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 >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方法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 方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家主母累病了之后,该如何办事,这在外头都是一个难题,何况是宫中。

    又赶上了太上皇国丧这样的时候,事情堆积在一起,实在是让人焦头烂额。

    人死如灯灭,即便是皇太子这样确切地经历了两辈子的人,也不能说死后的这一场盛大丧仪对逝者来说有多大的用处。

    然而对于活人的慰藉,或者说威权的塑造,是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的。

    太上皇驾崩,举国举哀,京师一夜之间便沉寂下来,只余下庄严肃穆的气氛。

    光是每日哭灵,便能累倒一批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后还因为操持宫中事务累得生了病,更是让天子心情大坏。

    上皇驾崩,诸王赴京奔丧,已经定好出路的诸王也要留下来在京中为上皇哭灵。

    不独皇子龙孙,就连妃嫔、贵妇,也要以上皇之丧为要务。

    天子以四子承统,上皇让帝位而使其名正言顺逾越兄长为君,这样的恩重,天子若是不向天下展现自己的孝顺,是实在说不过去的。

    祁元询这个皇太子,和上皇之间的感情也颇为深厚,说句不好听的,他还是在上皇身边长大的,幼年时期,上皇对他的影响比天子乾圣帝还深。

    天子与皇太子在为上皇哭灵这件事上,绝对是真心实意,半点折扣都不打的。

    即便是哭得几度晕厥的郑王,祁元询也毫不认为自己内心的悲伤会比他来得少。

    朝中的大臣不敢进言什么“陛下保重龙体,若是哀毁过甚,天下何托”,在天子守孝时间这三个月内——天家制度与寻常百姓不同,宣武年间,于一切礼制等方面都有规定,天子守孝由三年减为三月——谁敢说这句话妄图在天子面前博存在感,就得有被惩治的觉悟。

    皇后与天子夫妻一体,就连守制也要同天子一样,没有丝毫折扣,这才导致她短短数日就累得病倒了。

    生病了之后,皇后仍要同天子一样严格遵循守丧之制,食补的方式是不能用了,只能用药材养着。

    饶是祁元询不是甚通药理,也知道一点,宫中的太医,是轻易不敢开猛药的。

    贵人们体弱,平日里开些温补的药养着也就罢了

    ,若是药开得猛了,治过头了反倒不妙。

    皇后平日里也不怎么生病,惯常的平安脉把了之后,至多开些温补的药喝,然而这一回,竟是病来如山倒。

    皇后与天子接连生育了数个子嗣,保养得再好,对身子底子的损伤还是存在的。

    再说皇后与天子少年夫妻,成婚之后就一直操持王府事务、宫中事务,劳心劳力,素日里不显,可要说她不累,那实在是无稽之谈。

    若放在平时,倒也好多管齐下,可是正巧赶在上皇驾崩这个节骨眼上,竟是一时不好做其他的安排了。

    上皇驾崩,天家守丧,皇太子与太子妃每日住在东宫之中,夜间却是从不宿在一处的。

    东宫钟祥宫虽然从名字上听起来只是一座宫殿,但其实是包含着一整个宫殿群的。

    当年祁元询做皇太孙的时候住的地方,其实属于东宫宫殿群的后宅部分,高仿宫城的后宫。

    如今在丧中,祁元询的住处便挪到了正殿书房那里,与东宫其他妃嫔的交流自然是减少到最少,但是与太子妃和子嗣还是每日见面的。

    “殿下,母后如今有恙,连明哥儿都送回东宫住,每日的问安都不必我们去了。我想着,每日是否能挑个时间去给母后侍疾呢?”

    这日一起吃饭的时候,太子妃便说起这件事。

    “你有心了。我知道你一向守礼,母后素日里也一直夸赞。如今正逢国丧,我也正愁这事儿呢。”

    “殿下,我原本是不想多嘴的,为母后侍疾,可不就是我们的本分嘛。可是您这么说,难不成是谁拦着了?朝中的言官管得再宽,这尽孝的事情也能说嘴?”

    “不是这么回事。他们谁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胡话?是母后体恤,又说什么正逢国丧,若是劳累过度,便不好了。”

    说实话,皇太子不是很赞同亲妈的这个想法。

    “母后实在是太过体恤了。殿下,我想着该尽早去母后身前尽孝的,只是母后免了我们的问安,父皇也没发话,我怕贸然前去打扰了母后的清净。”

    “你放心,我会与父皇说的。”

    祁元询是相信太子妃在这一点上不会只是作态的。

    以太子妃的标准来说,她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贤内助,也让祁

    元询免除了后宫之忧。

    祁元询这个皇太子的地位稳固,皇长孙才能更受看重。

    整个东宫一家子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为皇太子加分这件事上,太子妃绝对不会拖后腿。

    倒是侍疾这件事,原先没让人去做,除了皇后是因为上皇的丧仪而累病的之外,还因为天子根本不让人轻易近皇后的身,宁愿自己在每日的哭灵后亲自在坤宁宫理事,顺带照看皇后。

    所以皇太子和太子妃想要表孝心,还得看天子乐不乐意。

    祁元询的申请报给天子后,天子当即就通过了。

    当然,作为一个孝顺的好儿子,除了让

    媳妇儿去侍疾,皇太子本人也申请了固定时间照看母后,还很上道地拉上了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完全没有要凸显自己一家、打压弟弟们的想法。

    反倒是天子本人,通过了皇太子本人固定时间看望皇后,以及太子妃与汉王妃、梁王妃的申请,汉王和梁王由皇太子代为提交的申请则没有通过。

    用天子的话来说,就是“用不着你替他们安排,朕倒要看看,他们自己想没想到”。

    皇太子不置可否。

    他的两个弟弟总不至于傻到这种份上吧?现成的表示孝心的机会不把握?

    而且也不是他酸,算算母子相处时间,作为幼年离家的嫡长子,他比弟弟们少享受了多少的父爱母爱啊!

    反正汉王、梁王肯定都会表示想要尽孝心的,父皇何必多此一举呢?

    他可不想在弟弟们眼里再背上打压他们的恶毒大哥这样的一重形象啊!

    然而有些话,皇太子说了不算数,天子说了才算数,皇太子也没辙。

    何况给大行皇帝哭灵实在是个体力活。

    太上皇帝的陵寝在宣武年间的时候便建好了,如今只等停灵结束,出殡便是。

    离正式出殡还有一段日子,这个先不说,只说每日的流程。

    每日上朝,官员们服素服,下朝后换作成服,而皇太子、诸王、后宫女眷等,服饰以及哭灵流程也有相应的规定。

    这也就意味着,时间的安排是非常紧凑的。

    皇后累到病倒,却在稍有起色的时候,还想要去西华门处开始哭丧到灵堂。

    对于亲娘这样的状态,皇太子很头

    痛。

    对皇后的身体情况极为上心的天子更是发了一通火,却又不好朝着皇后发,太医院的太医就遭了殃。

    用后世的眼光看,皇帝这属于医闹行为。皇太子觉得这是不行的,可是作为患者家属,他又很能理解皇帝的焦心。

    这阵子宫中的药材消耗得很快,朝鲜上贡的贡品单,天子特意标明,在他们下次要上供的贡物中,多增加些人参。

    补品毕竟不是能常吃的东西,吃多了反而不好。

    祁元询去见亲娘的时候,闻到坤宁宫中的药味是越来越重了,别说皇后了,就是他也觉得近来皇后药喝得多了。

    所以皇后发话“你也劝劝你父皇,成日里拿新的药方子熬药,我实在是喝不惯,只是他太倔,说了也不听。你有空也替我劝劝他”,祁元询是听进去了。

    但是劝谏是要有技巧的。

    因着皇后生了病,天子连一部分政务都挪到坤宁宫去办,就为了和皇后多待一会儿。

    这个时候告诉他皇后的病得静养,一味地开药方是治不好的,信不信当场就能把皇帝给刺激到?

    汉王、梁王住在宫外,限制比东宫的皇太子小,竟不知怎的寻来了上好的山参,侍疾的时候作为心意一同带到了宫中。

    皇太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亲娘的病是操持宫中事务累病的,再加上底子弱了,赶上这一趟爆发出来,才病得这么严重。

    要以调养为主。

    他前世的时候便常听一种说法,容易生病的人体质弱,要多锻炼,让体质好起来。

    天家锦衣玉食,寿数自然比寻常百姓要高,只是事务操劳得太多,若是不放宽心,难免会有所谓积劳成疾的症状。

    一般来说,皇帝的寿数总是比不过后宫女眷的,谁让他们的事务多呢?

    可是有些话是不好断言的,后宫女眷和男子相比,有些本就体弱,若是忧思过多,或是体质不好,寿数方面其实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饮食方面荤素搭配这点先不说——近来便是宫中也是不可食荤腥的——日常的身体锻炼、基础调养,也不好在这个上皇停灵之时,众人身体损耗本身就比较大的时候开始。

    乱吃补品和药汁子也真的没什么用,祁元询思来想去,还不如为皇后分忧,让她能放宽心养病。

    当然,他要是开口说让太子妃帮忙管理宫中事务,实在有越权的嫌疑,而宫中除了皇后这个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谁去管宫务,都不好,一时半会儿说要分忧,还真不行。

    儿子儿媳想要帮忙不行,后宫中不成气候的其他妃嫔也不行,那让天子管,总可以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磨了两天才磨出来的更新,我到底在写什么?【怀疑人生·jpg】:,,,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