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 第19章 朔方

第19章 朔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嵬坡之变后,李玙在灵武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充朔方节度使;李光弼被封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奉诏讨伐叛军。

    宇文峰北上西洲城,联络上据守在西周城的御林军。

    根据易林最初制定的作战方案,御林军将从内部发动攻击,而朔方军则会从外部进行夹击。他们精心策划,紧密配合,旨在在阳关给吐蕃军队以沉重打击。

    当战斗号角响起时,双方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对方。战场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血腥气息弥漫四周。御林军们身着华丽铠甲,手持锋利长枪,勇往直前;朔方军则以其顽强的战斗力和精湛马术,迅速突破了吐蕃军的防线。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每一个士兵都拼尽全力,为国家、为荣誉而战。他们无畏无惧,奋勇杀敌,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定信念。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御林军与朔方军成功地实现了内外夹击战术目标。吐蕃军队陷入混乱之中无法抵挡来自两面夹攻压力纷纷溃败逃窜。

    阳关之战大获全胜不仅彻底消除北方边境所面临威胁也让整个国家为之振奋!人们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胜利同时对英勇将士们表示由衷敬意和感激之情。

    郭子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向朝廷上表,极力举荐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使一职。他坚信,李光弼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必定能够肩负起这一重任。

    得到任命后的李光弼迅速行动起来,与御林军紧密合作,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们分头出兵,挺进河北地区。一路势如破竹,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坚定的决心。

    终于,两支军队成功会师于常山,士气大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安禄山部下猛将史思明所率领的敌军。然而,面对强敌,郭子仪和李光弼毫不畏惧,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指挥着士兵们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最终叛军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郭子仪和李光弼带领军队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河北一带失地,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重获安宁。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赫赫威名,更为唐朝稳定局势、恢复元气奠定了坚实基础。

    易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朔方地区。他马不停蹄地赶往李玙所在之处,心情异常沉重。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长孙霖和御林军所遭受的冤屈与不公。

    见到李玙之后,易林毫不犹豫地向他提出了一个恳切的请求:“恳请陛下昭告天下,还长孙霖将军和御林军一个清白!”他的声音充满坚定和决心。

    易林详细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指出长孙霖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绝无叛国之心;而御林军更是如今讨伐安禄山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忠诚不容置疑。然而,由于某些人的阴谋陷害,使得这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自然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

    易林坚信,只有通过李玙亲自昭告天下,才能彻底洗刷长孙霖和御林军身上的冤屈,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样不仅可以恢复他们的声誉,也能重振军心,稳定局势。

    李玙静静地听着易林的诉说,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他明白易林所言不假,但要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玙终于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考虑易林的提议。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玙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仔细权衡利弊。

    然而,李玙最终下定决心,解散御林军。

    李玙的理由很简单,先皇未死,他做出来的决定,还是要尊重,不然会影响民意。

    当年先皇亲自颁布圣旨,将御林军定罪为叛军,将长孙霖定罪为叛将,斩杀之后还悬挂在城门示众。对于叛军之将,全国上下,人神共愤。

    李玙想要把御林军解散,然后把人员分配到各个军营,从此以后,再无御林军。

    易林闷声不响,他知道,眼前的李玙再也不是当年长安城找他算命问卦的那个李玙了。

    “背信弃义者,不配得到御林军的忠诚。”易林甩下这句话,便离开了李玙的行宫。

    易林敏锐地察觉到身后有一股异样的气息,他立刻明白自己已经被李玙派来的人盯上了。然而,凭借着机智与敏捷,他成功地摆脱了那些跟踪者,并悄无声息地前往御林军的营地。

    当御林军的将士们听到易林揭露的真相时,他们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义愤填膺之际,易林开始精心策划起接下来的行动。在他的指挥下,御林军的士兵们迅速卸下身上厚重的铠甲,巧妙地伪装成平民百姓模样,然后以分散的形式悄然离开了朔方这片土地。至于这些英勇战士最终会前往何处,唯有易林和宇文峰知晓其中机密。

    就在短短一夜之间,原本雄壮威武的御林军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此时此刻的易林,则成为了朝廷急于缉拿的逃犯。

    易林带着琉璃高调逃跑,为御林军的将士争取离开朔方地区的时间。

    数日之后,他们行至宁州时,突遇一群武艺高强之人拦住去路。为首者正是慕容雪及其率领的众多高手。

    宇文峰看着眼前阵势,无奈地叹口气后开口道:“易林兄啊!现今局势已然明朗,天下即将安定,民心所向皆归一统。事已至此,你又何苦如此执着?”

    易林闻言冷笑一声回应道:“宇文峰啊宇文峰!所谓御林军若无法恢复名誉,则无论这天下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于我而言都无足轻重。你宇文峰大可为了家族利益去追随那李玙,但抱歉,我做不到!”

    慕容雪见此情形,试图劝解道:“易林,你还是随我们回去吧。皇上一直视你如师,只要你肯归顺,必定不会亏待于你。”

    然而易林却不为所动,怒声吼道:“哼!一个只知滥用职权、毫无改革勇气的皇帝有何用处?即便此次能平息安史之乱,大唐怕也是支撑不了多久咯!”言罢,易林放声狂笑不止。

    话毕,双方不再多言,瞬间短兵相接陷入激战之中。琉璃独自迎战慕容雪,而易林则需同时应对其他众多高手。

    一番鏖战后,易林眼见琉璃渐落下风险象环生,心急如焚之下决定使出浑身解数奋不顾身地出招,最终成功带着受伤的琉璃突出重围逃离现场。

    当日长孙霖身死的场景历历在目,易林再也不想让悲剧重演。他舍身护住琉璃,最后瞎了眼睛。

    自此之后,易林不幸双目失明,命运发生剧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