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楼夺嫡 > 第193章 皇帝太子生嫌隙

第193章 皇帝太子生嫌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193章 皇帝太子生嫌隙

    即使这样说了,涂承钰还怕首辅这个老狐狸硬要给牵扯自己。youlanme

    涂承钰立马再说道:“再说了,本王刚从江南回来,甚是乏累,此时也无心做事呢。”

    涂承钰说完,便看向首辅,看看他还有什么要说的。

    让涂承钰没想到的是,首辅听到涂承钰的话,只是微微一笑,说道:

    “老臣正是因为肃王去过江南,有做事情的经验,这才推荐肃王的,现在看来肃王没有想要做事的心思,

    如此的话,老臣收回刚才所说的话,至于人选,还是交由陛下定夺。”

    老狐狸简直滑不留手,虚晃一下之后,立马就退却了。

    不过,他却将京城接受受灾百姓的差事,提出来了。

    而且他一开始推荐的还是朝堂上五位皇子当中最小的涂承钰,即使他的理由很是充分。

    但是却让大家都认为,五位皇子都是可以推荐的。

    这可能就是老狐狸想要达到的目的。

    更要命的是,不知道皇帝没弄明白首辅的意图,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这时却问道:

    “诸位爱卿,你们有没有要推荐的人呐?”

    皇帝话音一落,原本出来弹劾首辅的赵汉泉利用自己站在外边的优势,立马说道:

    “陛下,微臣有一人想要推荐。”

    “何人?”皇帝直接问道。

    赵汉泉也立刻回道:“陛下,微臣推荐之人,乃是兴王殿下。”

    兴王就是涂承钰他二哥。

    从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个赵汉泉就是次辅汤大人的手下。

    而老二和次辅,现在又是一起的,那么赵汉泉推荐老二倒是没有超出涂承钰的意外。

    皇帝听到这么说问道:“你推荐兴王,可也有推荐的理由?”

    涂承钰觉得,今天的皇帝,似乎也有些不太正常。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遇到涂承钰兄弟相争的时候,三言两语做出决断,平息他们的斗争。

    反而是像在和稀泥,他就不怕这样做,会让这几兄弟斗的更加厉害吗?

    赵汉泉一听皇帝没有否决他的提议,马上说:

    “陛下,微臣所想,恰如首辅沈大人所言,太子乃是国本,岂能轻易出面做这等事情。

    而臣又赞同肃王所说,肃王年幼,恐怕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样的大事。

    所以微臣便想到了兴王殿下,一来兴王已然成年,正好到了出来做事的时候,

    二来,兴王没有像太子那般忙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

    这家伙,是个投机取巧的好手。

    直接将涂承钰和首辅的话拿来自己用,还能让他达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效果。

    而且这家伙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弹劾首辅呢,现在却赞同首辅说的话了。

    对于他话,皇帝还是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决断,只是继续问道:

    “其余人等,还有没有要推荐的人选呐?”

    老二这边的人出面了,作为他对手太子手底下的人自然也是不甘示弱。

    当即就有一个人出来,张口推荐太子。

    他所说的理由,其中一大部分都和涂承钰推荐太子时说的一样。

    当然,他也有不一样的说法。

    “陛下,以太子的身份,出京办事的机会少之又少,太子能学习底层政务的机会便不会太多。

    现在有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太子不用出京城,就能接触到底层的事物。

    为了太子着想,微臣以为,还是让太子接受此事。

    至于别人担心,太子要跟随陛下学习朝堂政务,没时间去处理逃难百姓的事情。

    陛下也不用担心,有这满朝的文武在,太子只需指挥我等臣子去做事就可以了。”

    这位说完,皇帝还是没表态,继续让其他人上报。

    于是,接下来的朝堂上,一个接一个的臣子跑出来推荐各自想好的人选。

    因为前面推荐的都是皇子,后面出来的人也没有打破这个常规,一个个推荐的也都是皇子。

    其中推荐最多的就是太子和老二,剩下的老三和老四也有几个推荐的。

    最诡异的就是涂承钰这个最早被提名的,在这也一波当中,竟然只有一个人推荐。

    而这个推荐的人,还是贾政这个根本没有影响的闲官。

    到了现在,候选的人从三个变成五个,而且还引出好多朝臣的争吵。

    面对这个情况,皇帝还是一脸平静的坐在御座上,似乎在欣赏大家的争吵。

    终于,当大家争吵完毕,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皇帝才开口说话。

    这时候,皇帝还是没有将人选定下来,只是对着太子说道:

    “太子,对这个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听到皇帝的话,大家也都想知道,太子这个当事人会有什么想法。

    只听太子说:“回父皇,儿臣以为,无论是谁做这个主事之人,都是可以的,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妥善的安置好逃难的百姓。”

    皇帝听闻此言,继续问道:“伱真是这么想的?”

    太子不明白皇帝为何会这样问,难道自己的回答有错不成。

    不过话已经说出口,而且太子认为自己回答的没毛病,于是说道:

    “回父皇,儿臣就是这样想的。”

    回答听完,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你是这样想的,那么安置逃难百姓的事朕就交给你了。”

    谁都没想到,大家争来争取,口水都快要干了没争出个结果。

    最终却让太子冠冕堂皇的一句话,就抢走了。

    如此看来,皇帝最终还是向着太子的,至于让其他人争,估计是皇帝想看看朝臣们都会有什么选择。

    太子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拿到了这个差事,连忙说道:

    “儿臣多谢父皇信任,儿臣一定竭尽全力办好安置逃难百姓的事情。”

    皇帝不置可否的说道:“你用心办事,朕会看着的,另外,老二他们四个,也一并跟着你去做事,帮你跑跑腿。”

    现在朝堂上的皇子只有五个,皇帝说让另外四个都去,言下之意就是让这几兄弟,凑在一起去做事。

    这样一来,刚刚推荐的人选,全部都放进去了。

    不知道这是皇帝和稀泥,还是想一次性让大家都得到锻炼。

    反正涂承钰觉得,让兄弟们几个凑在一起,事情最终做成什么样不知道,但是过程一定会非常精彩。

    至于太子,他抢到差事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皇帝突然又来了这么一手。

    这让太子觉得,自己争到和没争到,没什么区别。

    不过皇帝都已经决定好多事情,太子也没有办法反驳。

    只能说道:“回父皇,儿臣知道了,儿臣一定会让弟弟们好好做事的。”

    等这个事情一确定,今天朝堂上的事情,也就全部出了结果了。

    接着,皇帝叫上政事堂的几位大佬,还有各部堂的主官,到别处继续商量事情,剩下的人则是下朝回到各自的衙门办事。

    涂承钰兄弟几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也都准备离开。

    因为今天要上朝,涂承钰起的比较早。所以他打算现在回去补觉。

    可是没等他走你,太子就叫住了他,让涂承钰跟他出宫,去太子府上商量事情。

    涂承钰想到今天朝堂发生的事情,有太多自己没不清的地方。

    再加上他自己觉得,有些话也要跟太子说一说。

    于是也就没推辞,跟着太子准备出宫。

    由于宫中的规矩,从太和殿到午门这段距离,兄弟二人是走着过去的。

    可是没等他们走到午门,两人就听到身后有人叫喊: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声音虽小,却能够让涂承钰兄弟二人听见。

    两人闻言,一起停下脚步,转身看去,就看到夏守忠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这位皇帝跟前的红人,一向都是气静神闲的,何曾看到他这个样子。

    能看到他这样跑过来,而不是派一个小太监过来,看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见此,太子也赶紧往回走了几步。

    至于涂承钰,则很识趣的站在原地,不想参和进去。

    太子和夏守忠,在离涂承钰四五丈的位置汇合。

    涂承钰余光看到,夏守忠从袖口中拿出一个什么东西,递给了太子。

    太子接过此物,问了两句,便将东西放进自己的袖口当中。

    此时此刻,下朝的百官,有一些还没有走远,就连老二也刚刚走到午门旁边的侧门。

    他们都亲眼看到了夏守忠给太子偷偷递东西的举动,这时候,大家的心里估计都和涂承钰一样,在拼命的猜递给的是什么东西。

    太子拿着东西,转身重新走了回来。

    等走到涂承钰跟前的时候,只说道:“走吧。”

    既然太子不想说夏守忠给了什么东西,涂承钰也就没有去问。

    而那些一脸好奇的官员们,见到这样,也都一个个加快脚步离开了。

    涂承钰跟着太子出了皇宫,然后一起回到太子府。

    再次回到昨天见面的书房,一进去房门。

    太子就将书房关上,然后从袖口中拿出一个黄稠包裹的四四方方的东西,这应该就是夏守忠刚才给的东西了。

    看到太子的举动,涂承钰这才知道,太子不是不想让自己知道,而是不想让那些好奇的官员知道。

    所以,涂承钰也不再担忧,直接问道:‘大哥,这是什么东西?’

    太子闻言,说道:“夏守忠说,这是父皇让他送给我等的一本书?”

    “一本书?”涂承钰满脑子的疑惑。

    在这个时候,皇上为什么要送太子一本书呢,难道是皇上觉得太子读书太少了

    还是说其中有别的含义在里面。

    所以,涂承钰接着问道:“父皇给的是什么书?”

    不同的书,代表的含义可就大不同了。

    太子闻言摇摇头说道:“夏守忠说他也不知道,让我自己打开看。”

    说完,太子三两下解开包在外面的黄稠,露出里面的书籍。

    书籍只有薄薄的两册,也不是什么难的一见的珍奇孤本,只是两本很常见的书籍。

    一本《孟子》,一本《荀子》。

    这都是书堂中常见的书籍,也是太子早就读过的书。

    涂承钰估计,现在的太子府当中,必然也有这两本书籍存在。

    那么,皇上为什么要送这样两本书给太子呢。

    涂承钰一时间没有想到原因,而且看太子的样子,似乎也有些莫不着头脑。

    涂承钰不明白皇上这是怎么了,虽然在涂承钰的心中,自己老爹是一个爱耍心眼的人。

    但是对于子女,一般都是有话就说,做错了也会毫不犹豫的惩罚。

    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的说,非要用这样的方法,让人猜他的心思呢。

    涂承钰想着想着,问太子道:“大哥,你觉得父皇送这两本书过来,是什么意思?”

    太子摇摇头说:“我也一头雾水,可能是父皇觉得我最近读书比较少,让我多读读书。”

    如果真是这个意思,皇上肯定会当面说出来,哪里像今天一样,将书包起来,让夏守忠私下里送过来。

    这其中必然有深意,而且从送书的时间来看,很大可能和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有关。

    一想到这里,涂承钰就立刻想到,今天朝堂上的皇帝,似乎跟以前不一样了。

    涂承钰很明显的感觉到,皇帝没有像以前那样偏袒太子了。

    而且最后时候问太子的话,似乎还有敲打太子的意思。

    想到这里,涂承钰斟酌的问道:“大哥,我出京的这段时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让父皇不太满意?”

    太子听闻这话,猛地转过头,双眉紧蹙的看着涂承钰,一张脸上满是严肃的神情。

    就在涂承钰以为自己问错话了,想要解释的时候。

    太子沉声说道:“你也察觉到了?”

    涂承钰点点头,太子见此,严肃的神情变的沮丧起来,探口气说道:

    “你回京之后,只是在今天的朝堂上见到父皇,这么短的时候就察觉到了,看来父皇真的对我不满意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太子早就发现了这个情况,只不过他到现在还不敢肯定。

    由此可知,太子肯定还没弄清楚,他什么地方让皇上不满意了。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