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后宫多窈窕 > 第 24 章

第 24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将近午时,和煦的日光,照在昭阳殿旁,惺忪的土壤里,混合着青草香,与空气中弥漫着女子胭脂水粉淡雅之气。显得一切事物格外舒展。

    昭阳殿外响起了些许声音。

    “宫中那起子流言属实吗?”

    “……谁知呢?”

    “听起来,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况且……中宫不亦没发作郭美人。”

    “嗐,郭美人真是个谜一般的女子。”

    这日正逢刘夫人入宫来看知韫。

    她素日是个软和脾气的人,到底掌管偌大的襄国公府数年,闻得几个偷懒的宫人,议论自己长女,不由沉下脸色,看上去肃穆至极。

    韦氏见刘夫人脸色不豫,忙招来领路的内侍道:“晋国夫人乃皇后之母,此般光景,难不成是殿下嘱咐过吗?”

    那内侍衣饰非寻常宫人可企及,闻言便随韦氏所指之处望去。

    将方才闲言碎语的宫人模样看清,脸色一疆,旋即,快步过去,也不知说了些什么,那几名宫人仿佛魂飞魄散般,匆匆退下。

    刘夫人脸色稍霁,却仍皱眉,向韦氏道:“这几日究竟何事,人人皆言阿韫与郭美人?”

    韦氏亦皱眉,道:“二娣妇前几日还提过一嘴,只可惜那日二郎外姑染疾,未说完便回了娘家。”

    刘夫人心事重重,轻轻颔首,道:“待会见了阿韫,一切便如云拨雾。”

    “只盼不是甚大事……”刘夫人望着不远处的昭阳殿,重重宫阙,口中念叨着。

    知韫在殿内早已是翘首以盼。

    她倒是未被流言所恫吓,亦不会如旁人猜测的那般食不下咽。

    知钰的婚事渐渐近了,作为亲阿姊,知韫自然心中牵挂。只是,吟柔近来忙于娘家之事,便自然少了她与自家襄国公府的联络。

    采芙这几日却截然不同于知韫。

    采芙因外头流言纷纷,这几日忧心忡忡,看上去脸色憔悴了些。

    采蓝却是个大方的心性,见采芙脸色不对,提醒道:“殿下都未放心里去,你何须杞人忧天。”

    采芙没说话,目光却瞪了她。

    两人熟稔,采蓝见她这般,无奈地怂了怂肩。

    在昭阳殿主仆的祈盼下,刘夫人与韦氏裙摆珊珊而来。

    “阿娘,”知韫眉眼弯弯,“可算盼到您亲自来看望女儿了。”

    刘夫人目光慈爱,柔道:“大女娘了,还不知害羞。”

    韦氏掩袖笑道:“女娘不论年龄几何,皆是父母的心肝肉啊。”

    “长嫂说得有理,”知韫挽过刘夫人,边走边说,“阿娘竟还嫌我不知羞。”

    刘夫人扶了扶鬓发,感叹道:“阿娘亦一日年岁长一日,不及从前有精力。”

    韦氏亦扶在刘夫人右侧臂弯,曼声道:“姑君岂有年老的说法。那是疼我等小辈,不愿多束缚我等,若依从前的行事,亦是未尝不可,只是有力无心。”

    刘夫人却喟叹:“就知道挑好听的来搪塞我。”

    韦氏与知韫闻言,相视时,彼此默契地微笑。

    “郭美人是何人?”刘夫人忽然发问,“我仔细想了想,却如何也不记得这人的模样。”

    “郭美人?”知韫目露狡黠,“自然是圣上的嫔御了。”

    刘夫人拍了拍她的柔荑,无奈道:“少贫嘴,阿韫,你知道阿娘是何意。”

    “郭美人是圣上第一位有名分的女子。”知韫见刘夫人是真被宫里的流言蜚语唬到,便收敛了戏谑之色。

    韦氏思索片刻,向知韫道:“这般说起来,妾倒记起来了。曾在圣上与中宫大婚那日,东宫姬妾极少。妾那时便注意到姬妾中一名貌美的罗裙女子,定睛一看,竟是当年郭大将军之女。”

    刘夫人皱眉苦想,忽然眼睛一亮,道:“郭大将军……不是被圣上当年搜集到了卖官鬻爵的罪名,禀报给先帝处置了。”

    知韫颔首:“不错,阿娘与长嫂说得正是。”

    刘夫人眉头微不可查地舒展下来,转向知韫,道:“如此说来。这些日子令阿娘焦心之事,总算踏实下来。”

    “可……郭大将军与郭美人是两回事。”知韫沉声着说。

    “这自古以来,哪有父女无关系的。既然郭大将军……如今被贬为偏远地带的候长,郭美人自然被其父影响,中宫是何意?”韦氏露出讶色,缓缓道。

    “所谓明面上自是如此。可人心本就复杂,郭美人的处境我亦无法判断好坏否。”知韫说。

    采芙则在一旁忍不住嘀咕道:“宫中人人皆道郭美人登时便不一般了。”

    刘夫人仿佛抓住了重点,忙对她道:“如何不一般了?”

    知韫见采芙觑着她的脸色,便直言:“宫里何时会缺少这些蜚短流长。无非是提及二妃不及郭美人得圣心,道我这皇后迟早是郭美人囊中之物。”

    刘夫人闻言,心中起怒,手掌相扣,极力忍住怒气,道:“荒谬,简直荒谬!皇后是何人皆能担得的?况且古往今来多少皇后……”

    诚然,古来今往多少皇后被宠姬拉下取而代之。

    思及此处,刘夫人脸色不豫更甚。

    知韫心中暗叹,自己阿娘这一辈子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出身殷实的大族——彭城刘氏,未出嫁前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官家闺秀,出嫁后与孟玮感情深厚,姑舅体贴,姬妾顺心,乃高门贵眷。平日里除去掌管中馈的时候,皆是与友人莳花弄草,烹茶清谈。虽说随着年龄增长,阅历自然不凡,可有时亦难免单纯,孩子气十足。

    知韫从采莼手中接过茶盏,轻拍刘夫人后背,亲手奉上茶盏,笑道:“阿娘何以如此动怒?”

    “还不是为了你这傻孩儿。”刘夫人点了点知韫的脸颊,没好气道。

    知韫抚了抚刘夫人所触的脸颊,撒娇道:“人云亦云罢了,阿娘何必轻信呢?”

    韦氏亦点头赞同,道:“不错呢。姑君切莫轻信旁人之言。嘴长在旁人身上,我等自无法管束,与其生闷气,不若淡忘的好。”

    刘夫人最是听人劝,女儿和儿妇轮番劝下来,气便消得不见了踪影。

    长乐宫永寿殿,是夜,月明星稀。

    凌太后静坐于茵席上,殿内烛燎熠熠生辉,勾勒每一物件泛着橙黄色。堂中丝竹声,声声入耳。

    凌太后是今上生母,一应用度皆比照姜太后。唯有一点,宫中妃嫔无事便向凌太后献殷勤,待姜太后则是畏惧心压制一切躁动。

    故而,李霖瑾来时,在宫人簇拥中,仍旧清晰可见自己母亲身侧二女。

    一女身着嫩绿色绫制的宫裙,发髻冉冉,俏皮中又不失素雅。另一女一袭水红对襟,月白的下裙玲珑有致,娇媚的绮纱堆成的宫花更显动人之姿,她比之另一女美上好几分,然则,其神情不自觉便带有隐隐愁眉苦脸之态。

    两相较量下来,李霖瑾倒是没大注意,只径自往自己母亲处而来。凌太后的心却已是偏向前者。

    在众人跪作一团,李霖瑾亦行大礼向凌太后问安。

    “嗯,圣上来了。”凌太后笑盈盈道。

    她遂抬手,李霖瑾起身,凌太后满意地将他端详一番。

    “可去了姜太后处问安。”凌太后和声道。

    李霖瑾和煦一笑,答道:“儿方从母后处出来,见母亲这儿灯火通明,料得不会打搅母亲清静。”

    母子间多年来在宫廷的生活,凌太后每回首要便会询问李霖瑾可去了姜太后处问安,唯一不同的是,从前是姜皇后,仅称谓发生变化罢了。

    年年日日皆如此。

    “老妇虽深居简出,可圣上近来仅独宠郭美人一人一事,前朝后廷,恐怕只老妇一人最后得知。”凌太后的笑意不及眼底着说。

    此言一出,在凌太后近旁服侍的龚才人,不禁停下了正给凌太后舀羹汤的手,也不作声。

    李霖瑾则淡淡一笑,尝了尝手中凌太后亲自下庖厨,熬的羹汤,遂放下,道:“无他。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凌太后没说话,只摆了摆手,龚才人领会其意。亲自接过内侍端着的补品,行至李霖瑾案前,身姿伏低做小,仍尽显风姿绰约。

    得到李霖瑾的颔首准许,她轻轻地将碗碟箸摆放整齐,温柔地替他理好长袖,用木匙认真舀起羹汤,垂首,却仍可令人感到她那双美丽的双眸,静静地等待帝王的发话。

    李霖瑾看着她,面前女子的姿容,虽称不上玉质天成,可气质上乘,姿态婉约柔美,使人心生怜爱。

    凌太后心下极满意如今情形,轻咳一声,道:“连着数月,老妇皆因有龚才人在近旁解颐,才使得心情舒畅,太医来请脉亦多次夸赞龚才人心细,照顾起老妇可谓功不可没。”

    龚才人抬首,此刻媚眼如丝,不胜娇羞地柔声道:“此乃份内之事,况且能来侍奉太后乃妾之福分。”

    “哦?”李霖瑾淡笑,对易有德吩咐,道,“龚才人侍奉太后尽心。赐玦两双,绫纱四匹。”

    尔后,易有德垂手指挥起身旁内侍。

    龚才人便起身,再度盈盈一拜,说道:“妾谢过太后、圣上之恩。”

    凌太后笑了笑,让龚王二女及侍从宫人退下。

    殿中忽然空旷了大半,谁也没看见,无人理会的王婕妤,走出殿门的顷刻间,忧愁的面容,因半张在阴影部分,目光忿忿,无人注意,又迅速掩饰住。

    见殿中无人,凌太后露出不悦之色,道:“圣上如何行事,老妇皆可不闻不问,唯独专宠一事,绝不可行。”

    “后廷与前朝不同,儿自认并无逾矩之处,更无愧对列祖列宗之举,更莫要说如大父、父皇般喜爱美色。”李霖瑾道。

    凌太后见儿子自有主张,知他是明事理的,压下心中思绪,目光意味深长,道:“你父皇……并非沉迷美色之君。”

    李霖瑾知道这才是他母亲动气的根本。可解铃还须系铃人,可父皇已龙驭宾天。母亲的心结只能她自己随着年岁变迁,慢慢解开罢。

    母子二人各怀心事,良久,凌太后才道:“朝中冉氏的风声看情形,是该大告天下了。”

    “估摸着,”李霖瑾道,“不会远了。”

    凌太后会心一笑,说:“这亦是你父皇未了的心愿。”

    “当然,吾儿你亦不可懈怠自己的身子,此事虽说是有些棘手。可这天下有关朝政,何事不棘手呢?”凌太后也不知思绪飘向了何处,忽然想起,忘记关心儿子几句。便补充道。

    李霖瑾看着她,复行一礼,“朕知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