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红楼之神瑛侍者只爱种田 > 第105章 大结局 三年之约,林妹妹等等我

第105章 大结局 三年之约,林妹妹等等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

    和亲?老者瞳孔微缩, 面上却故作镇定道:“什么和亲?”

    宝玉冷笑了几声,心中很是气愤;对海疆人和这个老者更是不喜,所以摊牌道:“我早知你向海疆王建议, 要我胞妹和亲,以此好要挟我为你们海疆做事。”老者大骇,愤怒的看向那几个看押宝玉的人;这几个人怎敢将这种消息让宝玉知道!

    宝玉继续道:“我建议你还是带我去见你们的王, 不然只有那张培植方子你也是种不活圣树的。”宝玉又补充一句道:“你们的圣树, 快死了。”

    那几个看押的人听到圣树将枯死也慌乱了起来,对于海疆的百姓们, 圣树是他们一生的信仰;而海疆王也是通过其对圣树的信仰来收拢住百姓们的心。

    “我怎知你说的是真是假?”老者眼神早有些慌乱, 宝玉何时知道圣树快要枯死一事。这件事可是只有他一人知晓, 连王都被他瞒着未说。

    “信不信由你,那圣树约莫剩下不到一年的光景;现在仅是掉光叶子,待那树干内腐烂即便是我也没法子救它。”宝玉拿起桌上的笔玩道。

    那老者一听, 慌了神对那几人吩咐道:“押着他随我去见王。”

    老者带着宝玉快速赶去了海疆王的宫殿,海疆王坐在宝座上未言听老者说完前因后果其面色看不出情绪浮动。

    宝玉也借着这功夫打量海疆王, 这海疆王看着年过五十, 可身形健壮面容不怒自威确实有一股上位者的气息。宝玉也稳了稳心神, 同这般人谈条件首先自是不能露出胆怯的。

    那海疆王听完, 看向宝玉问道:“你何故觉得本王会答应你。”

    宝玉快速的分析了自己现有的信息, 和亲一事也是小花偶然探得的消息;宝玉并未透露给南安王,这也是他选择留下的最重要的原因。若是他逃走了,朝廷送来他的妹妹换走南安王;那他的妹妹

    宝玉分析了现状,探春是最大可能被送来和亲的;他的妹妹还不足婚配独独一人留在海疆, 不必细想也知探春的处境如何了。

    宝玉笑了笑,依着南疆人的礼节行礼道:“其一,我妹妹和亲而来, 大王也只是让我的国家接回南安王,想通过我的妹妹来控制我。可是大王有一事却未能料到,”宝玉十分笃定道:“我的妹妹性烈,南安王离开海疆那刻便是我兄妹二人以身殉国的一刻。”

    海疆王看着宝玉眸里的神采,心里微微吃惊,不免有些欣赏宝玉的胆气;他冥冥之中觉得如果他真那般做

    <了,宝玉说的出做的到。“哦,那你为何又改变主意写出这个培植方法。”

    宝玉续道:“大王既然拿出诚意准许南安王离开,又取消了和亲;我自是要奉上诚意。”宝玉眸中闪了闪光彩,“三年。大王于我三年时间,这三年我不但救活这颗圣树,还会再种活十棵圣树作为感谢大王应允我的谢礼。若三年后宝玉达不到要求,宝玉任凭大王发落。”

    好一个有魄力的孩子!海疆王在心里忍不住夸赞道,宝玉镇定的站在下方等着海疆王的答复;那老者跪在一旁心里是又惊又怕的。

    此时,一个士兵模样的人走入宫殿伏在海疆王耳旁耳语了几句后,海疆王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便暂且答应你。海疆人不会阻拦南安王回国。”

    那士兵方才同海疆王说道有线索显示南安王逃进了禁地,禁地凶险他最为清楚;海疆王去了禁地也可算作半个死人,届时他们即便交不出南安王,那厢朝廷也拿他们无法子。

    至于和亲,宝玉的心性如此,他的胞妹只会同他一般且和亲也只是为了多一个筹码让宝玉为他们做事,如今宝玉已亲自开口并应承下来,自是没有和亲的必要。

    且圣树一事,如今迫在眉睫。

    宝玉见海疆王应允之后,对海疆王道:“宝玉有个请求。宝玉是突至海疆的,宝玉可否书写家属一份请使者代为转交给宝玉的父亲。宝玉只想报声平安,让家里的亲人莫要担心。”海疆王见也不是什么非分的主意便应允了下来。

    宝玉见同海疆王谈拢事宜,便由老者带了下去。那海疆王看着宝玉离去的身影倒隐隐有些期待宝玉功成的那一天。宝玉将书信递给老者,老者审核再三见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书便交由使者带去平安州同贾政等人谈判。

    这两日贾政和北静王想好方策,正待着那海疆的使者来寻他们;那些准备随着黛玉和亲的队伍中早已安插了死士以便届时帮助他们逃脱。

    谁知那使者来递来了意外的消息,那使者道前夜南安王夜逃,海疆人搜查得知王爷逃到了境地;海疆王也曾派人进境地看能否救出王爷,谁料派进去的人没一个活着出来的;王爷如今生死未卜。

    而宝玉为了两国和睦自愿留下,这和亲也不必再有了。黛玉听闻宝玉要留在海疆险些没站稳晕了过去,黛玉嘴里发苦,宝玉一人独留在海疆该如何?

    那使者拿出宝玉的家信递给贾政,又说了几句便先离去了。贾政颤抖着手拿着那份家书,眼眶眦裂他日夜盼着那孩子能回来如今等来的确是宝玉回不来了

    <。

    黛玉红肿着眼呜咽道:“舅舅,可否让黛玉看看那书信。”贾政讲书信递给黛玉转身背对着众人,一时贾政的背影苍老了许多,北静王心里也不是滋味。

    黛玉接过那书信看了一遍,眼睛被泪水打湿有些模糊;黛玉擦掉眼泪不舍得又看了一眼,忽然心中有了一丝异样;黛玉压下这份异样决定先回去后再将书信认真看看。

    黛玉面上还是伤心之色,上前搀扶着贾政道:“舅舅我们回去吧,宝玉哥哥定是不希望看到我们这般。”

    黛玉手上微微使力暗示着贾政,贾政未能明白可看着黛玉那双哭肿的眼睛,心中已是悲凉由着黛玉将人拉回驿站。

    北静王也垂着头在后跟着,那在船只上的使者瞧见几人神色悲痛的离开后;方才放心的离去。

    待回到住处后,黛玉展开那书信再认真看了几眼;心中抑不住激动,黛玉同贾政和北静王道:“王爷,舅舅你们看。这书信有另一份含义。”

    宝玉写的这份书信看似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可这封信在书写时暗含了一封加密。这封加密宝玉曾告诉了黛玉一人,故而除了宝玉,黛玉是唯一个能看到这第二层含义的人。

    黛玉将破解之法说与贾政和北静王知道,几人再看这书信便得到了宝玉最想让几人知道的事:

    “其一南安王未死,请父亲在西岸侧搜索营救王爷。其二,三年后宝玉必回京城。”

    贾政看着那必会京城的几句话,心里激动不已,那份失而复得的情绪溢满胸腔。贾政对北静王说道:“王爷,我相信宝玉,我们即刻按宝玉所说的去做。”

    几人并未急着离开平安州,而是等了一二日,果然等来了南安王。

    北静王一行人秘密接上了南安王便连夜折返回京。北静王将此事告知圣上,二人决定暂且先未有动作且暗中部署待三年期满不惜一切代价救回宝玉。

    三年时光流逝飞快,这三年里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先是迎春嫁了人,那王尚书之子同迎春相敬如宾倒是一对和睦的夫妻。宝钗掌了薛家的生意,倒让人未料及的确是薛蟠力排众议支持宝钗掌权。

    而贾府内,探春的婚事自南安王回京之后便敲定了;南安王感激宝玉救了他性命,带着小郡爷亲登贾府,三媒六聘求娶探春为郡爷正室一时成为一则美谈。

    而林如海也归了京城,黛玉高兴终能长久的见到父亲却未迟迟搬出贾府;林如海知道女儿的心思也并未阻拦。

    宝玉在

    <海疆的这三年,也确如他当年应允海疆王所说的那般;海疆的圣树不仅养活了,宝玉还成功培植出了十棵榴莲树便教会了海疆的人如何种植;其中便有先前在大会上认识的花灵和那青年。

    那青年早已没了初见时的嚣张,对宝玉已是满心崇敬也得益于这二人;宝玉在海疆生活的并不艰难。

    宝玉在这几日已悄悄取得了小花探测到的那件东西,那东西竟是个花盆形状,只是瞧不出适合材质。最让宝玉欣慰的是他本还头疼如何将这大物件不引人怀疑的带走,却没料到通灵宝玉感应到那花瓶竟主动将其纳进,倒是为宝玉解决了不少麻烦。

    宝玉在海疆这三年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也通过自己所学因地制宜改善了海疆人民的种植模式;百姓们都对这位异族人满怀感激。

    今夜便是百姓们纷纷请愿请海疆王宴请宝玉以示感激。海疆王对宝玉这三年的所作也十分满意自是同意的,这一夜海疆人热情好客就是那先前对宝玉颇多算计的老者也放下了成见众人祥和一片。

    宝玉将自己梳理的心得放在桌子上,在海疆这段日子他结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是宝玉心里一直记着一个约定。天还未亮,一场欢宴过后众人还未清醒;宝玉的身影消失在这片岛屿上。

    那伏在宝座上的海疆王睁开眼,看了看案桌上那一摞纸弯了弯嘴角侧身又闭上了眼睛。

    宝玉此行畅通,无人阻拦。

    贾府内众人正紧张的等着连大房那厢的贾赦也随贾政等人一起等着。

    贾赦贿赂平安州的康世忠一事已然被揭发了出来,还有王氏放利钱一事也被捅到了圣上面前;圣上大怒,可念及宝玉,又有南安王,北静王和林如海等求情故而免了死罪,可这活罪难逃。

    贾政并未独善其身,而是上书自道甘愿受罚;贾府愿剥了一切封号官职,也愿拿出府中的家当安抚那些受利钱所害的平民百姓。

    圣上见此,便未深究此事;念着功过相抵,只是贾家三代之内不得再为官员。

    一夜之间辉煌无限的贾府如今只成了一普通世家,贾政安慰着兄长和王氏;“一家人没事就好,离三年之期快到了。宝玉也该回来了。感恩圣上并未让我们迁出这宅子,元春和公主也未受到牵连。不论如何我们一家子人都好好的就好。”

    贾赦经了此事倒似换了个人,不再如以往那般荒唐了。

    贾家自查了家产之后府里的下人缩减过半大多的家仆见风声不好趁着抄检家产之时得了卖身契走了,倒是几

    <个大丫鬟和周瑞家两口子这些常年伺候主子的都未离开。

    王熙凤本想劝晴雯借着这档口离开,宝钗如今已成了薛家的当家人,薛家的皇商地位也稳,晴雯得了自由宝钗定不会亏待她的。

    谁知晴雯那丫头极倔,嚷嚷着要在贾府等宝玉回来。“晴雯是宝二爷的丫鬟,二爷一日不回,晴雯便不会离开。”劝说几次,王熙凤见晴雯主意不改也欣赏晴雯这丫头忠仆的性子便未再劝了。

    离宝玉说的三年之期已过了半月,黛玉在贾家焦急的等待着;宝玉定不会有事的,宝玉说到做到的。

    黛玉似是感应到了什么,放下手里的罗扇跨过贾家一道道门槛走到那正红的大门。

    黛玉犹记得同宝玉初次见面时,是宝玉带着她自这正门走过;黛玉怔怔的看着这道门手伏在门上,深吸了一口气,对看门的下人道:“将门打开吧。”

    那下人不知黛玉为何如此说,却也未拒绝按照黛玉的意思打开门。这些时日,黛玉都会让他们将大门打开,贾府的下人们也知道黛玉此举是为了等他们的少爷回来。

    黛玉闭上了眼睛深吸一气,再睁开眼时看到门外那日夜思念的身影,黛玉笑出了声,只是眼泪不听使唤止不住的沿着眼角滑落。

    那人朝黛玉张开怀抱浅笑道:“黛玉妹妹,我回来了。”

    (完)

    <

    <

    <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