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大雪龙骑,打造大秦 > 第97章 秦王征服天下的脚步,开始了!

第97章 秦王征服天下的脚步,开始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众人闻言,不由地面露好奇之色。

    蒙义凑上前来,朗声笑道。

    “公子,上次白,虎在大军之中刺伤了袁绍,全身而退。”

    “这一次,便由我去给曹操捅两个窟窿。”

    “如何?”

    “好主意!”

    典韦眼眸大亮。

    他一把搂住了蒙义的肩膀。

    “你带上俺老典。”

    “我们俩,去曹营杀他个七进七出。”

    两人齐齐望向了秦烈,满脸的期待。

    秦烈瞪了蒙义一眼。

    “别打岔。”

    “好咧,公子。”

    蒙义立马退了回去,乖巧得好似宝宝一般。

    秦烈的目光,落在了青龙的身上。

    “青龙,青州黄巾军内,我们可曾安排了人手?”

    青龙恭敬上前。

    “主公放心。”

    “自上次主公交代之后,我便选了不少的前往。”

    “如今都已经在里面站稳了脚跟。”

    “很好!”

    秦烈将手中的茶盏,往桌案上一放。

    霎时间,茶水飞腾而起。

    仿若一条旋转奔腾的龙。

    “在青州黄巾军与曹操谈的差不多的时候。”

    “你便让你的人手,挑起两方的纷争。”

    “如此一来,双方必然发生火并。”

    青龙恭敬一礼。

    “主公放心。”

    “这件事,我们锦衣卫做起来,最为拿手。”

    秦烈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地敲击着。

    “若非必要,不要暴露自己。”

    “留在青州黄巾军中,我还有大用。”

    “喏。”青龙恭敬点头。

    “主公您就瞧好的吧。”

    “我也让曹操看看。”

    “什么叫做专业。”

    众人微微有些愣神。

    不知道为什么。

    他只觉得青龙的这话,无比的熟悉。

    似乎这样的话,他们听了一遍,又一遍。

    在他们的印象中,锦衣卫好像什么都拿手?

    众人此时,心中只剩下了惊叹。

    又是主公提前布置下的。

    “七七三” 莫非,主公早早的,便知道了曹操会获胜?

    也早早地知道,曹操与青州黄巾军会和谈?

    这眼光,也太精准了些。

    就在这时,亲卫进来禀报。

    “主公,王太尉求见。”

    “王太尉?”

    秦烈微微一愣。

    旋即,他才明白过来。

    王太尉,可不就是司徒王允嘛。

    只是因为他的一句话,一跃晋升成了太尉。

    这时间,倒是掐得正好。

    正好自己要找他。

    秦烈点了点头。

    “你让他进来吧。”

    亲卫领命而去。

    秦烈挥了挥手。

    “今天便到这里了。”

    “大家各自安排去吧。”

    “喏!”众人齐齐应喏。

    随即纷纷退了出去。

    王允兴匆匆地走了进来。

    为了避嫌,这些天来,他很少来秦烈这边。

    这不,今天特意找好了借口。

    假借着,要与秦王商议奏折内的军机事项。

    这才兴匆匆地赶了过来。

    王允对着秦烈深深一躬身。

    “王允见过公子。”

    秦烈端起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

    “怎么?”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王允苦笑道。

    “公子,我哪天都有空过来。”

    “我这不想着,避嫌嘛。”

    “避嫌?”

    “呵呵……”

    秦烈呵呵一笑。

    “本王还需要避嫌?”

    “公子你可以不在乎。”

    “但我,不能不为公子考虑啊。”

    王允的脸上,满是纠结。

    “你啊你。”

    秦烈摇了摇头。

    “一把年纪,怎么就是没有活明白?”

    “你是太尉。”

    “本王是秦王,掌管着长安的一应兵马。”

    “如今西凉之乱才刚刚平定。”

    “长安文武百官,包括陛下在内,都心中忧虑。”

    “这个时候,你王太尉心忧长安的安全,经常与本王商议长安城的守备兵马。”

    “谁能挑出不合理的地方?”

    “相反,若是你真这样做了,反而会让刘协觉得你关心长安的安危。”

    “你觉得呢?”

    王允整个人懵了。

    好半晌,他才深深一躬身道。

    “多谢公子指点。”

    “公子看事情,就是通透。”

    “我王允,服了!”

    他的脸上,满是赞叹之色。

    他如今已然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比公子,足足大了三轮。

    可在看事情的方面,却根本无法与公子相比。

    公子果然天纵其才。

    非他这等凡夫俗子,可以相提并论。

    此时的王允,兴奋异常。

    虽然被秦烈教训了,但他却是乐在其中。

    他喜滋滋道。

    “公子,那我以后天天来。”

    “您可不能嫌我烦。”

    秦烈的目光,在王允的手上一瞟。

    “说吧。”

    “你今天找本王,所为何事?”

    王允将手中的奏折递了上去。

    “公子,您看。”

    “有几位大臣上了奏折,担忧西凉会再次发生叛乱。”

    秦烈摆了摆手。

    “让他们把心,放到肚子里。”

    “西凉,不会再叛了。”

    “当真?”

    王允双眼瞪得滚园,不敢置信道。

    旋即,他恍然明悟。

    “公子,您莫非已经有了安排?”

    “不错。”

    秦烈点了点头。

    “本王已经安排了人手,前往西凉。”

    “从今天起,西凉再无叛乱。”

    “那可太好了!”

    王允兴奋地蹦了起来。

    “西凉的乱局已经数十年了。”

    “一直以来,都没有彻底的平定。”

    “若这般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必成大患。”

    “而如今,有公子出手,这乱局将彻底不复存在。”

    “公子这一举动,实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秦烈不置可否。

    只是摆了摆手道。

    “这几份奏折,你先压一压。”

    “恩?”王允满脸的困惑。

    “公子,既然这西凉一事已经处理了。”

    “我们何不将此事宣扬出去,以彰显公子之德。”

    “不必着急。”

    秦烈双眼直视着王允。

    “不仅如此,便是本王派人处理西凉之事,也不要透露出去。”

    王允彻底弄不明白了。

    他挠了挠头。

    但还是恭敬万分道。

    “喏。”

    “你就不好奇?”

    秦烈似笑非笑地看了王允一眼。

    见自己被秦烈看穿,王允索性大大方方地承认。

    “好奇。”

    “我很好奇。”

    “但我知道,公子这般处事,自然有公子的道理。”

    “若是需要让我知道的,公子自然会说。”

    “告诉你也无妨。”

    秦烈微微一笑。

    “本王要等事情发酵。”

    “发酵?”

    王允一脸的懵逼。

    “公子,啥叫发酵?”

    “所谓发酵,便是让这件事情的影响,再大些。”

    “让担心的人,更多些。”

    “可这,又是为何?”

    王允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事情发酵,处理起来便更加的棘手。

    这对于他们来说,乃是有百害无而一利。

    秦烈淡淡吐出了两个字。

    “迁都。”

    “迁都?”

    王允瞪大着双眸,紧紧地盯着秦烈。

    “公子,您的意思是说,您要准备迁都?”

    秦烈点了点头。

    “不错。”

    王允面露担忧之色。

    “公子,这个,只怕文武众臣不会同意吧。”

    “这迁都一事,势在必行。”

    “而旧都洛阳,本王也已经命人收拾干净,准备开始重建。”

    “这么快。”

    王允彻底惊呆了。

    公子这效率,简直无敌了。

    王允点了点头。

    “公子,我明白了。”

    “我会将这奏折压了压。”

    “如此甚好。”

    秦烈颇为满意。

    “等大家反应剧烈之后,本王再提出迁都一事。”

    “相信,他们为了安全起见,也会答应将都城迁往洛阳。”

    “敢问公子,为何要迁都?”

    “若是西凉平定之后,长安岂不是再无后顾之忧?”

    “原因很简单。”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兖州、徐州、冀州等地,将成为我们主要的攻略方向。”

    听到秦烈的话,王允的眼神,彻底亮了。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公子,终于要开始了吗?”

    “征服天下的脚步,终于要开始了吗?”

    “什么的脚步,要开始了?”

    一道兴奋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随即,蒙忠和白诚二人,联袂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们对着秦烈深深一躬身道。

    “公子。”

    秦烈淡淡点头。

    蒙忠和白诚二人,这才望向了王允。

    好奇道。

    “王司徒,你刚才说,什么要开始了?”

    王允脑袋微微一抬,傲骄道。

    “我现在,可是太尉。”

    “来,你们叫声王太尉来听听。”

    “哟?”

    “老王你居然升迁成太尉了?”

    “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这就升迁了?”

    蒙忠和白诚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王允望向秦烈的目光中,满是感激。

    “多亏公子,在天子面前提及了我。”

    “我这才升任成了太尉。”

    “原来如此。”

    “原来也是借用了主公的威名啊。”

    蒙忠和白诚这样说着,但还是朝着王允拱手施了一礼。

    “恭喜老王荣升太尉。”

    “好说,好说。”

    王允笑得合不拢嘴。

    在秦王府,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蒙忠疑惑道。

    “王太尉,你刚才的话,我有些没听清楚。”

    “你在说,什么要开始了?”

    王允直言道。

    “公子要开始对徐州、兖州这些州下手了。”

    “那可太好了。”

    蒙忠一拍大退。

    “我等这一天,早就等不及了。”

    白诚也是喜不自胜。

    现如今,一直没有暴露公子的身份。

    根本原因,不就是因为公子的实力,还不够嘛。

    那若是那将徐州、兖州都拿下呢?

    够了吗?

    再不济,泰半个天下,都是公子的,还不够?

    ……

    徐州。

    下邳城城外五里处。

    一名老者掀开马车的帐帘,不断地招呼着。

    “大家快一点。”

    “争取入夜时分,赶到下邳城。”

    “等到了下邳城,老夫我给大家吃好的,喝好的。”

    “好咧,曹老太爷0 ”

    一众民夫答应了一声。

    动作也变得麻利了几分。

    下邳城。

    州牧府内。

    须发都已经半白的陶谦,此时正躺在病床之上。

    还不时地咳嗽几声。

    看起来很是憔悴。

    自上次,收到秦烈那讨粮的圣旨。

    陶谦可算是气到了。

    他虽然同意先交一部分粮。

    但他的身体,却一直都没见好。

    突然。

    他的大儿子陶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父亲大人,刚刚有斥侯前来禀报。”

    “说是曹老太爷,快到我们下邳城了。”

    “曹老太爷?”

    陶谦微微一愣。

    “哪个曹老太爷?”

    “就是兖州牧曹操的父亲,曹嵩曹老太爷。”

    “是他!”

    陶谦双眼猛地一亮。

    “曹老太爷怎么来我们下邳城了?”

    “听说是要赶往兖州牧曹操那里。”

    “这样啊。”

    陶谦轻抚着花白的胡须。

    “商儿,你快扶我起来。”

    “我要前往城门口,亲自迎曹老太爷进城。”

    “可是父亲大人,你的身体还没有好利索。”

    陶商满脸的担忧之色。

    “无妨。”

    陶谦摆了摆手。

    再次催促道。

    “商儿,你先扶我起来。”

    陶商无奈,只能依言,将陶谦扶了起来。

    在陶商的服侍下,陶谦一边收拾,一边特意点拨陶商。

    “现如今,秦烈灭掉了董卓,兵锋正盛。”

    “有朝一日,秦烈一定会挥师东进。”

    “那个时候,我们徐州富庶,必定会成为秦烈的首选目标。”

    “如此局面之下,我们只能想想破局之法。”

    “兖州牧曹操为人果决,这些天来,更是把百万青州黄巾贼,打得四窜而逃。”

    “不肖多久,便能够全据兖州。”

    “若能好好招待曹老太爷,向曹操示示好,说不得,便能和曹操互结友好。”

    “到时候,便可以引为强援,一起抵御秦烈,岂不是大善?”

    陶商似懂非懂道。

    “父亲大人,那便让孩儿前往城门处迎接便是。”

    “不,要为父去才行。”

    陶谦郑重道。

    “为父拖着病体,前往迎接。”

    “才能显示为父的诚意。”

    “你说,是也不是?”

    陶商木讷地点了点头。

    陶谦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可惜了。

    他一共只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陶商、二儿子陶应。

    这两个儿子都极为孝顺。

    唯一的问题,便是资质愚钝,不堪造就。

    等他行将就木之时,也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能不能撑起徐州。

    罢了!

    只能尽力点拨。

    尽人事,听天命了!

    陶谦胡乱地将头发一梳,又在陶商的服侍下穿戴好了一切。

    这才在陶商的搀扶下,急匆匆地往城门赶去。

    曹嵩的车队,才刚刚来到下邳城门前。

    远远地,便看到一队兵马,正在迎接他们。

    当先,乃是一名拖着病体的老者。

    那乱蓬蓬的头发,和深陷的眼窝,无不说明眼前的老者,身体状况不佳。

    咳咳!

    老者咳嗽了几声。

    这才甩开了一旁年轻人的手臂,朝着他恭敬地一拱手。

    “徐州牧陶谦,恭迎曹老爷子大驾!”

    “徐州牧陶谦?”

    36  “你是陶州牧?”

    曹嵩的双眸猛地大亮。

    “在下现如今,不过一区区平民。”

    “如何当得起陶州牧如此大礼啊。”

    “当得起。”

    “当得起!”

    陶谦朗声笑道。

    “想当初,曹老太爷身为太尉。”

    “为我大汉的安定,付出了不少的心力。”

    “本州牧心中感激,特来相迎。”

    花花轿子,人抬人。

    听到陶谦的夸奖,曹嵩喜不自胜。

    那一年多的太尉经历,乃是他一辈子的骄傲。

    如今见陶谦提及,曹嵩自是颇为自得。

    他急忙从马车上走将下来。

    这才朝着陶谦一拱手道。

    “老夫愧不敢当啊。”

    陶谦朗声大笑道。

    “本州牧在城内,备好了美酒美食。”

    “还请曹老太爷,务必赏光。”

    曹嵩推脱不掉,便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下来。

    之后的两天,陶谦好吃好喝地供着。

    曹嵩却是呆不住了。

    在一次酒宴上,曹嵩端着酒盏,请辞道。

    “感谢陶州牧的殷勤款待,然老夫还有事在身,不便久留。”

    “等酒宴过后,老夫便欲起行。”

    陶谦叹息了一声。

    “本想好好再多留曹老爷子几天。”

    “只可惜,曹老爷子急着想见到曹州牧。”

    “既然如此,本州牧便不再强留了。”

    “只是这一路之上,恐有黄巾士兵出没。”

    “本州牧安排亲信,亲自护送曹老太爷进入兖州。”

    “如何?”

    曹嵩不由地大喜。

    他带着一百多车的钱财。

    这一路行来,那是胆战心惊。

    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如今有陶州牧亲自派人护送,自然是求之不得。

    曹嵩一拱手道。

    “如此,便有劳陶州牧了。”

    “好说。”

    陶谦一招手。

    “来人啊,将都尉张闿,给本州牧叫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