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烹鹿隋末 > 第397章 好心提醒

第397章 好心提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渊的命令传到了李孝恭的耳中,他心中大喜,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终于到了,他一直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如今终于可以崭露头角了。

    于是他率领着数百艘战舰浩浩荡荡的顺江而下,出川进攻夷陵。

    不过出川之前,他还要面对蜀地的叛乱,巴蜀的总体形势虽然平静,没有人反抗,但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叛乱还是时有发生。

    一旦他离开蜀地,这些地方如果发生了叛乱,后果不堪设想,有可能就堵死了他们回来的路了。到时候唐军前进不能,又无法后退,将会被困死在长江上。

    于是李孝恭也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任命那些蛮族酋长的子弟到军中任职,给与这些人极为丰厚的待遇,并且随军出征。

    这明着是提高蛮族的地位,实质上是为了控制蛮族,将这些子弟都视为人质,一旦蛮族发生叛乱,首先倒霉的就是手中的这些人质,以此来控制蛮族。

    不过这些光鲜的待遇,让没有见识的蛮族非常高兴,并没有看出这是计策,反而十分的高兴,引以为傲。

    这样一来就搞定了蛮族,李孝恭解决了后顾之忧。利用上游可以顺流直下的优势,迅速地占据了夷陵。这让他非常的高兴,志得意满。

    李孝恭上书李渊:臣已经占据夷陵,攻克江陵指日可待。

    当时平定江南第一人的称号让他窥视已久,那可是当初杨广才有的殊荣,如果落到自己的头上,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可是他马上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发现陈乘风的夏军占据了长江对岸的宜昌,还有荆门。比他还要靠近江陵。

    并且和他隔江相对,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夏军的掌控之中。

    这让他感觉到了万分的郁闷,好不容易打到三峡口了,难道还要退回去吗?如果不退回去就要和夏军抢时间,看谁能够先攻进江陵。

    他打听了一下,和他隔江相对的就是阚陵。阚陵为陈乘风训练了水军。

    在得到巴蜀的唐军有所动作之后,陈乘风果断地下令出兵占领宜昌和荆门,控制长江出三峡口,把唐军控制在巴蜀。

    于是李靖亲自带领陆军,配合阚陵的水军攻占了宜昌,荆门这两个长江上的要塞。

    当然他们并没有暴露神威舰的实力,只是用了普通的战舰就打下了这两个重镇。

    将三峡出口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李孝恭并不甘心就此退回巴蜀,他想就算你占据了长江对岸,也不过是和我共同占据这个出口而已,如果你强行阻拦我出兵,将挑起战争的帽子也能套在你的头上。

    于是李孝恭向李靖发出了将要通过长江进攻江陵的通报,要求夏军不要阻拦他的大军前进。他的意思是先礼后兵,如果李靖不同意,那样就有了发动全面战争的借口。

    可是没想到李靖给他回书,上面说,夏军攻占宜昌并不是为了对付唐军,而是为了切断萧铣的西线。

    唐军既然想要顺江而下攻击萧铣,那就去吧,夏军绝不干扰,并且预祝唐军取得成功。

    李孝恭觉得奇怪,不知道陈乘风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和唐军撕破脸。不过这也是一个机会,一旦他攻克了江陵,那么整个江南就尽在掌握之中。

    在巨大的诱惑力引诱之下,李孝恭无暇做太多的考虑,马上就要进攻驻守在清江口的文士弘。

    在丢失夷陵之后,萧铣就派文士弘进驻清江,意图在清江和长江的交叉口阻击唐军或者夏军的水军。

    但是李孝恭的部将劝阻他,说道:“将军,如今正是长江的涨水期,水深危险,船只易翻,这时候如果发动进攻是很危险的。”

    但是李孝恭说道:“时不我待,现在我军同夏军都要攻击梁军。我们比的就是时间,谁的速度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夏军比我们更靠近江陵,而且夏军不仅可以从这里发动进攻,从其他的方向也可以。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就越是不利。”

    “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发动进攻,你们不想现在发动进攻,文士弘也想不到,所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就是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孝恭说服了众将,率军登上了战船,趁着涨水进攻清江口。

    不过他发现唐军行动之后,夏军的水军也跟着出发了,就跟随在他们的身后,如同跗骨之蛆甩也甩不掉。

    李孝恭紧盯着后面的战舰,夏军的战舰丝毫不比唐军的弱小,甚至在尺寸方面比唐军的还要威武。

    夏军是什么意思?李孝恭马上派人过去询问。

    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只是下江演练观摩,为唐军站脚助威,他们是一只新军,没有作战的经验,所以这一次想要观摩实战,为日后的水战做准备。

    李孝恭听到之后,大骂无耻。这分明就是跟在后面捡便宜,如果唐军败了之后,他们好顺势攻击梁军。

    可是他也一点脾气都没有,他也不能主动向夏军发动进攻,一旦那样就会承担挑起战争的后果。李渊也不会同意他那样做。

    可是,实在是太憋屈了。自己的后面就像是有人拿着刀子要捅他似得。

    胜利,一定要胜利,千万不能失败了,让夏军捡了便宜。

    李孝恭按下怒气,告诫自己要冷静,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导致作战失利。

    就这样几千艘战舰顺江而下,直攻清江口。

    驻守在清江的文士弘并没有丝毫准备,在他的意识中,不管唐军还是夏军都不会挑选这样的日子发动进攻,因为现在水深而且水流湍急极容易发生危险。

    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得不偿失,如果想要进攻一定要等到枯水期才行。

    不仅是他,就是江陵的萧铣和杨素也没有想到。萧铣忙着裁军内斗,并且将江陵的守军遣散,忙着农事。准备枯水期再集结。

    从这一点来说李孝恭也是有魄力,他承担了会有翻船导致非战斗性损员的危险。宁愿冒危险也要抢占先机。

    只不过他这种冒险是被逼出来的,被陈乘风的夏军逼出来的。

    如果没有陈乘风在旁边虎视眈眈,他也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