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风露中宵 > 第53章 挚友

第53章 挚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这么说,那肯定是王怀音咯。”

    “对,他当时领命前去招安,说是招安,其实就是谈判,蒋立太明白朝廷当下的困境了,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的起兵,其余被他鼓动教唆的番邦不过是依附于他。但他又不想与朝廷撕破脸,所以割据一方,就等着朝廷去招安,自己好从中获利。”

    晚意说着,苏芸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了当初的画面……

    秋风萧瑟,昔日繁华的街道,如今空无一人,奉命招安的王怀音看着萧瑟的街道和偶尔流窜的流民,忧心如焚,到接待所后,数日蒋立都已军务繁忙为由,拒绝见面,眼见局势日渐紧张,流离失所的百姓越来越多,王怀音更加着急,怎料蒋立得寸进尺,对于招安的要求一提再提,皇帝多番忍让,蒋立却拥兵自重,虽然没有进一步行动,但是将番邦内所有官员都软禁起来,挑衅的意味非常之浓。

    这日,朝廷来了指令,要招安无果的王怀音返回朝廷,决定要调兵过来武力镇压,王怀音听后,并不认可,如今朝廷已经是穷兵黩武,应对外敌已经是筋疲力竭,如何还能够自伤心肺?当晚决定独身进入军营,与蒋立谈判。

    王怀音手持大刀进入军营,蒋立得知消息早就召集了众番邦的军将在房内,“迎接”王怀音,王怀音刚一推门进入,就是众多兵刀加身。

    “王侍郎啊,属实不是我不愿招安,我蒋立有何本事,不过一介莽夫,想要招安,得问问这些兄弟们答不答应!”蒋立的声音嘶哑而嚣张,带着浓浓的痞气和刀口舔血无惧无畏的不屑。

    “蒋将军如何没有本事,逼迫圣上,枉顾圣上当年加封你的恩赏,只顾及一己私利,置江山百姓于不顾,如此忘恩负义,何等本事!”王怀音无视身边众多兵枪,怒目而视。

    “哼!”蒋立冷哼一声,说道,“我已说了,非我蒋立不肯应招,乃是众多兄弟不肯!”

    仿佛是回答王怀音一般,众将士手持刀枪更进一步了,气氛愈加紧张,枪尖距离王怀音不过几寸的距离,仿佛下一秒就要将王怀音扎成筛子。

    “不肯?尔等为何不肯?”王怀音以睥睨天下的姿态询问众人。

    “我等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出生入死,结果呢?同朝众人飞黄腾达,我等不过置于番邦,食尽嗟来之食,备受冷落。”其中一个将领不忿说道。

    显然,这也是蒋立说动众人的理由。

    “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如过江之鲫,如若众人都以国家功臣居之,莫说以天下养,就是以百姓养,也是不够的!尔等动心起念难道不是保护百姓,而是一人之利?天下万民之利不在一人之利之上?尔等保护的何止是天下万民,更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父母妻儿,更是天下万民的亲朋好友、父母妻儿,受何等敬仰,享何等美名?本居正道,仰不作于天,俯不怍于人,为何弃了正道,要做反贼?”

    “我们为了当今皇上出生入死,多次大败敌国,你凭什么说我们是反贼?”

    “是否做反贼不是我一人所说的,是尔等自己选择的,我乃朝廷的招安史,各位胁迫招安史,不是反贼是什么?”王怀音面无惧色,凛然说道。而众人则面面相觑,似乎是听到惊雷之音,不禁思索起自己的所作所为。

    见众人无言,王怀音又道,“你们自己回想一下,哪个做了反贼的人,子孙后代还能为官?还有出路?或者说,还有子孙后代?”此言一出,众人脸上的犹豫之色更甚。

    “反贼?谁是反贼?谁逼你们成为反贼?是你们自己要做反贼!”

    “说你们一句反贼就受不了了?你们要想想,是谁让你们成为了反贼!”王怀音一连数句,说得众人都无言以对。

    王怀音放缓了语速,用平和的语调说道,“你们不过吃定了朝廷此时腾不出手来应对你们的发难,想借机发财,现如今朝廷大可遂你们的心愿,待到缓过劲来,举国之力灭之,届时,史书工笔上,尔等都是反贼,还是尔等为了一己私利,要置国家于亡国之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怀音之言谆谆教诲,众人面面相觑,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嚣张气焰,突然,一人口中喊道,“休要在此惑众,我等不过求我等应得之物!”边喊边持刀杀来,被王怀音一把抓住,那人愣住,王怀音朗声道,“我奉王命前来招安,是奉当今圣上之命,刚刚此人冒犯于我,意欲刺杀我于剑下,谁?!可为我诛杀反贼?”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大喊,“我来!”然后一枪杀了偷袭的人。偷袭之人始料未及,一口鲜血吐出,已是命归西天了。

    “尔等呢?”王怀音扫视众人,与其对视的人都忍不住低下了头,最后拖着已死的将士,缓缓退出了房间。

    蒋立见状,猛地站起,不料王怀音三言两语便说动了众人。

    王怀音头也不曾回,大步向前,“现在,众将士已经归顺,蒋将军呢?”说罢,自顾自坐在主位上,倒起了壶中美酒入杯中,仰头一饮而尽,然后盯着蒋立。

    蒋立被盯得额头冒汗,擦了擦汗,低头说道,“众将士无礼了,我等听从朝廷差遣。”

    “就这样,王怀音以一人之力孤身闯军营,兵不血刃地解决了朝廷当时的困境,这番表现一直被传为佳话呢。”晚意说道。

    “王怀音真是个英雄!是我辈楷模啊!”苏芸听完了心向往之,对这从未谋面的王怀音佩服不已,忍不住鼓起掌来。

    “那当然了,多少热血男儿以他为榜样,朝中若是多些这样的人,萧逸也不用天天累得半死了。更不要说他还为官清廉,哪怕有一点钱都拿去补贴学堂了,实在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晚意也说道。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不觉已经深夜,苏芸熄了蜡烛,躺在床上,脑中翻来覆去都是王怀音当初孤身闯军营的神武之姿,想要改变想要做些有益天下的事的心情就愈发浓烈,翻来覆去许久,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王思齐安排了早饭,都是与他和他的夫人一同用餐,也是非常简单的清粥小菜,苏芸吃完饭后,左右无事,便逗着王思齐的儿子玩。

    “小宝贝,你可不要乱哭哦,不然我就让你尝尝我沙包大的拳头和扇子大的手掌。”苏芸举着拳头和巴掌恐吓卢氏怀里的小家伙。

    “得了吧,豆沙包大的拳头。”宋闻璟听后取笑道。

    王思齐和卢氏看着也淡淡笑着,用完早餐,叶瑾瑜提出相府装潢如此精美,且王怀音素来喜爱书画,想参观一下相府,王思齐欣然答应了。

    整座相府虽大,但其实奴仆丫鬟并不多,倒是有许多间空房子,听王思齐说,自从搬进了相府,这些空房子就常用于急救所用,例如,灾民逃难、流浪汉临时居住、进京赶考囊中羞涩的学子居住等等,这段时间因为风调雨顺,也不是进京赶考的时候,所以空的房间较多。

    众人说着,转进了一间书房,“这是王丞相的书房吗?”苏芸问道。

    “是的,家父平时在家办公也是在此书房内,这几日虽外出,公文不多,但是仍请各位不要随意翻动。”王思齐说道。

    “没问题,我们就看看,绝对不动手。”苏芸笑着说。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这难道是王怀音的大作吗?文采斐然,心怀仁义啊,不但文采好,这书法也好,飘逸洒脱,好呀!”叶瑾瑜那边已经赞叹开了,指着一幅挂在壁上的书画说道。

    “并不是,此乃是家父挚友齐景琛所写。”王思齐笑了一下说道。

    “齐景琛?他是谁?”苏芸问道,心想,能被王怀音引为挚友,想必也是一个人品出众、惊才绝艳之人。

    “王怀音和齐景琛是挚友?”叶瑾瑜困惑地问道,“他们不是政敌吗?怎么还是好友呢?”

    “彼时我还年幼,确实不清楚,但是家父确实将其引为挚友。”王思齐答道。

    “政敌?”苏芸问道,“这又有什么故事呢?叶瑾瑜你怎么说王怀音和齐景琛是政敌呢?”

    “我也不是很清楚,这毕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只是听祖父说过一些,当时王丞相力主改革田地、军队,主张扩张疆域,向西夺回原属于我国的草原之地,向南争夺热水之地,向北争夺雪地。但是齐景琛不愿意,连连上书,力劝皇上三思,先稳定根基,再福泽万民,兵强马壮后再行策划,当时皇上刚登基,正打算要好好干一番呢,怎么想听这种话呢,被一贬再贬,齐景琛不听,还是多次上书,最后,死谏在自家的水井边上了,不但自己失去了性命,他此举让皇帝震怒异常,还连累他父亲失去了官位,他又是齐家独苗,连累全家啊。”叶瑾瑜感叹道。

    “啊?这样啊,这个齐景琛怎么非要进言呢?直着说不行,就不会绕弯说吗?”苏芸说道。

    “武死战,文死谏。忠直之士大多是不会拐弯抹角的,这也不难理解。”宋闻璟说道。

    “能达到目的即可,何必在意过程呢?这下好了,命也没有了,皇帝也被气得不行,老爹也丢了官,得到了什么呢?死谏的美名吗?他原本不是要为天下苍生考虑的吗?命都没有了,怎么考虑?”苏芸不同意地说。

    宋闻璟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苏芸,心中想道,“不愧是我所喜欢的人。”苏芸随口所说的,正是宋闻璟心中所想的。

    “苏芸姑娘这番话,很是特别。”叶瑾瑜思考了一会,拱手说道。

    三人正说着话,小厮便进来报了王思齐,“老爷回来了,正往书房来呢,吩咐了要用书房,不许打扰呢。”

    王思齐听完,便对各位说道,“各位,家父回来了有公事要处理,请各位移步别处观看吧。”

    在王思齐的带领下,大家把整个相府看了一圈,特别是后院,风景雅致,明显是经过高人设计的,一草一木都颇有禅意,众人都连连赞叹。

    当天午饭和晚饭,王怀音都没有出现,王思齐所说,是公务繁忙,此番前往泾河治水,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既要联络治水能臣商议如何处理,也要向皇帝陈情禀报,还要考虑当地百姓的安置和生机,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头疼。

    众人听完纷纷表示应当的,其实朝廷和江湖大有不同,朝廷往往要考虑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江湖更多是追求武学精妙,不过总之都是在一个国家生活,国家的好坏也影响着江湖的变化,苏芸也见到许多天灾人祸时,清莹阁出手援助。

    在知道沾衣派背后是皇帝之前,苏芸一直认为江湖和朝廷是没有什么联络的,不过从姜宁的故事看来,皇帝萧逸是非常希望能够插手江湖的,这次切身看到朝廷臣子处理政务,苏芸更加觉得朝廷和江湖是密切联系的。

    终于,在第三天的早上,王怀音终于出现了,苏芸见到王怀音的第一眼就感觉确实他就应该长这个样子,一身青布衣衫,慈眉善目但是又一脸忧国忧民,眉头深锁。

    “众位请坐,听小儿提起,各位曾在闹市之中救了我孙儿一命,王某感激不尽,还请各位不要客气,粗陋简餐,不要嫌隙。”

    “岂敢岂敢。”叶瑾瑜拱手说道。

    宋闻璟、苏芸、孟申都是江湖中人,也不会这些繁文缛节,因此只简单道了谢就入座了。

    许是王怀音自带威压,这一顿饭,众人都不像前几天那样说说笑笑的,连往日最闲不住的苏芸都觉得不敢开口,等到王怀音用完了膳走了之后,苏芸才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王兄,你天天与你父亲一起用餐,想必肠胃肯定很好。”

    王思齐也只是笑道,“家父庄重严肃,拘束了苏芸姑娘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