    忽然,这一天,有报事的来报:

    “边关城外来了几十骑骏马,似乎是朝廷派来的使者。”

    扶苏心坎里对朝廷还抱有一丝希望,他认为自己立功无数,守护边疆多年,胡亥登基之后应该不会杀他。

    李安逸和阿媚悍虎,一行人走直道,两天时间就到达边关要塞。

    他们来到扶苏把守的边关,送上通关文牒,让扶苏赶紧开关。

    朝廷现在变化很大,扶苏不敢有任何怠慢,所以他赶紧命人打开城门,迎接李安逸一行到来。

    扶苏听说是朝廷来的钦差大臣,他知道这次很严重,只敢跪地迎接使者。

    李安逸见到扶苏,抬目一看,就感觉扶苏是个英武雄伟的汉子。

    扶苏身高八尺,体态雄伟,相貌堂堂,看起来貌似秦始皇。

    可惜啊可惜,秦始皇生就这样一个好儿子,却要被赐死,太可惜了!

    扶苏一看李安逸盯住自己看,却不说话,他有些不解的问道:

    “不知道这位使者要来传达朝廷何种意思?”

    李安逸直接问道:

    “我来问你,大公子,不管何种诏书,你是遵守还是抗拒?”

    扶苏是个老实人,对父皇很是尊重,他愤然说道:

    “你这是啥话?不管我父皇让我死,还是让我活,我都无怨无悔,我是父皇生出来的,必定要听从父皇的安排。”

    对公子扶苏这样老实的人,李安逸却有些不忍心下手。

    但是不杀扶苏,那些拥护扶苏的人呢,又不会放过他和胡亥赵高。

    所以扶苏必定要死!

    等到进到边关大厅,李安逸不由得鼓掌片刻,说道:

    “听说公子是忠君之人,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那好吧,我等是朝廷派来的使者,请扶苏和蒙恬接旨!”

    蒙恬不在现场,扶苏急忙派人去请蒙恬来见使者。

    蒙恬忐忐忑忑,好半天才慢吞吞来到大厅。

    等到蒙恬来到,扶苏这才说道:

    “蒙恬将军和我已经全部到位,请使者宣读圣旨。”

    李安逸和扶苏素未谋面,今天一见,觉得扶苏果然有英雄气概,他心里有些不舍,觉得赐死扶苏太可惜。

    李安逸临时心里一动,想到,不如想个办法,让扶苏活下来,虽然大秦王朝要灭亡,但是让扶苏活下来,也可以了却秦始皇一片心意。

    可以让扶苏不死,但是诏书还要宣读。

    李安逸让悍虎宣读诏书:

    今大秦皇上病危,希望次子胡亥继承王位,为天下安危计,皇上决定赐死扶苏,蒙恬赐药酒,钦此!

    悍虎声音很大,宣读完诏书之后,扶苏和蒙恬并没有被惊呆。

    因为胡亥当上皇上,他们两个就预料有这一天,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天迟早要到来,所以扶苏不惊惧,而是摇头叹息说道:

    “可惜啊可惜,赐死我,谁来为大秦王朝抵抗匈奴!?”

    蒙恬低头沉思片刻,长叹一声,说道:

    “公子悔不该不听我的话,导致今天的局面,可悲可叹。”

    悍虎催促他们两个就死,旁边的小太监立刻端上来两杯毒酒,想要递给扶苏和蒙恬,好让他们两个赶紧死。

    扶苏果然是忠烈之人,他端起那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毒酒,就要仰头喝下。

    蒙恬不想死,他端着毒酒,看了半天,忽然对使者说道:

    “在下还有老母亲没有告辞,希望暂缓一会儿,行不行?”

    李安逸早就看清楚了蒙恬的把戏,也不能说是把戏,可以说是反抗吧。

    李安逸宽容一笑,说道:

    “悍虎,我们不能像那些酷吏一般催促公子和大将军,我们可以给他们半天的时间去想一想,不要太过催逼,明白吗?”

    李安逸这样说,悍虎和阿媚立刻放开二人。

    等到蒙恬去了家中告辞母亲,屋子里面只剩下扶苏和李安逸,还有阿媚和悍虎几个人待在哪里。

    此刻,李安逸走到扶苏跟前,慢悠悠的说道:

    “公子一看就是忠实之人,你难道真的想死?”

    扶苏哀叹一声,说道:

    “我子女妻子全在咸阳,我不死他们就得死,奈何?”

    李安逸在扶苏面前晃来晃去,忽然说道: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免你一死,只是你需要永远藏匿,直到十年之后你再出来,可以吗?这是我给你的一点福利。”

    石马?!

    扶苏大吃一惊,问道:

    “使者您真的可以免我一死?这可能嘛?”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安逸大笑一顿,说道:

    “我虽然不才,整个天下以后都要听我的,免你一死,有何难度?只是我放走你,你需要逃亡匈奴,十年内不能回到中原!”

    扶苏摇头说道:

    “你可以免我一死,可是我的妻子儿女,他们该怎么办?”

    这个事情嘛。

    李安逸微微一笑很稳当的说道:

    “这个事情嘛,请公子你放心好啦,我会安排好他们的,他们肯定不会死,这点我还可以办到。”

    真的!?扶苏惊呆了,有些不相信。

    悍虎大声说道:

    “石马真的假的,我们老大让你走,你怎么这样废话多?”

    扶苏刚要溜走,探事的来报:

    “和老大您想的一模一样,蒙恬不是去辞别老母亲,而是去了军中!”

    扶苏大喊一声:

    “蒙恬他想谋反,赶紧去抓他!”

    看着紧张万分的扶苏,李安逸不着急,不紧不慢的说道:

    “扶苏公子,你不要担心,蒙恬我已经搞定啦,他造反不了。”

    扶苏吃惊的看着李安逸,问道:

    “你已经搞定了蒙恬?”

    李安逸哈哈大笑,说道:

    “我要是迟来一步,这个蒙恬还有可能真的造反成功,只可惜他遇到的是我李安逸,我是他的克星!”

    扶苏吓得魂飞魂散,跪地说道:

    “这都是我的错,我管教不严,死罪死罪。”

    李安逸摆摆手,轻描淡写的说道:

    “和你没有关系,蒙恬想要造反的事情,我其实早就知道,你制约不了他,就算你死啦,他也要造反,这是他的性格。”

    扶苏惶恐说道:

    “那该怎么办?”

    李安逸扶着扶苏坐下,说道:

    “你不要担心,就算我杀了他,也要给你和他一个名分,也要说你们两个是精忠报国之人,不能坏掉你们一辈子的好名声,是不是?”

    扶苏伏地说道:

    “是是是,谢谢钦差大臣。”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