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长安不见月 > 第414章 君言不得意,二

第414章 君言不得意,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杜若退席更衣, 闻莺担忧,追上来说了两句话,被她悻悻挥开。

    转过回廊, 再过一道门便是内廷范围。

    今时不同往日, 前朝后廷的区隔已经淡化,新征召的女官、宫女皆是灵武本地妇人,时时请假回家,或是带三五岁孩童入宫站班缝衣, 宫规荡然无存。

    所以看见郑旭站在门边,杜若并不意外。

    “娘娘, ”

    郑旭谨慎地确认她身后无人,“微臣有要事禀告。”

    杜若对他没一点架子。

    “就在这儿说。”

    “微臣有个朋友,城破日顾不上家眷, 托微臣照看……”

    “李冰芜在灵武?”

    杜若一抬头。

    郑旭的眼睛瞪得溜圆, 八尺高的汉子,拳头比她头还大,倒像是给吓住了, 啪沓沓直往后退。

    “微,微臣不知道什么李冰芜。”

    “胡说!”

    杜若反驳,“同罗首领知恩图报,会记这笔账的。”

    “娘娘慎言!”

    郑旭心惊肉跳, 紧张地四面看了看,很怕隔墙有耳, 更拿不准杜若和同罗部到底是什么关系。

    半年前她才刚一露面,同罗部紧跟着就来了,这回出使回纥,郭子仪担心路上遇到同罗伏兵, 或是到了才发现同罗已是回纥盟友,落个自投罗网。但两桩事都没发生,同罗人消失的无影无踪,并没冒出来寻仇。

    看起来——同罗已无心针对灵武,或是,清楚灵武的诸般动向。

    他凑近些,想再试探两句。

    杜若瞧他一眼,直通通问,“阿史那的遗骸,也是你收敛的?”

    郑旭的神色变了,上下打量杜若,语气生硬。

    “娘娘,您的私仇,李林甫和谢君同已经死了,至于太上皇和圣人,不配灵武百姓陪葬!”

    杜若皱了眉,道理是没错,可身为天子近卫,这话还是过分了。

    “郑将军怀疑本宫暗通敌营?当初在大非川,您放同罗妇孺一马,在湟水县城您又救下李冰芜。仆固将军前线厮杀,提着脑袋不说,还赔出去两个女儿。郑将军却在后方收容敌人遗孤,养虎为患,真摊开来,您比我更像脚踩两条船。”

    郑旭气得脸都青了。

    然而这是内廷,她是皇后!

    他别过头不看她,一巴掌拍在廊柱上,震得灰土撒了杜若一头脸,错身时杜若拽住他胳膊。

    “李冰芜还活着吗?”

    郑旭扬手甩开,没回答。

    一串脚步声从前头来,打头的是李辅国,杜若远远瞟见心里便发烦,郑旭顺着她的眼神望过去,心里一动,忽然轻声道。

    “娘娘,李轻波是微臣亲自行的刑!”

    “啊……”

    杜若的唇抖了下。

    “在哪?湟水吗?”

    “对,就是奉信王妃去找您的那晚,她一走,就杀了。”

    郑旭犹豫的语气带出一丝遗憾。

    “太子府的秦二想拦,也……”

    杜若没发作。

    她痛心,但也懂。

    同罗小叶护的名号太响亮,郑旭能对冰芜网开一面,但轻波非死不可,就像当初韦水芸的孩儿保不住。这就是李唐最忠直的武将,不用谈什么国法家规,人情伦常,甚至不用谈郑旭身在李玙阵营,且对星河有过一丝情愫。斩草除根,不让同罗有机可乘,才最要紧。

    没意思!

    杜若冷笑,一双妩媚的狐狸眼盯着地面。

    灵武城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儿,才十月就连日雨雪交杂,老天爷比她选秀那年还丧气,从行宫大门进来,回廊上全是污泥积水,没人手收拾。

    李辅国已经走到跟前,虾子青的窄衫,腰上锃亮金束带,清爽又神采奕奕,他整个人也意气风发,眼神在郑旭身上扫了一遍,随口问,“郑将军怎么走到这儿来了?”

    “喝多了。”

    郑旭揉了揉太阳穴,满面歉意。

    “下官明日来向圣人请罪,请中贵人记一遭罢。”

    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李辅国岂会放在心上,闲闲应了声,转脸对杜若笑。

    “回纥好大的口气,不过娘娘不必介怀,奴婢有法子应付。”

    “昨夜本宫与圣人闲话,说起同罗接连折了两个首领,新选出来的竟是个女流之辈,也算稀奇。”

    杜若脸上看不出情绪,淡淡道。

    “不过女人不比男人,不爱打架生事,既然没与回纥结盟,兴许猫在哪儿开垦田土,休养生息。”

    李辅国很意外他们对话的尾音落在同罗上,狐疑地瞄着郑旭,郑旭也品出味道来,沉吟着没说话。

    “走罢!”

    李辅国一比手,“天晚了,外官不宜久留。”

    杜若坐在灯下慢慢吃一碟烤豆子,手边压着郭子仪的来信,听李辅国絮絮说起如何挑选宗女,巧立名目,如何不给回纥人落下口实。

    她食不甘味,疲惫地敷衍了两句。

    李辅国看向门口,小内侍摇摇头,他便一屁股坐在对面,拈了颗尝。

    “散席还早,你怕什么?今日份量管够,出不了纰漏。”

    杜若颓然放下筷子。

    “我真没骗你,这量将好,他总不能糊里糊涂坐在那儿应酬公主吧,那公主可是个人精子,差一丁点儿都能看出来。”

    “我知道。”

    杜若揉着眉心。

    外头天色是才磨出来的浓墨,黏腻得一笔蘸起,半天滴不下地。

    “我怕我这么日日的用在篦发水里,早晚也得上瘾。”

    李辅国猛地往前一扑,像心爱的字画被人揉了扔进炭火,急着来抢救,一双手差一点就捞住杜若的发髻,可他还是控制住了。

    他收回手,看见十根指头上精致玲珑的戒指,顶显眼一个是葫芦形的整颗绿松石,戒面比他手指还粗,周边用小金珠做的连珠纹,幽蓝深邃的石头和凝滞的金边相得益彰,叫人感慨‘真金入骨沉’。

    原本这都是给杜若预备的。

    红宝、蓝宝、绿松、碧玺、珍珠,甚至一百匹好马换一颗的瑟瑟,什么色泽花样都有,可她却不肯戴,忽然之间就不喜欢了,不是嫌弃他寻摸来的东西。有日清晨他站在窗外窥伺,看见李玙献宝似的摘了珍珠簪递给杜若,也被她随随便便搁在旁边。

    “绝不会!”

    他斩钉截铁地保证,“我摆弄十来年了,还没上瘾呢。”

    杜若抬眼,轻俏地挑了下眉。

    “没有吗?也许有,你都没发现。”

    清清静静的晚上,她就非要说这些!

    李辅国心里怄着股火,可是对她发火又像是如了她的意。

    自从那日他开诚布公地说了计划,杜若别无选择,半推半就地应承下来,接手呈送给李玙的大半奏章和邸报,朱笔画押,筛检回复,盖私印,甚至给太上皇写信,偶然也给永王写。

    这一手拿出来真叫李辅国大开眼界,原来她仿李玙的字能仿得十足十,连太上皇和永王都看不出来,照这么说,多年前她已经能架空李玙,自行其政,却没伸手。

    两人心不在焉地做着伴,直到夜半李玙回来,李辅国抢在前头去迎,跟章台左右架着,满面堆笑地问。

    “可把那公主喝倒了?”

    李玙满身酒气,闻言嘿嘿一笑,空着两只手捋袖子,眼神竟还颇明锐,盯了李辅国一阵,问他。

    “你瞧出来没有?那个移地健,在长安待过。”

    李辅国愕然,“嗯?奴婢在时,他没开口说话。”

    “他不敢!”

    李玙话没说顺先打了个嗝儿。

    “他贴着仆固怀恩坐,装得没见过世面怕人,哼!可是上冰花的时候,公主惊掉了下巴,他却未动声色!”

    杜若将好迎到门边,一手推开李辅国,提腕贴在李玙的额头量了量。

    “还说!十月里吃什么冰?为给人家卖弄,发起热来了。”

    李玙的指尖探出袍袖,往前朝方向一指。

    “他吃过裴家的宴席!”

    杜若和李辅国同时变色,下意识对正眼神,却被李玙一手一个握住手腕。

    “那雕冰花的师傅是大食国人,前二十年都在裴家,是裴固舟带到灵武的,他死了,厨子、绣娘出不了城,全进了行宫。朕问过师傅,当年长安城里数他拔尖儿,三月碧桃、四月牡丹有人学,唯独飞仙,只有裴家有!”

    ——飞仙?!

    那还是杜若撺掇子佩试的新法,时光荏苒,操刀的师傅竟在此处重逢。

    “葛勒可汗年过六十,亲自打了两场大仗,膝窝上带了箭伤,定是无力东征,叶护骑射俱佳却不露头,宰相达干又是另一派势力,据仆固怀恩说拿不定他什么主意,独这个移地健主动请缨前来,朕还当他是小儿子着意表现,可要说他吃过裴家的宴席……”

    李玙抬起头。

    “那他希图从李唐手里分一杯羹,就不是一日两日!”

    杜若和李辅国听得眉目微振,却都不应声。

    郭子仪走了,城防空虚,移地健的一万兵和三万匹马就屯在城外,犹如刀悬头顶,他是蓄谋已久还是顺势而为,又有什么要紧?

    “朕已经答应他了。”

    李玙说着话,忽感头皮冒出一层冷汗,心跳更是快如擂鼓,砰砰地不停歇,他闭上眼睛竭力喘息,每一口都像从胸腔深处榨出汁液,仿佛置身无间地狱,皮肉筋骨毛发血液尽被淬炼。

    这样的熬忍,短则数息,长则一二刻,这一向大家也都惯了。

    杜若不敢惊动他,甚至不敢触碰,只能眼睁睁看着。李辅国轻忽地把玩着玉佩,忽见有个宫女在门口探头探脑,就把手一招。

    她跑过来,贴着李玙耳朵说了两句话。

    “朕没事……”

    李玙看着杜若,用一种举重若轻的克制,拉过她的手在鼻翼停了停。

    “拿回长安,朕不止给他帝女,金帛、奴隶都给他!”

    ——区区回纥,何德何能?

    杜若猛地抽回手,不大置信地看着他。

    两人相隔不过数寸,杜若甚至能感到他鬓角的发丝微湿,带着一股令人不快的油腻气息。

    立国百余年,与吐谷浑、吐蕃、契丹、宁远和亲十余次,从未发嫁真帝女。往上数,汉、秦、燕、凉、魏……甚至荒唐的隋朝,亦皆是以宗女、宫女冒称帝女。更别说他还任由外族劫掠京城,土地带不走,金帛和奴隶拱手相让,这是什么样的奇耻大辱!

    更别提卿卿冲动,红药软弱,谁去能落个好下场?

    杜若厌恶,甚至恐惧地往后退。

    地板咚地一响,里外几层站班的内侍吓了一跳,全循声抬头往屋里看,原来是杜若踢翻了冰格子,红的李子、黄的杏子混着冰水满地流淌。

    杜若走回桌边举起那封信摇晃。

    “圣人,郭子仪已经与乌承恩商量好了,他儿子在史思明帐下做亲卫,只要您下旨派乌承恩去范阳慰问,就能干掉史思明……”

    “他商量?他许诺给乌承恩什么?杀了史思明,乌承恩做范阳节度使吗?”

    照理他对杜若说话不会揣着恶意,可上下两句连起来,怎么听怎么像质疑她弄权,杜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咬牙。

    “郭将军再不济,关起门来是我李唐的官员,移地健算什么?”

    李玙陡然站住。

    李辅国和他一样瞠目结舌,没想明白杜若什么时候和郭子仪联起手来。李玙的白袍窄袖折起来,一把声音干燥地不带丝毫情面。

    “拿来——”

    他冷冷道,“朕看看他是怎么勾结内眷的!”

    杜若瞬间哑然。

    风呼啸着穿堂而过,几盏烛台一起剧烈摇晃。

    李辅国走去关窗,就在这时,行宫外头传来一片嘈杂的马蹄声,在静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杜若冲口问,“什么时候……”

    紧接着她的话戛然而止,忽然明白过来。

    李玙就是要给郭子仪个措手不及,趁他不在推仆固怀恩另立门户。真慢慢布置下来,仆固怀恩和移地健有翁婿之谊,乌承恩是郭子仪劝降的,再加乌承恩暗杀如果成功,从史思明手里拿到的土地兵卒,他们连成一条线,郭子仪不止功高盖主,简直就是凌日之辉!

    绕过郭子仪,才能避免他独占克服两京的功劳,坐稳天下共主的名望!

    “已经动了,方才最后一圈酒喝完,大郎当场与移地健结为兄弟,砸完杯子就走了。”

    “已,已经?”

    杜若望向窗外——原来那是元帅府发动的声音。

    “一万人哪!”

    李辅国还没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军需、粮草还没筹备,就凭那三万匹马,就动了?路上吃什么?喝什么?沿途官员如何配合?这,牵一发而动全身,圣人您怎么突然……?”

    李玙冷酷地解释。

    “移地健想喝汤,就拿人命来填!不管他和裴固舟有过什么勾当,反正已经死了,明码标价,一万人换一个真帝女,几万金银奴隶,朕不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