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318章 风烟望五津,四

第318章 风烟望五津,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离他们最近的哥舒翰, 眼睁睁看见这三个字恍若实体落地般砸下来,情急之下顾不得其他,踏前一步挡在王忠嗣身前, 脱口高声大叫。

    “圣人!不可啊!”

    殿上站班的右骁卫哪里容得他在御前放肆,八个人一拥而上, 把王忠嗣左右架牢, 三两下就拖出去了。

    董延光踏前一步,落井下石。

    “贻误战机,消耗国帑,导致大败……三条重罪在身,王将军本就是负罪进京,只因圣人宽仁,才予他机会自辩。可是他呢?却在大殿上大言不惭, 胡搅蛮缠,反将罪责扣给天子。这等倒行逆施之辈,为何不可杀?”

    哥舒翰是突厥人,世居龟兹,母亲尉迟氏是于阗王的公主, 他白黄混血, 生的扁平眉骨、细长眼睛,大盘面,背后垂五根黑发辫, 时人称为索头,身穿翻领窄袖胡服, 脚踩翘头黑靴,右耳穿孔挂着一串红红绿绿的耳饰。

    他年轻时曾混迹江湖,仗义疏财, 如今虽已年逾四十,身上还带有蛮族浪荡骁悍之气,压根儿没把战绩平平的董延光放在眼里,咳嗽了声,大是嗤之以鼻。

    “做多自然错多。王将军一线对阵吐蕃数十年,战功累累,极有心得,他一人为国家立下的功劳,当得董将军十人!所以圣人召他回京,本就不是问罪,而是商议。”

    董延光眼底闪出一丝狠色,装作没听懂。

    “商议?圣人天纵英才,何须与臣子商议?你的意思是,你也不赞成攻打石堡城吗?”

    “——臣,”

    哥舒翰眯起深绿眼眸,逼视着这个碌碌无功,专会在圣人跟前下同僚眼药的家伙,半晌竟然露出了一个有些冷酷的笑容。

    “臣从军六年,去岁起王将军兼任河西节度使,便提拔臣为牙将,王将军对臣有知遇之恩。所以臣方才御前失仪。”

    他拱手向李隆基道,“臣告罪。”

    李隆基摆手,“有恩当报,不妨事。”

    董延光听得窝火,追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公事私事岂可混为……”

    “圣人!”

    哥舒翰扬声打断董延光,眼望着李隆基,态度恳切而不乏劝谏之意。

    “石堡城地形险固,吐蕃举国而守,国朝想攻下此城,必定损耗数万士兵。此乃王将军宁愿违逆圣旨也不肯出兵的原因。”

    哥舒翰的口音和长安人差异很大,带着一种弦乐才有的低沉豪迈,每个字拖着嗡嗡的尾音,仿佛一串沉重的鼓点替他强调。

    ‘损耗数万’四个字说出来,顿时犹如一只哀鸣的黑色雄鹰,从大殿的门窗墙缝里煽动起死亡的恐怖气息。

    畏惧如同电流般飞快传播。

    过去三五个月,在场的近百位亲贵重臣,家家都有儿郎子侄想方设法调去王忠嗣麾下,以图功劳身份,荣归长安。

    石堡城对他们来说,仿佛瓮中之鳖,谁都可以取,谁取了都能换一世荣耀。乍然听哥舒翰把此战描述的如此棘手,群臣无不悚然而惊,瞠目结舌,细微声响此起彼伏。

    哥舒翰瞥了眼神色警觉的李林甫,冷冷道,“吐蕃日益强大,雄心勃勃与我大唐争锋,以至国朝四十七万兵马,半数用于抵御吐蕃。这些人马,不论是战是守,亦不论分散于安西、陇右、河西、剑南,还是长途调兵汇聚一处,其人吃马嚼,冬袄夏衣,固定开支都无法压缩。所以,方才相爷与王将军的争论毫无意义。要想节流,唯有缩减兵员而已。”

    “——你!”

    所有人呼吸都是一顿,几道目光紧紧钉在了他脸上。

    李林甫自坐稳相位以来,颐指气使,手挥目送,灵巧而坚定地弹奏着大唐这把绝妙的琴。六部而至州府的各条线路上,一个个疙瘩被扯开,一团团乱麻被理清。经他手发布的政令,犹如扁舟划水,顺畅而迅捷地抵达帝国的各个角落。

    十几年了,他从未被人当面顶撞过,顿时忍不住要出言训斥,却见哥舒翰恭谨地低低头,轻描淡写送上一顶高帽。

    “大军在外一日,吃穿花用都从士农工商嘴里挤巴出来。相爷体谅天下悠悠众口,乃是相爷仁爱,臣感佩。

    董延光自觉受到轻视,提声喝问。

    “哼,你这条舌头倒是灵便,说来说去,两头都不得罪,我只问你,石堡城,到底该不该打?谁去打,多少兵马打?”

    周围顿时一静。

    照哥舒翰方才所说,当真要打,此刻镇守在石堡城东北侧的兵马已是填进深坑的活死人!

    李隆基居高临下俯视中枢臣子的少见多怪,倏而朗声一笑。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打仗,自然要做必死的准备!”

    哥舒翰点头。

    “圣人所言极是。臣等追随王将军,日日枕戈待旦,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至于石堡城,臣以为,有所失必有所得。人,死一万还是死五万,有何分别?国朝长守不战,难免令吐蕃孳生野心,频频试探,与其千年防贼,倒不如汇聚一点,挫其锐气,狠狠打,打就打得他怕!打得他再不敢探头!”

    哥舒翰骤然转头看向满朝文武,拿出一副要杀他们的子侄祭旗的豪迈。

    “——诸位说,是不是?”

    ————

    天色渐渐发灰,龙池殿笼罩在夕阳朦胧脆弱的淡紫色霞光里,拖出悠长黯淡的影子。

    哥舒翰催促着右骁卫朗将一路纵马狂奔,甚至从春明门出宫后接连抄了几条近道,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理寺监牢。

    功勋盖世的当世战神王忠嗣忽然身陷囹吾,甚至即刻就要问斩,差役们措手不及,正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七八个人站在廊下交头接耳。

    哥舒翰手里高举御赐的金牌,大踏步绕过他们,冲进巷道,一脚一个踢飞层层值守的差役,在昏暗中连转了几道弯,终于看见背对门口,已经去冠脱衣,身戴枷锁,双手拷在胸前的王忠嗣。

    ——短短大半个时辰,他鬓边的白发怎么好像都长长了些!

    “王将军!圣人放过您啦!”

    哥舒翰长长吁了口气,扑通一声单膝跪地,手把着牢房的栅栏大喊。

    简陋的牢房里只有一扇小小的窗子,投下一块变形的楔形光斑,带来仅有的一点生气,其余阳光不及之处皆是阴暗潮湿,堆满肮脏可疑的稻草。

    王忠嗣怔怔转身,待看清来者何人,立刻爆发出一串又沉又急,仿佛要把心肺活生生从喉咙里呛出来的咳嗽。

    哥舒翰双肩颤抖,担忧道。

    “将军在边地受了风寒,一路舟车劳顿,难有休整,果然就病势沉重了呀!”

    王忠嗣咳得无法开声,胸腔起伏不止,像个四面漏风的旧风箱,呼哧带喘,勉强指着哥舒翰。

    “你!你!”

    他脸胀得通红,声音沙哑干瘪,好半天才愤慨地质问。

    “——你答应他了?!”

    哥舒翰头先在石堡城已劝过王忠嗣多次,今见他鬼门关上走一遭,竟还是这么固执,丝毫不肯领情,恨得一拍栅栏。

    “他的天下万姓,他的百官亲贵,他不心疼,你管他的!喜欢送命,咱家干就是了!旁人去死,我得紫袍,亏吗?”

    王忠嗣久久瞪视理直气壮的哥舒翰,面上青筋暴起,眼眶里涌起通红的泪水,仿佛一头陷入绝境的野兽,扬起手上重枷,咣咣猛砸栅栏,片刻手腕上就出了血。

    “我提拔谁不好,偏偏提拔了你这个没人伦的东西!他的天下万姓?什么叫他的?那是我大唐的百姓,我大唐的精兵强将,不是他李隆基的私兵!他不心疼,我心疼!”

    “我没人伦……”

    哥舒翰一口血几乎要呕出来,艰涩地顿了顿,扬手撕开腰带,隔着栅栏,用细白布条狠狠勒紧王忠嗣的伤口。

    “我不去替他驱赶人马送死,你明日就要问斩,值得吗?

    牢房里静悄悄的。

    左骁卫和差役们早就全部退下,以免遭受无妄之灾,墙上火把熊熊燃烧,仿佛知道世间万古如长夜,缺一点光明的地方,就是无止无尽的黑暗地狱。

    “怎么不值得?!”

    王忠嗣怒目相向,酝酿着骂醒手下爱将的金玉良言,可哥舒翰却已慢慢笑起来,那笑容里带着疯狂。

    “将军不如看长远些。圣人非要开战,不惜许诺我做鸿胪卿,兼西平太守,摄御史中丞,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陇右节度使……你听听他给的这一串子头衔,比你节度四镇差在哪里?我在外头打仗时,他忌惮军心不敢杀你,至于打完之后……”

    哥舒翰嘿嘿狂笑。

    “我如果胜了,圣人必定雄心万丈,再拓疆土,打吐蕃、打南诏,不把四十几万人打掉一半,他不会收手。我如果败了,哼哼,朝中这几个酒囊饭袋互相撕咬,倒霉的还是我河西官兵。既然如此,我还顾得上别人吗?不如趁机揽些兵马在手上。他真把我逼得绝了,哼!……哼!”

    哥舒翰沉重地喘着粗气,分明嘴里含着话,却是使了半天力气都没吐出来。

    “……”

    王忠嗣张了张口,那一刻连他自己都听出话音里的恐惧。

    “这场仗打完,大唐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卷结束。

    关于石堡城该不该打,值得牺牲多少人打,历史上李隆基和李玙就是有矛盾。皇甫惟明和王忠嗣接连派往石堡城,一个战败,一个久怠不战,作者窃以为,这是长安接连发生韦坚案、杜有邻案的真正原因。

    他没有糊涂到看不出李林甫是出于凌驾储君的野心罗织罪名,他就是不满李玙隐隐挡在石堡城前面,不让他拓地千里,功垂千古。

    为什么皇甫惟明和王忠嗣要提着脑袋给李玙办事呢?

    小说里可以解释成私人情谊,两个人确实都和宗室关系密切,尤其是王忠嗣。但当时所有的武将,除了安禄山往后提拔的那堆外,都和宗室关系密切。事实上这就是培养异姓武将的路径,从亲贵故旧的二代当中挑选,从小培养感情,才能信任。

    但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与李隆基父子一样,是政治动物,有抱负。他们支持李玙,主要是因为李隆基年纪大了,早晚要新老交接。

    个人基于不全面的知识,支持不打,但李隆基也许是对的,不打,吐蕃扩张的更嚣张。

    最后,王忠嗣同志牛逼,千古。

    但哥舒翰同志拥有李白的诗句,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夺紫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