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378章 江流天地外,二

第378章 江流天地外,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卿卿顿时笑起来。

    “诶呀, 你怎么早说?咱们去阿娘那儿过夜,强过躺在这野地里,蚊虫好多, 咬的我满手都是包。”

    六郎打量她, 压低声音在她耳畔。

    “杜娘子想见太子,你把这一大家子人拉过去,定要露馅儿。”

    卿卿气哼哼地踢了一脚柴火。

    “我就明白阿娘怎么想的,人家夫妻之间, 有商有量,你看大姐和大姐夫, 杨家人都死在祖父手里,大姐夫怎么怪大姐?”

    六郎眼底神情微变,没有直接回答。

    “阿耶有大哥, 还有五千兵马, 大姐、姐夫都能干,你有我,独杜娘子孤身在外, 杜家大郎官全听那蛮族娘子差遣,海桐到底是血亲,且一无兵马二无武艺,见识有限, 一群妇孺乡民,以何自保呢?”

    沉寂数息, 卿卿呀了声。

    “真的是!”

    “长安城破,她最担心的是你,你再露面儿,她什么退路都白做了, 定要冲进城去找你,那岂是自投罗网白白送命?”

    “那我该怎么办?”

    卿卿头猛地一抬,没想到六郎没有答案,反而高深莫测地笑了笑。

    “你自己想你要怎么办罢,她只有你这一个女儿,你管她,就没人管了。至于我,要照管太子府周全,却没法单顾你。”

    卿卿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徐徐挺直腰背,双手交叠着搁在膝盖上,过了很久才皱眉道,“我应当去找阿娘,至少给她报个平安……过,能耽搁大姐,只我这趟脱队,知何时才能再与你们汇合啦。”

    六郎瞥了她一眼。

    星光下,官道宽敞通达,空空无人,犹如一条白练铺在草场上。

    六郎振臂一指。

    “你瞧,这条路就叫做陈仓道,向西南可至扶风、陈仓、大散关,每两百里一处驿站或县治,休息、取水皆十分便捷。从勉县再转金牛道,则可至广元,那便是蜀郡管辖范围了。圣人年迈,经起颠簸,御驾宽大沉重,只能走大驿道,我们却能抄近路。据我估算,最迟七月末就能与他汇合。”

    “至于马尾村,”

    六郎指向官道转弯处显眼的岔口。

    “那条小路通向一个水塘,是给驿站供水的,从前塘边有个包子铺,如今已荒废了,只留下一座草棚。寻常商旅至多走到水塘即返回,或是在草棚借宿,你要与人搭话,过水塘继续往前,最多二里地,穿过白杨林,再走四五百步就有村落。到那儿,你说找袁家人。”

    他说一句,卿卿默念着记诵一句,记熟了忽然抬脸笑道,“才二里路,刚好我走过去,你就能一个人骑一匹马了。”

    六郎眉梢一挑,意外地问,“你要我送你去?”

    “要,我天亮就走,我走了你再喊大姐起来。”

    卿卿瞬间仿佛长大了好几岁,继而问了个六郎始料未及的问题。

    “那天在我阿娘那儿,你突然走开是去找谁?从前的太子妃吗?可我听说她早已离京,根本在关中啊。”

    陡然提起英芙,六郎眼底闪出一丝泪痕,然后强行压制下去。

    “我是找阿娘,有个人,很信任我,可我辜负她了。”

    ——肯定是个女孩子!

    卿卿大为震惊。

    从小她就羡慕红药有李俶。

    红药总是很骄傲地挺起胸膛说‘我大哥’,卿卿有样学样,最喜欢说‘我六哥’。可是后来红药讨厌初音,又讨厌崔氏,卿卿就很得意,因为六郎从来没有过别的女孩子。

    “城破那日我来及去救她,因为你。”

    六郎极温柔地看着卿卿。

    “所以你要活得好好的,要浪费了六哥一片心血,陪你到此处。”

    平凉郡。

    李玙稳稳放下酒壶,望向杜鸿渐,做了个请的手势。

    一瞬间,杜鸿渐几乎有点欣赏这个做老了的太子了,但他并没有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只是笑嘻嘻地继续推杯换盏。

    沉浮宦海数十年,杜鸿渐很清楚,李玙的处境并没有看起来那样从容。

    ——六月十五日到新平郡,十六日到安定郡,十七日到彭原郡,十八日到平凉郡,四地中唯有彭原郡太守李遵未弃城逃跑,且率士卒出城相迎,献上衣物粮食及招募甲兵数百人,其余三地皆空空如也。

    然后至今,七月初九,李玙还滞留在平凉郡,无所依从,四面观望。

    过也是束手无策,啥也没干。

    人虽然没挪窝,但远在数百里外灵武的杜鸿渐居然听到了一条只有改朝换代时才会突然出现的流言。

    据说,李玙抵达新平郡的当日,西北方的天空中就出现了一道宛如楼阁的白云,乃是天子之气。

    数日后新的流言是,平凉有彩云浮空,白鹤牵引,李玙居住的房屋上还有黄龙休憩,于午后腾空。

    杜鸿渐对此嗤之以鼻。

    纵观帝国十大节度,有资格拥兵自重的,只有安禄山麾下平卢、范阳、河东,远在河西走廊以西的北庭、安西,以及郭子仪兼任的朔方、河西、陇右。

    破潼关前,郭子仪与李光弼正在河北与史思明鏖战,本来形势一片大好,没成想圣人居然直接弃城逃走,气得郭子仪连夜拔营回军。

    消息传来,留守朔方的留后使杜鸿渐、六城水陆转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等一众后勤官员,无捶胸顿足,大声嗟叹,排演兵法数日后,更是直接喊出了‘昏君误国’的僭越之语。

    郭子仪虽然还没回来,但众人已经打起了乱世出英雄的小九九。

    旁人威望够,但重兵劲旅,地处要塞,唯一可与安禄山一战的朔方军就分量十足了。

    甚至——如撺掇郭子仪登高一呼,朔方军未必能成为潜龙之地!

    思及此,杜鸿渐笑了下。

    “再过两三日,大军即可回到朔方治所的灵武,到时郭将军稍事休整,便来平凉拜望太子,共商平叛大计。”

    他音调一转,戏谑地笑了。

    “或是请太子亲笔写一封书信,请示圣人;或是臣往返成都一趟,替大将军传话,或是,圣人旨意已在途中,日即到?”

    李玙微微闭了下眼,又睁开,平淡地摆了摆手。

    “那倒必,郭将军想要何等旨意,孤都可以发。”

    平凉郡是个边陲小城,郡守早已逃窜,临时认命了李倓代替。库房中无甚好物招待杜鸿渐,但红烛与美酒还是应有尽有。

    灼灼火光下,李玙侧影硬朗,自有一股风吹雨打都怕的岿然坚定。

    杜鸿渐将信将疑,对他处境窘迫却敢大放厥词的胆色有点佩服,转念一想,传说中马嵬坡那夜,李玙亲手把刀架上了圣人的脖颈。

    如果当真,倒是个狠角色。

    “——啊,殿下今夜必是喝多了,臣之罪过,喝了喝了,呵呵,这天子诏书,岂能想如何就如何啊?除非……”

    杜鸿渐舔了舔嘴唇。

    “国玺已在殿下手中?”

    “——哈哈哈!”

    李玙放声大笑,笑得杜鸿渐知所措,甚至下意识环顾四周,以为他铺排了鸿门宴,以笑声为号要做什么勾当,直到看见那护卫着李玙,须臾曾离身的广平王李俶也跟着笑,并没有拔刀威吓的意思,才稍微放下心。

    “殿下,这,微臣知,方才言语有何可笑之处?”

    李玙朗声道。

    “每当改朝换代,传国玉玺都会几经流散,甚至再度现世时难辨真伪。譬如三国时,多地皆自称手持国玺,可代天,行事。孤记得杜郎官是进士科出身,饱读诗书,难道知国玺云云,只是象征借口,并非天子权力之由来?”

    “啊,是……”

    杜鸿渐额头冷汗顿起,勉强回应。

    “但那是一朝将尽,亡国之时嘛!如今虽有叛军,但圣人威望高企,凌驾于……嗯,旁人之上,有没有国玺,差别还是很大的。”

    “孤说有,自然是有。”

    李玙的声音得体平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仿佛两人正坐在龙池殿上,纵论今科的策论题目。

    杜鸿渐却听得出他静水之下涌动的暗流。

    “臣,请太子明示!”

    掂量片刻,杜鸿渐终于一掀袍角,直挺挺对正李玙叩拜下去。

    这种五体投地的大礼,对尚未亲政的储君是犯上的,与其说他拜的是李玙,倒如说是李玙口中已然到手的‘国玺’或者‘诏书’。

    李玙按着心口咳了两声,蹙眉道,“尔等几时拥戴,以何借口拥戴,孤都可以配合,总之只要尔等上奏劝进,出三日,圣人必发诏书禅位,至于金册金宝,以路途计算,最多月余可至,则各位皆有从龙之功,朔方军则由边防军转为中央军,直属于孤,郭子仪、李光弼加授同平章事,其余人等官升两级,如何?”

    他,他在谈买卖吗?

    可这是国之储君,,按他的说法,数日之后他就是新君!

    竟公然卖官鬻爵??

    杜鸿渐双眼瞪得溜圆,李玙却示意他要废话,冲李俶挥了挥手,后者迈步上前,从怀中掏出一道明黄卷轴。

    杜鸿渐顿时嘶声。

    但他的震惊还没诉诸于口,就更大的意外震慑住了。

    ——这份圣旨竟然全文空白,但盖上了国玺和圣人私印!

    果然是,他说有,就有!

    杜鸿渐的脖子仿佛一柄铁钳死死掐着,驯顺又胆颤,兴奋又痛快地迫臣服在李玙面前,连彼此的呼吸都能拂过对方鼻尖。

    “臣,臣请太子转进灵武!”

    “朔方军聚集天下精兵强将,其中大半已随郭将军讨伐史思明,但目前尚有兵两万,马匹四千,皆青壮雄健!还有粮草布帛满仓,可供三万人食用半年!而且吐蕃已请和,回纥也想归附,国内各处郡县大都坚守城池,抵御叛军,期待李唐复兴。太子如能扬义帜于灵武,则向北交揽诸胡,向西收拢河西、陇右,将来以此为根基挥师长驱,南下收取中原,定能重定李唐万世基业!臣这就传信郭将军,请他务必三日内率大军返回灵武,举办登基大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