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跟前男友的死对头谈恋爱 > 第9章 红溪酒楼

第9章 红溪酒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钟盼儿行动很快,在得到了谢听澜的明面准许之后的当晚,她就偷偷出了城。

    马车是谢听澜早就给她准备的,车夫和马都是一等一的好,车速快且稳。

    差不多两个时辰,钟盼儿和金鱼就到了红溪镇。

    刚下马车,一股恶臭就扑面而来。

    红溪镇镇子不大,主街道一眼就能望到头,街道两旁的农舍门前灯笼稀稀疏疏地亮着,但家家紧闭房门,道路两旁或坐或卧密密麻麻摊了很多人。

    金鱼解释说:“这些都是之前为了治病花光积蓄如今无家可归的人。”

    钟盼儿点头,见有几个人朝她们方向走过来,连忙带着金鱼躲到了镇口旁的一棵大柳树之下。

    那几个人走到离她们二人最近一个摊在草席上奄奄一息的“流浪汉”面前,为首的那人掏出一包不知道什么东西丢给他,语气恶狠狠的:“吃了它,你就解脱了。”

    说完扭头就走,一群人“浩浩荡荡”又奔向下一位。

    金鱼说:“发的好像是药粉。”

    钟盼儿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那些人的发放对象都是一些行动极其不便眼看就要立马去往西天的人。

    等那些人走远后,钟盼儿给自己和金鱼蒙上特制的面纱,面纱是用药水浸泡过的,能有效预防大多未知传染性疾病。

    随后两人走到离自己最近的那人面前,钟盼儿轻声询问:“老伯,那些都是什么人?”

    老伯生病看起来像是已经很久了,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瘦成骷髅似的手指不断痉挛,他摩挲了会儿手里的药包,极慢极沙哑地说:“他们是官府的人。”

    钟盼儿心思电转,明白过来当地官府是一种什么样的处理方法了。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发下来的药粉应该是毒药,至于药性与症状,应该也与这些人所得的瘟疫症状差不多。

    等人吞下死亡后,当地官府就可以因疫而亡上报,从而获得大量朝廷慰抚款。

    既消减人口又有了个中饱私囊绝佳的借口,的确是个不错的决定。

    这种草菅人命的事情钟盼儿见得多了,没什么大的情绪波动,倒是金鱼有些看不惯,愤愤道:“真是混账,早晚有一天要杀光这些贪官赃官。”

    钟盼儿笑:“没想到我们家小金鱼还挺有正义感。”

    金鱼脸色一红,像是有些不好意思。

    回太子府的时候,钟盼儿还带回来了一包药粉。

    果不其然,的确是跟瘟疫症状相似的毒药,但这药粉中有一味药的味道非常奇怪。

    钟盼儿又掏出两个陶瓷瓶,其中一个里面是她用银子和药粉从红溪镇一个病人身上换来的血液。

    另一个里面则装的是刚从一个死去没多久的病人身上剜下的一块腐肉。

    没错,是腐肉。

    按理说,一个刚死没多久的人,身上顶多会有瘢痕会有痘痘等,但不会腐烂的特别快,更不会散发着一种奇臭无比的难闻味道。

    她将这块腐肉泡在专门让谢羽搞来的高纯度白酒中,又放进去两三样已经磨成粉的草药。

    这草药是专门用来稀释并提取其余药物成分的,钟盼儿准备泡个两三天,稀释下腐肉中的成分再做研究。

    至于那个毒药药粉,她仔细对比验证了一下,发现其中那个味道特别奇怪的药来自一种草药,叫漆琉草,之前大多生长在姜国,因为这种药草有很强的依赖性,就被大晏禁止了,所以姜国被灭归于齐国之后,这种药草基本都生长在齐国境内。

    这重重的巧合不得不让钟盼儿产生一些阴谋论。

    第二天,钟盼儿又去了一趟红溪镇,当然一直都蒙着面的。

    这次她到了红溪镇之后,没去看那些躺在主街道两旁的流民,径直去了镇上唯一的一家酒楼。

    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红溪酒楼人烟稀少,钟盼儿和金鱼到的时候,酒楼里没有一个客人,唯二的两个伙计也在柜台后面打瞌睡。

    钟盼儿敲了敲柜台,说:“要两份粥。”

    伙计看到都这种时候了竟然还有客户很是震惊,看到是两位姑娘后更是震惊,随后竟然小心提醒她们:“姑娘,您也看到了,最近镇里不太平,你们还是赶快走吧。”

    钟盼儿觉得有些好笑:“不碍的。”

    金鱼也跟着点头。

    伙计看了看她们,见她们决心不走,于是跟另一个伙计商量了下,妥协道:“那您二位等一下,我们已经很久没开过火了,粥得稍微等一会儿。”

    钟盼儿点头表示没关系,等伙计去了后厨之后,两人找了块靠近门口又正对着门口的位置坐下。

    金鱼:“姑娘,您打算做什么。”

    钟盼儿没说话,想了想,掏出一包药粉递给她:“你去后厨看看,告诉他们多做些粥。记得把这个东西加进去。”

    金鱼惊讶:“这……难道是解药?”

    钟盼儿摇头:“这只是我昨晚根据那些人的症状紧急调配的,只在谢羽给我的一些小白鼠身上试验过,能短暂压制那些瘟疫在人体内的蔓延,让大家的痛苦减少些。”

    金鱼依然有些惊疑,钟盼儿拍了拍她肩膀:“放心,去吧。我研究过了,这种瘟疫虽然难解,但也并不是毫无办法,但保险起见,咱们只是得循序渐进。”

    而最好的循序渐进的办法就是直接走入群众当中,其中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免费施粥。

    钟盼儿来的时候让金鱼打听过了,这家酒楼虽然是镇中最大的,伙计也少,但老板人很好,是个出了名的大善人。

    前几年红溪镇闹灾荒,这个老板还曾大开粥厂免费施粥,深得百姓信赖。

    钟盼儿原本是想着先跟老板联系一下的,但奇怪的是,老板前段时间生病回老家了,最近酒楼一直都是两个跑堂的小伙计打理。

    可能是因为老板平日里对小伙计很好,伙计们对老板也死心塌地的,这段时间即便老板没在,两人不仅没卷款跑路,甚至还尽心尽力将酒楼打理得井井有条。

    也不知道金鱼是怎么交代的,反正等粥做好后,的确是一碗又一碗地往外端出来的。

    钟盼儿尝了其中一碗,点了点头,她的药已经放进去了。

    而金鱼早已很有眼色地同两个伙计一起招呼着将粥端给了酒楼门口的一些“流浪者”。

    酒楼原本名声就好,两个伙计又是常施粥的老面孔。

    所以这一趟很顺利。

    另外,虽然谢听澜说不介意她用自己太子妃的身份做事,但钟盼儿不是什么不识大体的人,再者谢听澜此时并未登基,还只是一个四面楚歌的小小太子。

    她不想给谢听澜带来麻烦。

    所以她在红溪镇一直化名“朝阳”,一是隐藏身份好办事,二则是朝阳也意味新生。

    新的一生,首先要好好活。

    钟盼儿红溪酒楼施粥的行为获得了镇民的一致好评,喝完粥后身体逐渐康健更是让钟盼儿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拥趸。

    金鱼有些激动,施粥的劲头也更足,天天天不亮就催着钟盼儿起床去红溪镇。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天天如此。

    钟盼儿本来原主身体就弱,如今又不得不每天早起,她甚至都觉得自己要被金鱼折腾得英年早逝了。

    金鱼义正言辞:“哎哟我的朝阳姑娘,您现在可是红溪镇的救世主,难道不应该有点救世主的大道担当吗?”

    钟盼儿翻白眼:“这世界上哪有什么救世主,要不然早就实现所谓天下大同了。都是自己救自己。”

    说是这样说,钟盼儿还是每天都会根据喝过粥的人的症状变化来更新改进一下药粉,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还未制作出真正的解药,但镇子上的人身体到的确以非常明显的症状慢慢变好了起来。

    久而久之,对于红溪镇如同救世主一般的、不知来处亦不知归处的朝阳姑娘“小菩萨”的称号也慢慢传了出去。

    而在施粥的第二十六天,钟盼儿终于等来了自己要找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